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24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50章 第三十四個故事 季言之這個人做事情很有條理, 很少有將手頭事兒剛剛起頭甚至做到一半就丟下,處理其他事務的時候。但這回,季言之少不得要做個一心二用,甚至多用的人了。畢竟明朝末年, 真的太TM多災多難了。 “諸位愛卿還有何意見?!?/br> 文武百官陷入了一片沉默。 這次的議題是關于遼東方面究竟該精簡人員還是該擴軍… 文官們傾向于精簡人員,畢竟連年田野顆粒欠收,收不上來稅銀的國庫已經入不敷出, 哪有多余的銀子來養更多的軍隊;而武官自然是希望擴軍, 而且理由很正大,已經建立了后金政權的努爾哈赤對著大明虎視眈眈,如果精簡遼東人員甚至撤軍, 這不是引狼入室是什么。 作為各項全能的大佬,季言之也傾向于擴軍,加強遼東軍的防御和戰斗力。只是…頭頂‘小冰川時期’這個深井坑, 季言之難免的遲疑了。 “怎么, 一個個都成啞巴了不成?朕明明記得昨晚上, 有好幾位大人都在一起談論, 教司坊新來的唱曲小妞兒身段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妙…” 臥槽…… 錦衣衛們這是又恢復了洪武年間的水準, 重新無孔不入了? 昨晚一起過了一次回味無窮夜晚的官員集體腳軟了, 額頭上的冷汗就跟豆粒一樣,紛紛滾落。 “回稟萬歲爺…這, ” 兵部尚書王洽率先出列道:“萬歲爺乾坤獨斷, 非常人能及也, 想必心中有所折斷?!?/br> 季言之點頭,王洽于是繼續道:“就如剛才吏部的左侍郎丁大人所言,韃子所建立的后金對我大明江山虎視眈眈,即便遼東有孫承宗孫大人等將駐守,卻并非穩若泰山,精簡人員或撤軍那是萬萬不可為之之事。說道這兒,微臣實在難以理解提出撤軍、甚至還是撤的遼東守軍的那位大人的想法…” “朕也很難以理解…”季言之點頭附和:“朕剛才聽了還在納悶,覺得那孩子是把腦子全用在了科舉考試上沒收回來,竟然能夠當著大人的面兒說出這樣腦殘的話,嗯,朕替他祖宗十八代感到羞愧……” ‘噗通’一聲響,不要懷疑,這是那位讓‘祖宗十八代都享受了季言之慰問’的某個腦殘貨,因為羞憤過度,昏倒砸在了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上。 季言之隨意瞄了一下,然后用眼神示意王洽繼續。 王洽在心中默默的汗了一下,然后繼續開口道:“祖宗養兵百萬,不費朝廷一錢,屯田是也!” “此提議甚好,”季言之終于收了隨意的懶散模樣,認真的說道:“朕前段時間閑來無事,曾翻閱過六部歷年積壓的文案,得知今遼東、永平、天津、登、萊沿?;牡?,及寶坻、香河、豐潤、玉田、三河、順義諸縣閑田達百萬頃,想必利用起來,定能緩解年年天災所造成的顆粒無收吧!” 王洽:“……萬歲爺主意甚好,只是天公不作美的事情,誰也無法預料…萬歲爺,老臣實在怕…” “…別說了…”他有點想哭,早知道會來明朝末年,他一定在努力花光福利點數之前,買一大疊改變天氣變化的符紙。這樣他也不必為了總是不按照常理來的水澇和干旱那么的傷腦筋了,要知道即使他號稱全能大佬,也做不到沒有任何外在超強的輔助之下,想來風就是雨??! 真TM煩躁,這種事事要算計,要走一步看三步乃至好幾步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 季言之深深的吁嘆著,那雙總是喜歡微微瞇起來,帶給人不少壓力的鳳眸此時有的只是滿滿的無奈和淡淡的疲憊感?!巴跚浒?,遼東以兵屯田的事情就交給你了,朕允你尚方寶劍,在遼東一切事宜可不必事事稟告與朕。朕不喜歡過問過程,只要結果!” 王洽躬身心悅誠服的道:“萬歲爺如此深情厚愛,微臣定肝腦涂地報之?!?/br> “朕不要你肝腦涂地,只要你將朕囑咐的事情辦得漂漂亮亮就行?!?/br> 季言之示意王洽起身,又道:“諸卿還有什么事情稟奏?” 原本還算吵雜的金鑾殿頓時陷入了一片安靜中。 季言之暗罵一句,開始有些頭疼的揉了揉太陽xue:“既然如此,朕就當你們默認了,朕接下來所提議之事?!?/br> “朕曾聽聞有來往海外經商的商賈帶回了新的作物,比如紅薯此物,據說高產且不挑土壤,朕私心覺得如此農作物,若能大量推廣,必是于國于民皆有利的事情。傳朕口諭,今年大面積種植紅薯,并將紅薯納為……”季言之頓了一下,顯然是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明朝老百姓交農,從來不是地里種了什么農作物就交什么,而是折合成銀兩收錢。這誠然方便了衙門,但也加重低等級官吏貪污問題… 季言之頓了頓,繼續說道:“朕覺得朕的國庫其實并不缺銀兩,缺的是糧草。所以這一回百姓者繳納稅收,就不必折合成銀兩了,直接種了什么收什么?!?/br> 戶部尚書頓時因為季言之的話蒙了,“萬歲爺此舉萬萬不妥啊……” “怎么個不妥法?”季言之不耐煩的打斷了戶部尚書的話,“在朕缺少糧草養兵和賑濟災民的情況下,直接收了糧食作為稅收,還省了將收來的稅銀再換糧食的工序。朕告訴你們,不要把朕當成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會說出‘何不食rou糜’的傻瓜笨蛋。朕對于你們為何阻撓朕的真正原因清楚得很…… 而你們,朕相信這么久了,也明白朕不是如先帝一樣容易被糊弄的主兒。所以在你們為了自身利益準備糊弄朕之前,先想想這么做的后果,真要觸動了朕的底線,朕保證有些人會死得很有節奏感……” 這一回季言之絲毫沒有收斂的意思,將自己全數煞氣給放了出來,直接就讓心里有鬼的大臣們差點全都腿軟趴在了地上。季言之冷眼看著他們的慫樣兒,不屑的哼了哼,繼續說道。 “朕剛才說到哪兒了?” 說到了會讓某些人死得很有節奏感…… 心里沒鬼的大臣們在心中齊齊吶喊,然后有志一同的看向了他們中最受季言之看重之一的王洽,用眼神示意他開口‘提醒’一下。 作為崇禎帝剛剛上任就親自認命的兵部尚書,王洽的確當得一句簡在帝心。 季言之接替了朱由檢成為崇禎帝后,也覺得這位在崇禎二年皇太極率領八旗軍由大安口攻入京城,并兵圍京師重地之時,成了朱由檢盛怒惶恐之下犧牲品的王洽還算有能力。畢竟比起代表江南士紳強豪利益的東林黨人,如王洽之流的官員們,季言之用得要更放心用一些。 王洽抱著對同僚的‘鄙視’,出面開口‘提醒’季言之道:“剛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