分卷閱讀251
那心腹拜而答道:“太后還是跟之前一樣,于寢殿中休養,對我們的人避而不見,但這次太后傳話出來,說想見見九皇子和其余幾個小皇子?!?/br>李景循嘴角牽起一抹嘲諷的笑容:“不想見孤,倒想見幾個小皇子,看來皇祖母對孤還是不太滿意呢……你們說,若是皇祖母只剩下孤一個孫子,會不會比較不容易被分薄了注意力,只寵愛孤一人?”要說太后對哪個孫子最好,其實既不是早逝的大皇子,也不是最小而早夭的老十六,而是裕王世子李景承。當初王世子在京,太后對李景承甚至比對幾個皇子還要親近,讓大家羨慕不已。那時候太后的親孫子很多,除了對裕王世子李景承比較特別一些,對諸皇子倒是一視同仁得很。時常噓寒問暖,關心他們建府之后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子嗣,也關心他們之間的關系。這種關心分得平均了,反而讓人感覺不到喜悅。太后以前對李景循當然是慈愛的,尤其是他第一次在父王面前失了寵信,太后這個祖母多次將李景循叫至慈安宮加以安慰,讓他不至于完全失了魂、落了魄。后來在京郊圍場救駕有功,太后感念他在危急關頭以君父為重,和陛下一樣,對李景循比之前更是親近了幾分,甚至讓他一度以為自己在太后和陛下心里,終于跟別的皇子不太一樣了。然而,當李景循逼宮之后,發現太后看自己的目光充滿了戒備、鄙夷和厭倦,他才明白,那所謂獨一份的親昵慈愛,不過是自己自欺欺人罷了。——如果只有一個孫子,太后應該就不能左右搖擺,她不會這樣給他臉色看,更不會心里惦記著把她屬意的皇子救出去,好取代他這個看不順眼的孫子。難道真的要像雍州那位新帝一樣,為永絕后患而對其他皇族趕盡殺絕才妥帖?李景循心中不可抑制地生出了殘忍可怕的念頭。眾人聽聞循親王提及“一個皇孫”的話,心中亦是大駭——殿下這是動了殺心了……而且他竟然打算殺掉所有皇子!說起這樣可怕的事情,更是無人敢接話了,一時之間所有人噤若寒蟬,不出聲息。其實循親王在此之前,在眾人心中的印象并沒有如此暴虐,連他的心腹都未曾見過李景循這樣。仔細想想,還真說不出一個確定的時刻,循親王忽然變了一個人,但他們能夠確定的是,這個轉變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里發生的。……事實上,李景循剛開始聽到宮中傳來的消息而要做出決定的時候,是十分猶豫的。因為父皇以前在他們心中甚是威嚴,無人敢挑戰他的耐性和權威,只能老老實實地聽令——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能不亡,大概就是如此。但這份猶豫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一來時間緊迫,來不及再深思熟慮、做步步為營的打算;二來,他的心態也在這段時間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他們十個皇子一連兩個月,默默看著躺在床上一動不能動、一整天都毫無聲息的梁帝,心中漸漸生出了一種從前想都不曾想過的感覺。——原來父皇也是會老的,會病的,會受傷的……也是會死的。這樣的心思一旦生出,就再也遏制不住,讓他們原本就不安的心,更加浮躁起來。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讓人總想著要做點什么,才不算枉費自己身上流著的尊貴的血脈。當李景循知道自己的“逼宮”是源于一個根本不存在的“消息”,他的第一反應竟然已經不是害怕和后悔,而是無以名狀的慶幸和激動。事情進展得如此順利,讓他慶幸自己得這個“假消息”助推一把,終于下了決心。想到他離那個至尊的位置越來越近,怎么可能不欣喜若狂呢?然而,這樣的喜悅和激動并沒能持續多長時間。自靖王得了威力更強大的“天雷”,步步向京城挺進,李景循的壓力越來越大,連帶著脾氣也一日比一日更加暴躁,有時候連他親信都不敢貿然惹他發怒。但就算他再怎么著急,之前順利無比的局勢到這里就各種擱淺受阻,原本想著盡快繼承皇位,將整個天京統一起來,也好一致對敵。誰知道天京還未完全收入自己名下,強敵就已經快兵臨城下,梁州泱泱大國,竟然只有亂臣賊子手上有那神物,真是諷刺至極!這段時間,李景循只覺得他周圍都是廢物,沒有任何人可以真正為他排憂解難。正當李景循準備親自到慈安宮走一趟,親自請太后出面勸動王相時,有人進來稟報道:“殿下,王妃說有事要求見殿下?!?/br>―――――――――――――――――――――――――――――――――循親王的王妃周氏是陛下和太后親選,與之育有兩女一子,是名如其實的名門貴女。其家族在洪永郡乃是經傳近百年的名門望族,她的父親時任工部尚書,和林彥弘的舅父齊光嚴一樣,是正三品的朝中大員。工部乃六部之一,主要職掌舉國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京中有一批能工巧匠,有些擅長建造大型的器械,而有些則為皇族制作一些精巧物件。祺王第一次使用“天雷”之后,京中就想知道如何制造這等“神物”。可惜這些能工巧匠并沒有能夠參破“天雷”的秘密,始終無法做出這等威力十足的武器。作為工部之長,周大人顯然為那時的情況感到頭疼而尷尬。就像循親王生氣的原因,不僅是祺王,靖王如今也有了“天雷”,而且還是更加厲害的“天雷”,偏偏京中卻不能做出同樣的東西,這不是丟臉丟大了。女婿是皇子中唯一一位封王的,而且現在離那九五之尊的位置只差一步之遙,周大人自然希望能夠做些什么為循親王保駕護航,也好增加循王妃和整個周氏家族在李景循心中的地位分量。正在絞盡腦汁的時候,周大人忽然聽手下稟報,說他們的工匠中有一人曾見識過形容類似天雷的武器,但裝在更精巧的裝置里,說想獻此物給循親王。周大人一得到消息,就立刻去查明清楚,得知確有其事,而且此人已經完成了一個樣品,于馬上遞消息到宮中——他不能隨意入宮,但卻有個可以親自傳信的女兒。“怎么之前不獻,現在突然說要獻寶?”李景循聽了循王妃的話,一面驚喜不已,一面又生出幾分懷疑。“回殿下的話,妾身父親已經仔細盤問過此人,”循王妃笑得溫柔:“原先這個匠人沒有見過實物,只見過繪有殘缺紋案的圖卷,所以不能立刻復原實物;再加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