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0
傳回趙王降了的消息! 這著著實實打了扶蘇一個措手不及。 按照扶蘇的記憶,韓王降秦之后沒兩年,趙國確實被滅了,不過還有一些趙國貴族外逃立國,還得纏纏綿綿還幾年才能徹底把趙國解決完。 可現在韓國提前沒了啊,怎么趙國也跟著提前敗亡了? 那趙國名將李牧呢? 扶蘇記得李牧死在他們自己人手里,李牧死后不到三個月,趙國就節節落敗,再無翻身機會。 這些年扶蘇連秦國的朝臣都沒有私下接觸,自然也沒有把心思動到李牧身上,如今聽說趙國稱降,他免不了想到了那個連王翦也莫可奈何的趙國名將。 扶蘇坐不住了,跑去求見嬴政,想問問李牧的事。 嬴政正好要和人討論趙國之事,聽人說扶蘇來了,也沒避著扶蘇,叫人把他領了進來。 扶蘇見有旁人在,當即乖乖巧巧坐到嬴政身邊旁聽。 這次小會議的內容其實有點枯燥,就是總結這次攻趙之戰的損耗,匯報這次攻趙之戰的收獲。 里頭很多東西都是要入庫的,相關文書很快齊齊整整地堆到了扶蘇面前,讓他一會帶回去準備好交接建檔工作。 扶蘇看著面前堆積如山的文書,一點都不覺得累,等趙國的國庫也搬回來了,朝廷的財政就更加輕松啦。 嬴政見扶蘇一臉期待地把一份份文書接過去,一副恨不得把所有好東西全往國庫里扒拉的模樣,覺得這小子現在簡直鉆進錢眼里去了。 嬴政也沒說什么,等其他人都下去了,才問扶蘇:“你來有什么事?” 扶蘇正整理著自己面前多到數不清的交接文件呢,聽嬴政這么問才想起自己的來意,立刻問道:“父王,你有沒有見過和氏璧?” 嬴政還以為扶蘇要問什么,聽他問起和氏璧,便也想到那塊曾讓他曾祖父動過用城池交換的寶貝。 當時他曾祖父說用城池去換,趙王都沒給,等閑自然也不可能給別人看。 嬴政說道:“見倒是沒見過,不過等它送回咸陽,想怎么看都成?!?/br> 嬴政面上表現得云淡風輕,實際上在收到王翦傳回來的消息時已經想好和氏璧該怎么用了,他準備等將來一統天下之后把它雕成傳國玉璽,往后一代一代地傳下去! 嬴政瞅了眼扶蘇,補充了一句:“你要想看,到時也給你瞧瞧?!?/br> 扶蘇高興地謝過嬴政,這才和嬴政問起李牧的事。 第一個問題當然是李牧還活著嗎? 扶蘇說道:“孩兒聽說李牧打匈奴很厲害,要是他還活著,可以讓他好好講講怎么打的?!?/br> 嬴政不以為然:“我們秦人自古以來都鎮守西陲,要論和那些草原人交戰,誰又能比我們有經驗?” 說是這么說,嬴政對李牧這個人還是挺關心的。 教訓了扶蘇幾句,嬴政才把李牧現在的情況和扶蘇講了:“人倒是還活著,但能不能活回咸陽可不一定,他被趙王下獄兩個月,據說身上受了不少暗傷,出獄后又沒日沒夜地苦守邯鄲,趙王一降,他當場就倒下,救回來以后不吃不喝,怕是活不了幾天了?!?/br> 有些人要他們的命簡單,要他們移了心志很難。 李牧這人生于趙國、長于趙國,不管是在北擊匈奴還是西卻秦師,他對待士卒和百姓都宛如對待自己的手足。 在軍中,李牧與所有將士同吃同住、一同訓練,與他們十分親厚;在外面,李牧又把手下的兵約束得很好,連麥苗不讓他們踩踏半棵。 因為這個緣故,李牧格外受到將士和百姓的愛戴;但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他的根等同于完完全全扎在趙國,他注定要背負比任何人都要沉重的期望與責任。 這樣一個人,如何能用富貴與名利去動搖他的意志? 若不是李牧這人完全撬不動,嬴政也不會費功夫去布置單獨針對李牧的離間計。 何況,秦國也不缺大將。 既然多一個李牧不多,少一個李牧不少,完全不能收為己用的敵國大將,當然是早早除掉省事。 嬴政睨著扶蘇,問道:“怎么?和氏璧你想看,李牧你也想見?” 扶蘇乖巧點頭,抬起頭兩眼亮晶晶地看著嬴政。 嬴政:“…………” 嬴政繃著臉讓他別想東想西,趕緊準備準備搞交接去,放著那么多正事不干,去見個快死的人做什么? 扶蘇不吱聲了,他還小,手短腳短,搬不動那么多交接文件,和嬴政借了幾個禁衛幫忙把它們全搬回少府衙門。 扶蘇帶著那堆文書離開后,嬴政徑自忙了一會別的事,直至事情都忙完了才擬了信讓人飛鴿傳書送去王翦那邊。 信里的內容很簡單,主要是讓王翦派人看著李牧點,別讓李牧死路上了,病了就找人給他治,要是還不吃不喝,只管灌給他吃。 反正,你們回來的時候要帶個會喘氣的李牧,怎么帶你自己看著辦。 嬴政自覺不是在慣孩子,好歹李牧也是個讓他頭疼了那么久、損失了那么多將士的人物,稱一聲英雄也不為過,總得見上一見不是? 至于滿足一下兒子的小要求,不過是順便的罷了。 他可不是那種孩子要什么都說好好好的愚蠢父母。真對兒女予舍予求,那不得把孩子慣上天去? 另一邊的王翦很快收到嬴政的飛鴿傳書,他對嬴政這道命令有些摸不著頭腦。 不過李牧已經是階下囚,吊著命送回咸陽也不是什么難事,王翦沒太在意,馬上加派人手好生守著李牧,嚴防李牧自盡,必要的話定時給他灌食。 相比王翦的平淡態度,王賁對李牧倒是真的久仰其名,一直想見李牧一面。他從王翦那知道了嬴政的要求時親自去見了李牧,勸李牧務必養好身體。 李牧沒有理會他。 他那幾天死守邯鄲,本就是強壓著對下屬們的歉疚拼上了最后的氣力,現在既對不起下屬,也沒守住邯鄲,他如何能再茍活于世。不想他那日力竭昏迷,一覺醒來已淪為秦軍階下囚,如今竟連死也由不得自己了。 王賁勸說無效,只能謹遵王翦之令叫人盯緊李牧,不時給李牧灌藥灌食。 由于要押送回咸陽的俘虜甚多,要帶回咸陽的財物也不少,大軍的回程走得很慢。 約莫一個月之后,嬴政收到了由郭開代表趙王獻上的和氏璧。 嬴政沒有虧待“功臣”郭開,當場把郭開封為上卿,還賜他不少錢財。 郭開喜不自勝,越發覺得自己這一步走對了。 秦國超好的,秦王出手大方不說,說話還好聽,而且他一來就給他大官當。 趙王得知郭開受到如此厚賞,終于知曉郭開才是早早投效秦廷的人,可是這時候他再后悔已經遲了,他已經被打包送去和韓王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