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
接著,你都著書立說了,逢年過節或者遇到什么值得紀念的事,你總得寫首小詩、寫篇小文紀念一下吧? 你已經成博士了,是不是該回憶回憶自己家鄉,描述描述當地風土人情,讓家鄉因為你出人頭地了而出個小名?你搞學問這么多年,一起讀書、一起吹牛的朋友也該挺多,難道不該和他們相互吹捧一下,幫朋友也揚揚名,大家攜手共奔富裕路? 所以,只這么一篇文章怎么夠? 這遠遠還沒有掏空這些準博士的底子,得讓他們養成堅持產出的好習慣! 思及此,扶蘇干勁十足,繼續認認真真地給準博士們的文章把關。 應召而來的準博士們目前正聚集在咸陽等候嬴政接見,他們心中都有些忐忑,有些是擔心自己沒能渾水摸魚蒙混過關,有些是擔心自己的觀點和嬴政不一樣而沒被選上,只有少數人自信滿滿地覺得自己一定會入選,每天呼朋喚友地出去游玩。 他們都不曉得他們那篇按照征召令呈上去的文章沒有交到嬴政手上,反而落到了一個七歲小兒手中,而且這七歲小兒正磨刀霍霍地思考著怎么把他們栓國子學里產出新文章…… 作者有話要說: 扶小蘇:先生們當真驚才絕艷! 扶小蘇:該關起來讓他們寫書。 第36章 不同 扶蘇看完稿子,心里對這批博士的水平有了大致的了解。 雖說以文章看人可能比較片面,不過隨文章附帶著的還有本人資料和舉薦人資料,看看舉薦人是什么水平,判斷起來也差不離了。 要知道舉薦不是隨隨便便舉薦的,一般要負連帶責任,若是你舉薦的人作jian犯科,你即便不是同罪論處也得在大王心里留下個識人不明的壞印象,所以即便是親朋好友,如果對方不太靠譜也沒人敢冒險把他推薦上來。 這批人選雖說學識不一定特別好,但長相、談吐、品德應該都在及格線以上,即便不開專業課,給學生啟蒙完全沒問題。 反正,扶蘇覺得來都來了,當然全都不用走了,大不了把他們安排去學宮鍛煉鍛煉。 扶蘇心里這么想著,行動也很直接,麻溜地帶著自己覺得特別好的文章去見嬴政,說自己特別欣賞這幾位博士。 春耕已經結束了,大軍又才出發不久,嬴政最近難得清閑,聽扶蘇這么說也來了興致,拿過那幾篇文章瞅了瞅,發現觀點確實挺獨到,不過比之李斯韓非他們還是差了一些。 嬴政毫不留情地評價道:“也就一般般?!?/br> 扶蘇堅持己見:“我覺得挺好了?!?/br> 嬴政斜睨他一眼,說道:“那你是準備留下這幾個人?” 扶蘇老實回答:“父王,我想留下所有人?!?/br> 他把自己的想法直接明了地告訴嬴政:有些明顯在渾水摸魚的好歹應該識字,分流去學宮那邊教教孩子挺不錯;還有一些有點水平但還欠些火候的可以留在國子學,畢竟國子學一開始招收的生員水平不一,需要先進行分階段的基礎教育,他們完全可以勝任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學工作;至于那些水平不錯的,當然是他們開與自己所學相關的專業課。 國子學正式開學的第一季度,將會安排所有生員接受基礎教育,統一學習結束以后,通過季度考核的生員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沒通過的繼續學、反復學,學到通過考核為止。 畢竟,即使你一心上陣殺敵,也不能連朝廷發去的詔令都看不懂吧?所以無論以后從文還是從武,基礎教育都是要過關的! 這個季度,既是對學生進行分流,也是對博士進行分流。 要是在這個季度內,博士們能整理出自己所學內容的對應教材,那他們下一季度就可以正式開展專業課教學;沒能整理出對應教材的人,既然連教材都沒有,那當然是繼續教基礎課,直到拿出像樣的教材為止! 至于基礎課程所學的教材,云陽學宮那邊經過一年的摸索和實踐,已經把識字、練字、算術等等基礎課程的教材弄出來了。 博士名單確認下來之后可以讓他們先去云陽縣那邊進行短期培訓,并按照培訓考核結果安排臨時的教學科目。 嬴政耐心地聽完扶蘇闡述完他對博士和生員們的安排,不由沉默下來。 怎么感覺這些博士們比學生還累? 學生們還沒學習,博士們要先學習。 學生們還沒考試,博士們要先考試。 臨時抱佛腳培訓完基礎課程,博士們馬上要對一群熊孩子開展基礎教學工作,同時還得自己著手編寫專業課教材。 要是三個月內編寫不出專業課教材,他們還得繼續和熊孩子耗著,反反復復教授基礎課程? 不過,征召這批博士進國子學不就是讓他們一展所長的嗎? 辛苦點就辛苦點吧,反正干活的又不是自己。 嬴政點頭贊同道:“行,你和族庶長商量個章程出來?!?/br> 父子倆經過一番親切友好的交談,一起決定好了國子學博士們的未來命運。 扶蘇又和嬴政提起另一件事。 經過好幾個月的努力填充,國子學藏書閣的書已經逐漸豐富起來,種類很多,數量巨大,大部分都是用竹紙重新抄錄、整理成冊的。 紙多了,木頭多了,很容易燃燒,不如讓人把書抄一份到云陽縣那邊的學宮存檔,并且允許學宮生員自由借閱和抄錄。 往后每個地方的隸卒分批前往學宮接受隸書培訓或者交流學習時,可以讓他們抄錄些書帶回去,反正學習隸書是要練習的,抄書正好當練習! 這些抄錄回去的書可以存在各地的府衙里,同樣允許當地的讀書人前去借閱抄錄。 這樣一來,大秦的讀書人再也不用發愁沒書可看了,他們到任何一個縣城、到任何一個府衙,都可以借到自己想要的書,甚至可以把格外喜愛的書抄回去細細品讀。 扶蘇娓娓將自己的想法說完,見嬴政沒回應,忍不住仰頭看向嬴政。 嬴政正好也審視著扶蘇。 扶蘇這個孩子他一直是滿意的,畢竟這小孩聰慧又乖巧,年紀輕輕就很有長子的模樣。 不過自從有了那所謂的“仙人授夢”后,扶蘇的許多做法和想法越發偏離他的掌控,他有時都看不透這小孩在想什么。 正是要頻繁打仗的時候,讀書人什么的有那么重要嗎? 百姓思想蒙昧之時,朝廷讓他們做什么他們便做什么,踏踏實實忙碌于田畝之間,安安分分應征入行伍之中。 若是所有人想法都多了、所有人心都野了,種田的不甘心種田,做工的不甘心做工,服役的不甘心服役,朝廷還能和過去一樣把他們管束好嗎? 父子倆對視片刻,嬴政才開口:“你覺得愚民好治,還是智民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