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3
扶蘇受了魏王獻上的國璽之后,又把魏王打包去和韓王、趙王作伴,在韓王的不懈努力下,趙王終于走出陰霾,每天和韓王一起看看球賽踢踢球,日子雖然沒過去奢靡快活,卻也不算太艱難。 聽說有新住戶來了,兩人聯袂登門,游說魏王也組建個鞠球隊,要不然他們就兩隊人,天天踢來踢去容易膩不說,身體還受不了! 魏國和齊國是鄰居,魏王早見識過齊國那邊的蹋鞠賽,不過這新式鞠球拿到手里明顯彈性更好,賽制也和傳統的齊國蹋鞠不一樣。 魏王覺著閑著也是閑著,索性應邀組織自己目前差遣得動的人手湊了個鞠球隊,跟著韓王趙王的人練習起新式鞠球來。 扶蘇已經安置過兩國俘虜、交接過兩國國庫,早已做得駕輕就熟,還能順便通過直邸督促各地核查春耕情況,務必要吸取邯鄲郡鬧饑荒的慘痛教訓,耽誤什么都不能耽誤春耕! 等扶蘇把這些事都忙活完了,上林苑那邊遞來消息,說如今是花開得最盛的時期,若是再過一段時間,說不定花就要謝了。扶蘇差點把這事給忙忘了,看到這消息才想起前頭和嬴政說過要去上林苑圍獵和賞花。 扶蘇去嬴政那蹭飯時把這事和嬴政說了。 嬴政想起扶蘇搗鼓出來的那株嫁接桂花,也想看看上林苑那邊是不是真有連片的“連理木”,點頭說道:“最近也沒什么事,你挑個日子安排下去就好?!?/br> 父子倆商定之后,百官很快也得了消息。 既然要去集體賞花打獵,這么風雅的事當然得寫點詩文紀念一下!這次可就幸運了,寫作素材十分豐富,先是把三晉之地盡收囊中,然后是上林苑那一片花樹都是上次嬴政所說的“連理木”,既可以往大里夸又可以往小里贊,多簡單的命題是不是? 雖然預留的準備時間可能比較少,但是很好寫! 雖然說又要寫詩有點為難人,想想以后去玉瓊樓吃飯還可能聽到自己的詩更加尷尬,但,國庫剛進了批好東西,搞完集體活動之后嬴政肯定會給他們豐厚的賞賜! 這么一想,文武百官打起草稿來勁頭就足了,感覺自己靈感迸發,每字每句都感情充沛情緒飽滿! 于是收到消息后,文臣們努力打腹稿,武將們努力催門客產出,轉眼便迎來到上林苑搞團建的日子。 扶蘇繼蹭飯之后,又麻溜地跟著上了嬴政的車,把蹭車之舉做得十分理所當然。 嬴政雖覺得這小子最近有點黏人,不過兒子想親近自己,他心里也挺高興,便也沒把他趕下車。 父子倆同車出游,沿途只見外面春光正好,百姓被攔在道路兩邊好奇地想窺探圣顏,看起來不怎么畏懼,反而還很是期待。 愛看熱鬧是小老百姓的天性,得知御駕要從街上經過,他們都你推我搡地擠在一起,都想更走近一些,好把嬴政和其他達官貴人的面容看得更清楚一些。 扶蘇看著外頭的熱鬧,轉頭看向正襟危坐、頗具威儀的嬴政,不由也學著嬴政的樣子坐得更為端正。 嬴政瞧見扶蘇繃著一張稚氣猶存的小臉學著自己的坐姿,漸漸就覺出手把手養小孩的趣味來。他說道:“既然你在邯鄲郡建了學宮,潁川郡和碭郡那邊也別拉下,春耕之后選拔一批人過去把官學辦起來?!?/br> 拿下魏國之后,嬴政把魏國的地盤揉吧揉吧設立了碭郡,下轄二十一個縣,以后打齊國和楚國肯定得以韓魏兩國之地為跳板,所以嬴政也不想這兩個郡和邯鄲郡一樣出亂子。 扶蘇聽了自是一口應下。 云陽學宮也建好幾年了,不僅聚攏了天下可用之才,陸陸續續也培養出不少實干型人才,要選拔出一批愿意前往外郡建設官學的人并不難。 國子學同樣也有一批家學傳承很不錯的畢業生可以用,把適齡的人都放到地方上歷練歷練,將來他們做起事來才能更腳踏實地,不至于只會清談不通實務。 扶蘇把自己的想法囫圇著給嬴政講了,征詢嬴政的意見。 嬴政覺得還行,舍得把家中子弟放出去的人,以后家中子弟自然有機會高升;舍不得家中子弟吃苦的人,以后就讓自家子弟當個混吃等死的小廢物,路是自己選的,將來誰都別嗆聲。 等以后把六國人才都收攏過來,打仗也沒那么頻繁了,其他郡的官學同樣得辦大辦好,發展出有大秦特色的教育文化。將來基礎打牢了,不信還培養不出幾個讓東方諸國學者心服口服的學術人才! 他們就是要先用拳頭把人打服,再在方方面面趕超東方諸國,好讓他們徹底向大秦俯首稱臣! 父子倆商量了一路,御駕很快抵達上林苑。 上林苑是官方苑囿,苑,一般是相對開闊的獵場型園林,圈了一大片山林和野地,既劃分有狩獵區域,又兼有人工林地和宮室;囿,一般是圈養各種飛禽走獸的地方,肩負著選育優良家禽家畜品種、供應宮中rou食的功能。 這兩塊都是歸少府衙門管,聽人說嬴政要率百官過來賞花打獵,上林苑這邊早就嚴陣以待,早早出來恭迎御駕。 賞花的地方也早就清過場,如今正值盛花期,漫山遍野的果樹連片連片地開得正旺,乍一看只覺繁花似海,滿眼皆是春色。 邁步踏入林中,聽著隨行的上林苑小官介紹這批花樹的特異之處,文武百官都細細看向他們指出的接口,震驚地發現這些果樹竟大都是“連理木”,甚至還能看到一樹二花的妙景! 嬴政見文武百官臉上都帶著驚嘆之色,十分滿意地在林中漫步徐行。他覺得花其實沒什么好看的,只不過是種了滿山看起來比較壯觀而已,往后建大皇宮時倒是考慮移栽一批進去,瞧著應該挺賞心悅目。 這一趟上林苑之行自然是君臣盡歡。 最后嬴政還高興地召李斯上前把扶蘇和小裳華的婚事給定下了。 不少人對李斯又是羨慕又是妒忌,不過嬴政的決定沒人敢質疑,只能齊聲上前道賀。 與此同時,身在襁褓中的胡亥正被他母親胡姬抱著喂奶。 左右伺候的人正與胡姬說起宮中那些關于諸公子的傳言,據說只要送去國子學的公子,沒有不被大公子扶蘇蠱惑的,很多甚至連自己母親的話都不聽,簡直像是被施了妖法。說話的人憂心忡忡地勸說胡姬:“雖說我們公子還小,可也得早做打算,千萬別讓胡亥和您離了心?!?/br> 這個孩子可是她們往后的立足之本! 胡姬微微收緊抱著孩子的手,低下頭看著胡亥天真無邪的臉龐。 只要早早謀劃好,斷沒有讓別人離間他們母子感情的道理,她們都給胡亥爭取到了嬴政親自賜下的名字,往后一定能爭取到更多! 作者有話要說: 扶小蘇:軍事文教兩手抓,兩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