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0
來:“今天這事,是晏姑娘救了我,她就是……”他猶豫著思考了一下措辭,最后道:“她就是那位前世被冤殺的姑娘?!?/br>周清臉色一變,顯然是沒想到如此玄幻復雜的關系。“你是說,她也……?”“沒錯,”蘇懷瑾點頭,瞧瞧有些不安的晏依依,微笑道,“晏姑娘心懷大義,是為女中豪杰?!?/br>周清感激地一拱手,竟也向晏依依行了個禮:“救命之恩,周某感激不盡?!?/br>若說他還只是對事情一知半解,那么從始至終什么都不知道的楊秦,就完全是一腦門漿糊了。“呃……勞駕誰能告訴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楊老先生捋一捋自己精心打理的胡子,沒好氣地插|進他們的對話,“鳳洲啊,我怎么總感覺跟不上你們的思路,什么前世今生的,怎么扯到那些上面去了?”蘇懷瑾嘆了口氣,示意大家先都坐下,才慢慢道:“此事便說來話長了?!?/br>“沒關系,”楊秦一挑眉,“現在外面滿大街都是抓我們的人,反正我暫時也回不去了,你慢慢講,我慢慢聽,咱們的時間還多的是?!?/br>這話其實沒什么不對頭的,可周清“嘖”了一聲,還是感覺有些不爽。他大咧咧地拍拍楊秦的肩膀,不在乎道:“楊卿不必擔心,那寧王遠沒有到只手遮天的地步,只要在這北京城里,你還是朝廷欽封的大理寺少卿,他也就只敢耍些陰私手段罷了,上不了臺面?!?/br>楊秦雖然對他“直呼自己的名字”有些詫異,但也沒在意這個,只是搖搖頭:“兄臺此言差矣,皇上年幼,難免被jian人蠱惑,做出些輕率的決定——那京畿府尹都明晃晃派兵出來抓人,肯定是得了圣諭,這次要洗清罪名,恐怕是難咯?!?/br>周清的臉刷就黑了,蘇懷瑾忍不住噗的一聲笑了出來,不懷好意地補刀:“叔容兄說得在理,小皇帝說話不過腦子,行事莽撞,誰知道會不會那天心情一糟,便聽信讒言謀害忠臣,唉……”楊秦:“……”這么不客氣地議論皇帝真的好嗎?周清:“……”完了,媳婦兒好像真的是生氣了。小皇帝想了想,決定還是將沒臉沒皮進行到底好了。他悠然一笑,伸手摟住自己最信重的臣子和愛人的肩膀,在晏依依和楊秦驚悚的目光中笑得柔情蜜意:“聽信讒言?這天底下莫不是還有比蘇公子的枕頭風更靠譜的上諫嗎?”蘇懷瑾一巴掌拍在他后腦勺上,直接把尊貴的陛下的龍臉拍進了桌子:“你說什么?我沒聽到……再說一次?”“鳳鳳鳳洲當當心……”可憐的楊老夫子這輩子還沒直面過如此不加掩飾的暴力欺壓,尤其是……借由剛才那句信息量實在過大的對答,他終于想起來自己為什么看面前這個錦衣青年如此面熟了……晏依依倒是還沒醒過神兒來,只是在旁邊崇拜地看著她的男神,兩只漂亮的眼睛里滿滿的都是小星星。蘇懷瑾還是一臉云淡風輕,對著驚恐的楊秦笑得好像他們正在討論什么琴棋書畫的風韻雅事:“沒關系,他皮糙rou厚得很,摔不壞?!?/br>楊少卿看著呲牙咧嘴地抬起頭,一臉苦相還連連點頭附和對方的話的當朝圣上,只覺得眼前一黑。大周……前途堪憂啊……第122章回到最初(18)給所有人解釋清楚發生的事情用了不少時間,蘇懷瑾說得口干舌燥,好在現在的周清十分有眼色,端茶倒水地伺候著,反倒讓晏依依在一邊無事可做了。楊秦一邊跟蘇懷瑾說話,一邊用余光痛心疾首地看著他的圣上,眼角忍不住抽搐起來。那可是皇帝啊……是大周天下億萬子民的君父!先前雖然一直認為皇上尚且年幼難堪大任,但也……不是這么個難法。其實他現在對周清的看法已經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改觀,這一下午幾個人相處的過程中,年輕的皇上言談之間透露出的沉穩和淵博都讓楊少卿大加贊賞——說實在的,皇上的表現遠遠超出了他們一眾老臣的預期,如果那些憂國憂民的老先生們知道皇上竟有這樣的才略和心胸,想必定會老懷大慰、認定中興有望的吧!也對,一個蘇懷瑾,一個皇上,這兩個少年人簡直像是妖孽,明明還年紀輕輕,行事作風卻好像早已歷經滄桑一般,半點不見少年的浮躁魯莽,若單是如此倒也罷了,關鍵是他們還有著極為強大的洞察力和行動力,這樣一對少年,若能效歷史上相得的任意一對君臣,恐怕都有能力開創天下太平的盛世。可是……這也正是楊秦現在最擔心的問題。蘇懷瑾和周清一點兒都沒有隱瞞他的意思,甚至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挑明了兩人之間的關系,要說那時那句話還能勉強理解為開玩笑,到后來……兩人之間的默契和相互依賴幾乎便要掩不住了。楊秦今年已過不惑,是過來人了,他哪兒能看不出兩個同為男子的優秀青年眼中化不開的情意?那nongnong的情感甚至讓他有些心驚——很難想像,到底是共同經歷過什么樣的過去,才能對另一個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個體產生這樣深刻的依戀和信重,甚至在身份地位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嬉笑怒罵無半點顧忌,卻也未有半分違和。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還沒等他想出個所以然,就有被皇上陛下扔出來的一個重磅消息炸得七葷八素。“什、什么?”可憐的老先生今天實在是接受了太多承受范圍以外的信息,“您……您要御駕親征?!”連一邊的晏依依也捂住了嘴巴,兩只眼睛睜得圓圓的,完全被皇帝的奇思妙想震懾到了。無他,實在是大周朝,根本沒有這樣的先例。蘇懷瑾和周清還算是穿越過許多小世界,因此要見多識廣一些,可即使是他都不能接受周清這種奇思妙想,就可以想象楊秦這種正經本土人士會怎樣懷疑皇帝陛下的腦回路了。在大周朝,皇帝的地位幾乎是至高無上的,他們從不需要上陣沖鋒——當然,也許只有開國皇帝出外,但即使是開國皇帝,在登基之后也會被完全供起來以顯示身份,絕不會再披堅執銳。再說,皇上本就還未完全親政,朝里安王、寧王和親皇黨的永寧大長公主隱隱成三足鼎立之勢,這皇帝一離京,萬一兩位王爺有什么動作……萬萬不可啊。周清無奈地撐著下巴,看著兩位憂國憂民的臣子對自己的想法連番討伐,感覺十分地無奈。“楊卿,朕的這個想法,真的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是一時興起——你考慮的那些問題朕也都考慮過,可若是什么都等到有萬全的把握再去做,朕還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