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6
好在大夫說他并非傷寒,只是積勞成疾,需要好好調養。雖然明知道自己的身體,但這一年北境生危,想要好好休息,確實十分困難。好在王鷺深離開北境的時候,邊境除了妖魔依舊猖獗,倒也和平時無異。李景承不準林彥弘去官署,他只有待在都督府的宅子臥床休養。每天除了睡就是吃,雖沒見長rou,但氣色好些了。這天午膳之后,他按慣例小睡好容易入了夢,忽然發現自己竟然來到了古玉中的芥子空間。潭水邊的石凳上坐著一個背影熟悉的男子,這次沒有霧氣彌漫,林彥弘看得極其清楚。―――――――――――――――――――――――――――――――――作者有話要說:謝謝萌萌竹攸的地雷投喂~!(*╯3╰)第145章驚聞最初林彥弘在須彌芥子中見到的第一個“活物”,是一只貓。后來由林彥弘的先祖返魂印證了他的猜想——那貓應當是林家某位先祖的魂現,不知何故而留存在古玉之中。在巫山的時候,林彥弘第一次開始夢見這名男子,和他那只威風凜凜的銀狼。那男子給他的感覺十分熟悉,直到李景承的先祖返魂成長為成年的銀狼,林彥弘才發現,原來那銀狼也是“眼熟”的。不過成年銀狼若是體型相仿,以人的角度是分辨不出什么的,所以林彥弘覺得“眼熟”不奇怪。再后來,林彥弘曾經在“夢”中見到過那男子與一孩童相處,若非那男子年歲與自己不相仿,男孩的歲數也對不上,他都以為這是自己和彥思,或者與小時候的李景承。不過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中場景與現實不完全一致,倒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所以林彥弘并沒有把這種“夢”放在心里,倒還很享受“夢”中那份溫馨恬淡。不知從何時起,須彌芥子中的霧氣越來越淡,直到后來水潭再也沒有蒸騰起霧氣來,林彥弘陡然發現,他似乎已經很久沒有夢到過這名男子了!如今又一次看到,林彥弘甚至覺得有些驚喜,就好像不期然見到了一個久別重逢的故人那般,充滿期待和喜悅。但只是看了對方的背影兩眼,林彥弘就發現眼前的景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清楚,以至于他能感覺到眼前之人周身散發的孤寂感。那種孤寂,讓林彥弘想到自己出現先祖返魂之前頻頻被困在須彌芥子時的感覺。天地間唯剩一個人,沒有親人,沒有朋友,也沒有愛人,只有一個人……那種從骨子里滲透出來的寂寥和恐懼,時至今日,林彥弘仍然記憶猶新。——他為何一個人坐在這里?他的銀狼,還有那個孩子呢?莫名有些同情對方,林彥弘忍不住往前走了兩步,試圖跟他交談——哪怕對方可能只是他夢中一段虛影。可就在林彥弘將要走到那男子身邊,對方竟然嘆了口氣,然后開口說話了。一個聽上去十分溫柔平和的聲音在林彥弘耳畔響起:“抱歉……天下之大,無處安身,望珍重……小心……”林彥弘心中生出巨大的困惑,雖字字都聽得清楚,加在一起卻有些聽不明白。——這一席話莫非是跟他說的嗎?可對方為何要道歉,還要他珍重?讓他小心什么?林彥弘想直接詢問男子,卻發現自己竟然無法發出任何聲音。緊接著他感覺到對方又說了什么,但無論林彥弘如何努力,都再也聽不清楚內容。正在他焦急地冒汗,準備走上前去之時,他突然醒了過來。等睜開了眼睛,聽到李景承的聲音,他才知道自己是被景承喚醒的。——難道在景承看來,他又陷入夢魘了?但見他睜眼的李景承低頭說的話,卻讓林彥弘立時清醒了過來。“陛下病了?!”李景承毫不猶豫地點點頭:“是我們自己從京中得的消息,應當無誤……從目前看來,情況有些兇險?!?/br>林彥弘坐起身來,眉頭緊鎖。他記得陛下在他入翰林院的那年,也就是過繼彥思的那年冬季,就曾病過一場,有段時間無法上朝,當然,最后是有驚無險,否極泰來了。再說起比較難熬的時候,就是那年秋狩之后,陛下因為過度使用魂現之力,再加上經歷地動之后的顛簸,回到京中很是休養了一段時間才調養回來。林彥弘以自己的親生經歷猜測,這對于年歲較長的陛下來說,恐怕是個不小的傷害。再加上悟覺大師年年都去京中,證明陛下一定還有某種不為人知的病癥尚未痊愈……如此“積累”,正是雪上加霜。林彥弘記得雍州大亂、邊境出現疫情的時候,悟覺大師因親力親為尋覓懂醫的僧人以及籌集糧草藥材而病倒。這段時間他們書信往來,大師雖言自己已無大礙,但他畢竟年事已高,再去京中,怕不是件輕松的事情。經過大半年的休養生息,北境的情勢好不容易漸漸平穩下來,除了南嶺情況依舊嚴峻,平武和漢陽諸郡的百姓已經可以暫時喘口氣,恢復往日生活。如今陛下病重,京中恐怕要生亂,林彥弘心中生出焦慮之心。李景承見他模樣,就知道他有些不安,若非要早做準備,他也不會拿此時煩惱林彥弘。仔細說來,梁皇族似乎皆不長壽,像悟覺大師活到這般年歲身體還算不錯的,屈指可數。但在如何,以陛下的年紀,這次臥病也當和上次一樣,只是因著今上不理朝事,恐怕京中原本就越來越復雜的局勢,會更加惡化。李景承不知道的是,林彥弘有“上輩子”的記憶,他離世的時候已經二十有一,那時候陛下還好好的,所以他相信今上這次不會有事。但在林彥弘的印象中,這時候諸位皇子的矛盾已經開始由暗潮涌動漸漸浮上水面,陛下一病,恐怕更要激化。他不能跟李景承說陛下不會有事,只能跟他談皇子的事。前幾年宮中得了十六皇子,可惜后來沒有養大,夭折了,所以如今今上尚有十個兒子。二皇子乃德妃所出,曾失寵,連累生母不顯的八皇子和十二皇子也受陛下厭棄,后來二皇子在京郊圍場救駕有功,復寵。三皇子為淑妃所出,五皇子、九皇子的生母是貴妃,在中宮無子的情況下,他們是成年皇子中身份最為尊貴的。此外還有六皇子和十二皇子成年,前者生母不顯,與三皇子關系較好;后者因為早些年的事情已經被陛下送去了封地,今生怕是無緣帝位。皇后曾經想將選擇一未成年的皇子養在自己膝下,但陛下沒有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