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3
泥土和巖層確實可用之處,當即叫人把整片山頭圍了起來。 要是早前沒有讓人去查探各地的煤礦儲量,扶蘇興許還有些猶豫,現在卻不會了。 在第二批救濟糧運抵時,扶蘇開始組織本縣和鄰縣的青壯手建坊開窯。 張良好奇地拿過扶蘇畫出來的圖紙看了又看,沒看出是做什么用的,不由問道:“這莫不是用來冶鐵的?看著也不像,而且你眼下不在少府衙門,不能私自造那么多鐵器吧?” 銅鐵器一直是朝廷才能開挖,銅鐵器更是不允許私人鑄造,一般人要敢自己鍛造刀劍可是要殺頭的。 哪怕目前扶蘇和嬴政父子倆關系挺好,張良也不覺得扶蘇會犯這樣的忌諱。 賑災進展順利,扶蘇心情不錯,聞言微微地笑了起來,臉頰難得地顯出兩個略顯可愛的酒窩。他還和張良賣起了關子:“等東西做出來你就知道了?!?/br> 張良見扶蘇高興,也沒再追問,叫上陳平他們跟著扶蘇在縣里轉悠,看看百姓們如今的情況如何。 自古以來百姓都是最容易滿足的,不過那么幾天的功夫,這個原本被死亡籠罩著的小縣已經恢復了生機,田間陌上能看到外出浣洗或者挑水澆灌新苗的百姓。 扶蘇一直留在縣里,不少人都已經認得他,遠遠便上前找扶蘇說話。 張良在一邊看著覺得這情景有些熟悉,仔細一想,竟有些像當初的云陽縣。扶蘇年紀小,不容易讓人心生敬畏,走親民路線倒是挺適合。 張良沒說煞風景的話,只邊聽扶蘇與百姓閑談邊注意有沒有混在百姓之中的不軌之徒。 相比邯鄲郡這邊的欣欣向榮,燕國境內不怎么太平,燕太子丹早回到了燕國。他馬不停蹄地求見燕王,如此這般如此這般地把邯鄲郡面臨的困境給燕王講了,期間還吹噓了一通嬴政和扶蘇有多么仁愛百姓。 燕太子丹還和他爹談心,說哪怕以前他們和趙國不太對付,如今趙國都成秦國的邯鄲郡了,我們燕國和秦國那么要好,往上數還通過婚,王后還是秦國公主來著,所以友國有難,我們應該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燕王心里早就犯嘀咕,覺得燕太子丹已經投效秦王嬴政,如今聽了燕太子丹和自己說這么一番話,頓時勃然大怒:秦國滅了趙韓兩國,他身為燕國太子難道沒有一點危機感?趙韓兩國沒了,燕國和魏國都成秦國鄰居了,要是他們幫出糧幫秦國救活了邯鄲郡,下一個死的就是燕國! 沒等燕太子丹把更多的話說出口,燕王便劈頭蓋臉罵了燕太子丹一通,說他被秦王嬴政洗了腦,被人賣了還要幫人數錢。 罵完后燕王還叫人把燕太子丹軟禁起來,免得他繼續把燕國給賣了。 燕太子丹本來信心滿滿地回來,結果才說沒幾句就被燕王罵了一頓,還被關了禁閉,不由悲從心來。 父王根本不喜歡他這個兒子,他這太子當著有什么意思? 餓死那么多人的大饑荒當前,燕國幫邯鄲郡接濟一批災民根本不是什么大事,他們完全可以讓災民幫忙修路挖渠造福燕國百姓。 反倒是不答應才后患無窮,當初燕趙兩國邊境一直不太平,趙國百姓對他們本就沒多少好感,差別只在于更恨秦國還是更恨燕國而已。 如果這次秦國救濟及時,收攏了邯鄲郡民心,再在邯鄲郡宣揚一下燕國連隨手幫一把都不愿意,原本可能在背后捅秦人刀子的趙國百姓會徹底改換立場! 他好歹當了那么多年的太子,難道真會是傻子嗎? 扶蘇希望燕魏兩國幫忙救濟一下災民也許是真心的,嬴政絕對不是這樣想的。 在長子來探視的時候,燕太子丹與他言明其中利害,吩咐長子拿出所有家財換糧,務必要親自把糧送去扶蘇那邊。 糧送去了,到時嬴政想拿這事做文章,好歹有魏國在前頭擋一擋。至于以工代賑之事,也只能等他父王氣消了再談。 燕太子丹目送兒子離去,獨自坐在月光里嘆氣。 有時候他真的覺得自己還不如不當這個太子,那樣的話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和同好們一起踢鞠球,不必連自己好友的用意都要再三揣度。 …… 與此同時,咸陽也迎來了圓月高升的初夏。 入夏后天氣轉熱,嬴政夜里變得清心寡欲了不少。 他兒女已經不少,環肥燕瘦的美人也已經擁有過不少,著實沒必要勉強自己提起興致去臨幸誰,有那閑工夫還不如騰點時間辦公來得清涼舒服。 這天夜里嬴政就沒讓底下送人來侍寢,反而披著薄外袍看起剛送回咸陽的奏報。最近朝廷挺忙,各種意義上的忙,為了邯鄲郡的事,秦國大軍都沒在邊境挑撥東方諸國了,各軍將士們肩負起了送糧和送人的活兒。 扶蘇身在邯鄲郡,還跑去受災最嚴重的縣住下了,米糧要是不及時送到,說不準連扶蘇都要挨餓,所以一切都先緊著運糧之事。 除了糧食之外,扶蘇還提出運送一些手工業原料過去,比如紡織原料和蠟燭原料等等,借助原料的輸入盤活受災地區的手工業,好讓留守的老弱婦孺也能靠自己的雙手換糧。 嬴政把扶蘇讓人送回來的每封奏報都看了,前段時間扶蘇天天在信里寫吃了什么,嬴政覺得扶蘇沒出息;這段時間扶蘇寫的全是公事,還要附帶自己在地方上碰到的各種慘烈見聞,嬴政又覺得還是看吃的舒心。 扶蘇在信里報喜不報憂,旁人卻不敢瞞他,所有人寫回來的密信都說扶蘇睡得比往日少、吃得比往日少,看著已經瘦了不少,剛到地方上還險些遇到刺殺。 這些密信看得嬴政暴跳如雷,覺得扶蘇帶的那些人全都不中用,那么多人盯著扶蘇一個,竟還讓扶蘇掉rou,他們都是吃白飯的嗎?本來就沒幾兩rou,再瘦下去還能看嗎?! 可惜嬴政也知道出門在外,哪怕沒遇上事都辛苦,更何況扶蘇還是去賑災的。 嬴政看信時在心里把所有人罵了一通,批復扶蘇的奏報時卻很簡單直接:那邊缺啥?人夠不夠?糧夠不夠?還需不需要別的? 作者有話要說: 嬴政:我兒子瘦了!一群廢物! 扶小蘇:…… 第82章 捕魚 自己兒子在邯鄲郡,哪怕國庫緊張也是要給錢給糧,何況國庫一點都不緊張,不僅吞掉了趙韓兩國的藏品,還有不少少府衙門那邊的新進項。 這些東西看似便宜,可大多家家戶戶都需要,哪怕一家出不了幾個錢,千家萬戶的消耗量加起來還是十分巨大的,更可怕的是,這些新進項幾乎不需要成本!至于耗點人力,那能算是成本嗎?又不用給他們工錢,那當然也約等于不用成本。 所以,嬴政大手一揮,扶蘇要什么就給什么。 少府衙門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