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7
。那信箋明顯是在林穹德的授意下寫的,父親林豐另寫了一封信,表達對長子的思念之情,以及不能陪他行冠禮的深深遺憾。雖然父親林豐已經對林彥興失望透頂,但到底是他的兒子,于是也表達出了最直接的憂心。“現在要想的是,林彥興到底去了哪里?!?/br>天下之大,林彥興這等無權無勢的人,卻是不容易到別處去的。且不說沿路過關要用上專門的路引,就算他在別處落了腳,也得從新辦理戶籍,若來歷不明,就不會得到新戶籍,甚至有可能立刻被押送回原籍。林彥興在神不知鬼不覺地情況下“脫身而去”,直到現在都沒有找到,這讓林彥弘不禁多想。——能夠給林彥興路引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聯想起“上輩子”發生的事情,心中頓時憂慮不已。明明已經切斷了林彥興和哲郡王的聯系,難道那家伙還是想辦法,自己搭上了線?“如今這般情況,卻是不好大張旗鼓地搜查,而且他既然能得到路引,此刻已經不知道跑到何處藏起來了?!?/br>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萌萌八月桂花香的手榴彈投喂~!謝謝萌萌竹攸和lilingsky的地雷投喂~!(*╯3╰)第152章勤王林彥興的事情不好查,但也不能不查。現在舉國亂起,他們的人都要用在刀刃之上,根本抽不開空來,可若是放任不管,林彥弘又有別的擔憂,實難放下心來。李景承見他為庶弟的事情煩惱,寬慰道:“眼下雖有亂起,但終究還不是亂世,他一個人再怎么躲,能夠躲到哪里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總能找到的,你莫要焦急。等局勢穩定一些,我們就可以派出大量的人手去捉他?!?/br>“我只是擔心,以后再找就為時已晚了……其實林彥興這個人,頗有些邪門,他似乎知道些十分危險的東西,那時候我沒有在意,現在卻不得不多想些?!?/br>林彥弘無法道出詳情,只能解釋:“再加上為人心術不正,我怕有人利用他,做什么事?!?/br>“他不過是個普通人,比妖魔如何?”李景承握了握林彥弘的手:“找到他,不過是讓父親安心罷了?!彼F在稱呼林豐為父親,說得極其順口。林彥弘“上輩子”死后曾以魂現的形態存在過一段時間。他在林彥興那里聽到過一些奇奇怪怪的言論,那時候林彥弘只擔心林彥興貿然參與爭儲一事,會牽連整個林家,但他其實并不相信有什么東西,能夠助林彥興這種無權無勢的人“統一九州大陸”。再加上后來因為種種原因,林彥興“上輩子”曾經做成功的事情,后來一件也沒有做成,讓林彥弘覺得他們此生軌跡已經全然不同。比如“上輩子”借著林彥弘生母留下的鋪子“以鋪養鋪”,林彥興先后捯飭出來的名頭響徹云水的“優衣坊”和“千金香粉”,這一次連個影子都沒有見到。至于他那“詩名”,也在林彥弘陸續放出著有原作者名諱的詩冊之后,徹底被“埋沒”了,除了早年不知道從何地看到了一首拿來當做自己的作品,后來被證實是一位姓周的隱士所作,就再無“建樹”。這些年林彥弘這邊讀書考學,赴天京于殿試一鳴驚人,后入翰林,因救駕有功而獲封朝議郎,之后又到了平陽都督府任長史,一路順遂,在外人看來更是走在平步青云的路上。與之相對的,就是被世人與之比較的,碌碌無為的林雋,和才學平平的林彥興。外人都道林家書香世家,但長房這兩輩的靈氣都讓林弘休一人占了去,以至于他叔叔林雋和弟弟林彥興,被襯得連尋常學子都不如。林彥興的生母臻夫人是害林雋錯過科舉的“罪魁禍首”,林雋走得越是不順,林穹德就越恨此女,連帶著對林彥興也愈加苛刻嚴厲。甚至都不用林彥弘做什么,光是有林穹德這個祖父在,就已經足夠林彥興過得“生不如死”。林彥弘承認這是自己的疏忽,總以為一切已經與“上輩子”不一樣了,卻沒料到一事無成的林彥興還有這么大的本事,兜兜轉轉,竟然能夠自己找到一條“路子”。林家已經派人去府學找跟林彥興相熟的人問詢消息,李景承也派了影衛一同前往調查。“不管他去了哪里,總會留下蛛絲馬跡的,你不用擔心?!?/br>林彥弘起初也這么以為,再加上那時候在梁州史冊上留下深深印記的“寧德之戰”已經打響,林彥弘和李景承就暫時沒辦法把精力放在找林彥興的事情上了。祺王傾盡整個西域之力,帶走了幾乎所有的青壯年,組成了一支以“清君側”為旗號的軍隊——雖然是造反,但也要有個好聽的名頭。所以祺王稱陛下身邊有jian佞之徒,趁陛下病重之際蠱惑太后,殘害皇族,于是率部進京,為陛下“分憂”,鏟除jian佞。歷史向來是勝利之人書寫的,哪怕這理由此事聽著有些牽強而可笑。但若祺王真的如愿,那就跟雍國那位血洗王帳的新帝一樣,有大把的時間來“修正”這段埋葬無數枯骨、血跡斑斑的歷史。當然,無論是京中,還是裕王和李景承他們,都覺得祺王有些太過于“自信”了。他們不知道棋王哪里來的自信,竟然以為以他西域一方之力,就能與精銳之師的京大營抗衡,攻入銅墻鐵壁的京畿。雙方在寧德短暫相持——過了寧德之后就是平原,若祺王能突破這道防線,之后就是一馬平川,可以直搗皇都。初次交鋒,這場仗打得沒有祺王想象得那般容易,卻也沒有京中想象得那般輕松。陛下遲遲不醒,這時候沒有任何皇子愿意離京擔任統帥,京中能與鎮守邊境的親王抗衡的大將,要么年事已高,要么經驗不足,多少缺些底氣。而最有條件出兵拱衛京城的北境和南域,裕王府已經分兵到西域去守衛邊境以防妖魔犯境,靖王府本身就讓京中深深忌憚,所以朝廷遲遲不敢請太后代為下旨讓靖王進京勤王。京大營還要護衛皇都,不可能完全抽調兵力于寧德,在祺王的西昌軍強烈攻勢之下,京大營堪堪支撐,戰事一度膠著。就在這時,寧德平原上一個驚雷,震動了整個梁州。從這一刻起,戰局扭轉,無數生靈被卷入一場浩劫。……這事情發生得突然,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恐怕只有祺王知道,他和他的西昌軍注定會在寧德留下“千古之名”。等林彥弘他們收到消息,京大營已經節節敗退,潰不成軍,京城眼看危矣。李景承拿著線報,連素來冷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