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
惠清高興地叫起來。劉仁杰將蟬取下來,塞進腰上的布袋子里。粘蟬的面筋是谷大娘給他們做的,袋子是劉仁杰從家中拿的,他已經粘了兩年多的蟬了,粘蟬對他而言是件輕車熟路的事情。沈惠清很是高興,這些蟬整天知了知了的叫著,沒事的時候他還能當個曲兒聽,但是有幾個下午害得他差點在學堂上睡著后,他就恨得牙癢癢的。但是他很快就知道自己這是白高興了,今天將蟬粘完了,新的蟬不久后就會補充上來。“學堂院子中的知了粘完了,咱們去哪里?!辈苡窈鈫柕?。學堂院子就那么幾棵移植過來的柳樹,七八只蟬,一會兒就被他們給掃蕩干凈了。“咱們去河邊的小樹林吧,那里樹多,知了也多?!鄙蚧萸宓?。“小樹林現在人比較多,咱們去村頭吧?!眲⑷式艿?。站在陰影里涼快的沈栓胡力聽到少爺們要出去,趕緊跟了上去。倒不是他們剛剛躲在一旁偷懶,而是少爺們粘蟬根本不帶他們玩。兩個人只能躲在一旁默默關注。劉仁杰很快帶他們找到了一個樹相對較多,鳴聲密集的地方。不帶他們去小樹林的原因是因為,他曾經有幾次在那里撞見過幾對偷偷見面的鴛鴦。家中看管比較嚴的哥兒和姑娘早晚其實都不好出門。早上起來他們就要開始忙活家務,傍晚的時候,天就要黑了,也容易被人發現不在家。而在這大夏天中午的時候家中人都會歇晌睡上那么一會兒,悄悄跑出來,被抓包的幾率非常小。一會兒等家中勞力下地澆水的時候,那些人也該回去了。他們就能去小樹林那邊了。柳家村的地中都修有水渠,但是水在溝道里流,還是需要人力給送到莊稼底部的。一下午的時間,劉仁杰帶著他們粘了三十多只蟬,沈惠清和胡志宣兩個人分到了十多個。谷大娘將那幾只蟬收拾了,油炸過后,呈上了飯桌。方睿軒他們每個人都分到了兩只。“哥哥,這炸知了真好吃,你下次也跟著我們一起去吧?!鄙蚧萸宓?。“你別整天想著往外跑,要是曬黑了,娘親該心疼了?!?/br>胡志宣抿了抿嘴,嘴上道,“沒事,咱們下次可以帶著草帽去,我看到那些下地的人頭上都戴著草帽來遮太陽?!倍诉€是黑乎乎的。“我怎么沒看到?!鄙蚧萸宓?。“你光顧著捉知了了?!焙拘?,聽劉仁杰說知了能吃后,沈惠清抓知了的熱情又漲了好幾分,自己還動手嘗試了幾次,然而一個也沒有粘到過。“你們下次要是想吃,可以讓沈栓胡力他們去抓。不過只有這兩天了,時間長了知了就老了,不好吃了?!倍酥秃笏麃淼牧鷮λ麄兊?。“可是自己抓到的才好吃,是不是宣哥哥?!鄙蚧萸逵蒙眢w輕輕撞了一下胡志宣。“都好吃?!焙拘懿唤o面子道。方睿軒等他們吃完東西后,將早上考的卷子拿了出來。第一名是胡志宣,成績為九十八分。沈惠明九十五,沈惠清最差還得了八十三。瘋玩了一天,早就把考試給忘了的沈惠清,又有些受打擊。方睿軒最近幾個休沐的作業,整治了不少學生的難為情。當然也有混得如魚得水的,凌老板的兒子凌佳弘腦子靈活把自己祖母哄得高高興興的,多得了許多零花錢。“今天咱們講帝舜孝感動天的故事?!?/br>方睿軒說完,學生們都將書翻到了第一頁。“在這之前,咱們談談帝舜放到第一頁的原因?!?/br>“夫子,我知道,是因為他是五帝之一,地位最為尊貴?!眲⑷式懿遄斓?。“不錯,正是這樣?!?/br>“還有一點兒,我私以為他做到了孔子都不曾做到或者不贊同的事情,以德報怨。在中,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br>“這番言論,不曾針對孝道而發。但是我們也可以放到這里談談?!?/br>“若是你的親生父親為了你后母所生的繼弟要害死你,你當如何?”方睿軒覺得孟子寫得這個故事中有一種違和感,舜的父親不喜歡舜完全可以將他趕出家門,畢竟那時候還是原始社會禮教什么的都沒有建立,和成年的兒子分家根本沒有問題,為什么一定要殺死他。如果這是為了突出舜的品格的話,他只能呵呵了。若說是,堯為了考驗舜,他不覺得一個人的品行可以代表一個人管理部落的能力。而方睿軒的問題也讓學生們陷入了苦思冥想中。“我會請爺爺主持公道,分家?!绷嗾酒饋淼?。方睿軒倒是十分欣賞這人的勇氣,“若是你爺爺相信你父親,而不相信你呢,畢竟你父親才是他親生的兒子,你年齡小,和你爺爺之間終究隔了一輩,而他也不止你一個孫子要疼愛?!?/br>“這,讓我再想想?!?/br>“夫子,若是我像舜帝一樣,孝順父母,會不會感動神仙,有大象替我耕地,鳥代我鋤草?!?/br>“凡人太多,神仙很忙。神仙還沒有注意到你的遭遇,你就死了怎么辦?!狈筋\幵诖┰竭@件事后,對鬼神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態度,但是他對于他們可不敢有什么期待。自己不想辦法,將一切希望寄托于鬼神,才是真的傻。“那我還是逃吧。我不想死,等自己有了本事后,再回來?!眲⑷式艿?。“收集證據,請族老給主持公道?!?/br>“我覺得逃走比較好?!?/br>“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這是比較好的,這本冊子上教大家的,都是如何孝順,卻沒有告訴你們,在和父母有沖突的時候如何解決。書中人物都是有氣運之人,受到上蒼的眷顧。你們不能奢望自己這樣,那么如何應對呢。我這里有本大炎律,你們私底下找答案吧?!?/br>方睿軒講到這里就不講了,吊足了大家的胃口。他前些日子翻律法,在其中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東西。這里雖然講究孝道,卻不鼓動百姓愚孝。太祖自幼就受到繼母苛待,父親卻視而不見。他在加入起義軍之前,就想方設法和這對父母斷絕了關系。做了皇帝后,親族不少人都得到了封賞,唯不曾給過他們一絲富貴。為此在讓人編寫大炎律法的時候,還寫明了父母不慈,加害子女時,子女可以將他們告上公堂,不僅能夠分家,還能分到三成的家產寫入了律法中。其中對繼母虐待原配的孩子,更是有嚴苛的處罰。只是炎朝建立才五十多年,很多地方還都是保留了原有的想法。太祖的這條法令雖然在,但是并沒有得到多少的擁護與響應。子告父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