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4
,林彥弘看到了頹然的林雋,和不知道在搗鼓什么東西一直不出門的林彥興。說來也是諷刺,年齡相仿的叔侄三人,擁有著不同的性格,面對同一件事,他們的表現也截然不同。其實,林彥興和林彥弘一樣,要為祖母守孝一年,他比林彥弘還要歸心似箭。雖然一年前人偶的問題十分嚴重,但林彥興依舊是林府的孫子,比起臻夫人,那絕對是好上很多的事情。瞻河先生的讀書手札對于現在的林彥弘來說十分重要,所謂深入淺出,光是看上面的手工注解就讓林彥弘有極大的收獲。臨近這一年的秋天,書院的氣氛明顯變得極不一樣了。昔日館間還會偶爾舉辦些活動,比如蹴鞠,但現在,青桐學子們一起準備迎接秋闈,極少人會在講堂、御書樓和房間之外出現了。臨到了這里,林彥弘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份壓力并非全部來自于外界,而是一個承諾背后的的故事。瞻河先生訝異于林彥弘“表面上”的鎮定和實際上的小動作,但卻沒有阻止對方的意思。他甚至把自己從前考學的經驗教導給林彥弘。若是不提,林彥弘都差點忘記了,御書樓這位夫子,竟然是十年前天下英才中的佼佼者。“考學是檢驗你現在學進去了什么東西,你準備得越充分,就越可能應對貢院中遇到的諸多情況?!?/br>雖然瞻河先生說得輕松,但林彥弘聽著卻并不感到十分輕松。此次鄉試依舊分三場,分別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林彥弘第一此看到貢院的大門,只覺得滿心敬畏,見其正中門上為"貢院"兩字,左額"辟門",右額"吁俊"。門前石獅一對,兩旁有牌坊各一座,書曰“明經取士”和“為國求賢”。門內有二碑亭,碑曰整齊、嚴肅。東西有官房各三間,為府縣官員休息之所。略西為二門,門對盤龍雕照壁,南面就是為貼"金榜"之所在。不過,等林彥弘進入貢院,被帶到自己的隔間,最初的好奇很快就被緊張感所覆蓋。他伸手握住了胸口的古玉——也許,他們很快就能見面了。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八月桂花香的手榴彈投喂和竹攸、笑面厄影、阿洲鷗的地雷投喂~!(*╯3╰)第86章進京“少爺,這就是……天京!”少女驚嘆的聲音傳來。林彥弘抬頭望向高聳的城墻和寬敞的城門,心中亦是感到無比震撼。原以為云水郡府的云陽城和蜀陵郡的蜀川城已經足夠氣派了,但跟眼前這個只展露了一道城門的京城來說,恐怕只是小巫見大巫。這時候,何昌走過來道:“少爺,進出城門的人似乎越來越多了?!?/br>林彥弘知道對方在提醒自己時候不早了,再加上二舅父派來的人也在旁邊陪著,確實不能讓舅父一家多等。可那名叫周偉的中年管事聞言,立刻笑臉盈盈地道:“表少爺不急,今個兒老爺休沐,一整天都在家中,臨行前特意囑咐了,要小的帶表少爺沿路看看,畢竟這一進了城,表少爺就要在家中讀書準備會試了,再想看看城門一帶,怕是幾個月之后的事情?!?/br>何昌聞言,心中激動不已,按照周偉所說,舅老爺讓大少爺看看城門,不用趕時間,其實乍聽上去并沒有什么特別。但舅老爺能特意囑咐這話,就說明把大少爺看得極重,一切都以大少爺為重,甚至連些小事都為他考慮好,頗有幾分寵愛外甥的意思。——想來,少爺此番進京借住齊家舅父的府邸,這幾個月會比較安逸了。雖然舅父齊光嚴已經這樣吩咐了,但林彥弘作為客人,又是晚輩,自不好讓長輩等,于是登車排隊,借路引入了城門。剛進了城門,就能感受到天京繁華熱鬧的氣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林彥弘從車窗往外望去,突然感覺到有些異樣,就好像有人在盯著他一般。四顧一番,林彥弘卻沒有看到什么人,正好這時候外面傳來周偉的聲音:“表少爺可以休息一下,咱們還要會兒才能抵達?!?/br>林彥弘想了想,就不再去想剛剛的感覺,靠在車壁上,隨便看看窗外景致。正如周偉所說,他們的馬車很是行了一段路程,才抵達了靠近皇城的親仁坊,于家中見到了休沐的齊光嚴和其妻齊張氏。齊溫博和齊家雙生子都還在府學準備秋闈,所以暫時還沒有歸家。齊張氏見了眼前的少年,只覺得三年不見,這孩子出落得越發出眾了。且不說那依舊如畫的眉目隨著年紀增長又張開了些,真真是要把林齊兩家人的優點都長在一個人身上,精致秀美到不似凡人。饒是在京中看慣了家世顯赫的少年甚至皇親國戚,齊張氏也不得不承認,丈夫的這個寶貝外甥,怕是在哪里都不會有絲毫遜色。才十六歲就這般引人注意了,也不知道再長大些,會引得多少人“垂涎”……那時候,林家的大門怕是要被官媒給踏平了!想到這里,齊張氏腦中不禁浮現了一些畫面,她拿起帕子掩嘴而笑。齊光嚴瞥了一眼發妻,不知道她已經天馬行空想到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去了,還以為妻子跟自己一樣,是喜悅難耐。但他素來嚴肅,即便心中歡喜,面上也表現不出來什么,若不是見慣了或者了解他的人,從他表情和語氣真看不出他對林彥弘的到來,到底有多歡喜。“雖是走的水路,但路途遙遠,不會輕松,你先休息一下,晚上給你洗塵?!?/br>林彥弘聞言,立刻行禮道:“謝舅父,舅母?!?/br>“溫博他們在國子監,一時半會還無法歸家,你到天京的消息已經送過去了,等休館日,他們定是要回來一趟的?!?/br>“怎么好打擾幾位兄長讀書……”現在春闈在即,國子監的學生不像林彥弘這等進京趕考的學子,他們多半還會繼續待在國子監里,直到春闈正式開始。眼下時間這么寶貴,包括林彥弘自己,試問哪個學子不抓緊?“你年紀輕輕就桂榜有名,本來我們想著,讓你再在青桐書院多待三年再下場春闈,比較穩妥,不過既然你堅持要來京城一試,書院那邊又有瞻河先生的來信作保,我們也就不再多說什么。但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要以平常心面對,知道嗎?”齊光嚴說的時候雖然語氣平淡,但其實一開始得到林彥弘通過鄉試后決定下場春闈的消息時,是十分生氣的。他起先不覺得這是林彥弘自己的主意,還以為是林穹德心里想著“連中三元”的虛名,所以要求林彥弘這樣“拼命”。“他自己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