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9
坊,而手令要交給少府和作坊官員,讓有需要的工匠暫時聽她指揮。 說完以后,趙高笑瞇瞇地表示秦王命令自己也隨明夷去。 這是擔心自己暗戳戳的做什么小動作,所以特意派趙高盯著? 明夷自然沒有拒絕的權利,微笑著表示歡迎這位秦王近宦。 秦國的工匠都有專用的匠籍,通常屬于一個家族世代傳承的職業,分為隸屬于朝廷和民間的兩種。 通常來說,民營作坊主要分布在咸陽的西南部,而手藝更好、質量更高的工匠和作坊被集中在了咸陽西部。 咸陽宮的宮門一角開啟,幾輛低調的馬車緩緩駛出,朝著咸陽西邊走去。 這里不是咸陽宮古老而莊重的宮殿。 一排排覆蓋著茅草屋頂、版筑墻壁的街道房屋規律交錯,中間簇擁著幾座相對不錯的磚瓦房屋,里面應當是管事之流。 趙高先行下車,將秦王手令交給了掌管此處的工師,要求對方奉命而行、不得耽擱,工師連忙走過來恭迎貴人,表示自己一定事事順從。 明夷還是第一次來到這種地方。 到處都是嘈雜混亂的叮當敲打之聲,身著麻衣的工匠來來往往,甚至其中還有女工。 車輪傘蓋、刀兵弓箭、鐘鼓樂器、皮革裘衣,甚至還有產于蜀地用來繪畫的丹青……任何東西的成品和未成品都能在這里找見,上到堪比四羊方尊的精美青銅器,下到路邊農人用的耒鐮農具。 就在走下馬車站在原地耽擱的這一兩分鐘內,就已經有抬著物品的七八撥工匠走過。 明夷還是第一次來到這種地方,頗有興趣的左顧右盼,向一旁的工師問道“此處百工出產之物,都交與內宮及軍隊中使用?” 工師唯唯諾諾的作答道“上佳之物才供與宮中軍中,品相稍次者放入“市”中販賣?!?/br> 至于有瑕疵的那種,就直接銷毀了,工匠們可不敢以壞充好的拿去販賣,秦國法律的嚴苛,是正常人想象不到的。 “我先游覽一番百工工坊,再說其他?!泵饕恼f道。 工師領命,一邊向前走一邊介紹。 首先要說清楚的時,在這個時代,工匠是分為工和匠兩種,工通常是指有一技之長的人,甚至包括“畫師、樂師、醫生”在內,因為專業太多,所以才稱為百工。 而匠就是明夷眼前看到的這種了。 匠也分為多個種類,每個種類又有許多分小分支,僅僅以木匠一種來看,就分為造車輪傘蓋輪人、造車轅車廂的輿人、造弓箭的弓人、造兵器手柄的廬人、造宮室都城的匠人、造農具牛車的車人……等諸多個種類。 每個種類看似相似,實則涇渭分明,就好像明夷眼前的工匠作坊,看似嘈雜混亂,實際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職責,并且絕對不會干預別人的工作,做鎧甲的不會去做衣服,打兵器的不會去打農具。 就好像這整個秦國一樣,相當規律,也相當死板。 將整個工匠作坊大概看了一遍,做到對這里有哪些物品心中有數后,明夷讓趙高去咸陽宮的庫房中搬來了大量美酒。 明夷曾經不知道從哪里的資料上看到過,據說明清時期的酒酒精度數很低,大多都是不超過10度的米酒,哪怕是赫赫有名的烈酒,酒精度數也絕對不會超過20度,與現代動輒幾十度的白酒或者伏加特不可同日而語。 而戰國時期的釀酒技術更不發達,能有個六七度的酒精就不錯了。 也就是說,哪怕是一切順利,酒精的提取量也應當是十幾比一。 趙高動作很快,沒過多久就將美酒搬來。 看著眼前已經打開了封口的一臺美酒,明夷沉思一下,讓人開始架鍋煮酒,然后在鍋上蓋了一面光滑整潔的青銅面,讓那些隸臣妾將酒煮到似沸非沸的程度以后,向上漂浮的水蒸氣在青銅板上凝結成水珠,就立刻收集起來放入一旁的銅壺當中,絕對不能大意。 對了,銅壺必須要蓋上蓋子,用來防止酒精揮發。 努力回憶一遍當初化學課上的知識,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酒精的沸點只有80度,要比水低的多,因此煮酒或者是將酒放在空氣時,先揮發的總是酒精,放置的越久,酒精含量就越低。 所以在酒精的濃度變成75度以前,這種提取酒精的方法應當可行。 工匠作坊中,一間被特意清理出的寬廣房間內。 盛夏之日,十幾個身著短褐麻衣的隸臣妾擦著滿頭大汗,看著眼前被熊熊燃燒的大鍋美酒、身旁銅壺和那面精美的青銅板,都不知道該作何感想。 面對明夷的要求,隸臣妾們面上恭敬的唯唯諾諾,表示絕對會按貴人的要求來,心中卻又是惋惜又是憤怒。 不提那一面花紋精致、一面光滑明亮,專門用來做車廂廂板的上好青銅,在市集上可以賣出大價錢的精致帶蓋銅壺。 只說上好的美酒何其珍貴,庶民們只有在祭祀的時候才可以喝到,現在卻要他們十幾壇十幾壇美酒的白白浪費,一直煮到徹底沒有! 這女子真是奢侈浪費,不知民生疾苦!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19-11-12 00:06:42~2019-11-13 00:11:0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一只兩只小可愛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五五十四章 明夷不知道這些隸臣妾心里在想什么, 仔細的吩咐完之后,就轉身去了鐵匠作坊。 單靠這種大鍋煮的方法提取起來太困難, 只是先試驗到底能不能提取出酒精而已,如果可以, 想要真正的小量提取酒精, 還是需要正經的蒸餾工具。 這時候就要感謝穩扎穩打的九年義務制教育了! 回憶了一番當初化學實驗課的蒸餾工具以后,明夷拿出一面從咸陽宮中帶出來的、極其精美潔白的絲帛上,然后用炭筆繪制了幾樣在工師看來怪模怪樣、絲毫不實用的酒杯,標好大小刻度后,交給了工師命令他制造。 其實用玻璃和橡膠制造最好, 然而這兩種材料在戰國時代也只能想想了。 想到這里,明夷突然想起那次和贏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