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9
種長得像狼的狗…… 李子健不知道哈士奇在后世又被鏟屎官們親切的稱呼二哈,是一種二得飛起的狗子,不過他知道哈士奇雖說長得特別像狼,但品種是狗啊,所以聽到季言之這個比喻后,當即白眼一翻,沒好氣哼了一聲。 “友盡,季哥我要跟你友盡!” ※※※※※※※※※※※※※※※※※※※※ 更新o(* ̄︶ ̄*)o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菲、礫凌、雪、天月將白 10瓶;畫中@妝容 6瓶;木亭子、梁高潔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73章 第二十二個故事 李子健氣呼呼的道:“友盡, 季哥,我要跟你友盡……” 季言之斜眼睨他,還沒來不得及運用不符合自己高嶺之花的人設,說狠話懟李子健時, 章晴晴這位慣常喜歡欺負人、特別是李子健的主兒,便為季言之出口了: “別見天說友盡的話啊,就沖你跟哈士奇一樣的德性, 季哥肯帶你一塊兒玩,你就偷著樂唄,還友盡……” 章晴晴那白眼翻得可真是漂亮,至少季言之是這么覺得的,所以他根本就不計較李子健的撒歡兒, 轉而和著知青們說起了其他。當然季言之話并不多,大多數都是作為聆聽的一方。天色漸晚的時候,已經落戶到二隊、三隊的羅強、李建設幾個紛紛告辭,季言之也離開了作為聚會場所的知青院兒,不過他沒有回家,而是趁著昏沉沉的天色到山上轉悠了一圈兒,打了幾只野兔,撿了一草攏子的野雞蛋。 季言之的手藝很好,即使在缺少佐料的情況下,季言之做出的飯菜也是即精致又美味。他就是這樣的人, 就算環境再怎么艱苦、困難, 也會將小日子過出與眾不同的味道。 桌子上擺放的罐頭瓶里插了一把野菊花。野菊花已經枯萎, 季言之便將小小的花朵兒用小剪刀剪下,放在一旁的簸箕里。簸箕里面已經有了薄薄的一層野菊花,顯然是秋季來臨,季言之趁著空閑收集的! 野菊的葉、花及全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散瘀,明目,降血壓的功效。會醫術懂武功的季言之自然是知道野菊的作用,恰好野菊盛開的時候,他便收集了一些,并不全是為了陶冶情cao,給單調屋子增添一份色彩。 季言之去了廚房,熟練的生火做飯,并用剩余的熱水,將打到的野兔熟練的扒皮、清洗干凈。 季言之一共打了四只兔子,準備自己留兩只,一只給老隊長家送去,一只則準備送給李子健和章晴晴。來了紅星生產大隊已經好幾個月了,說心里話,季言之并不想像真*溫潤如玉的季知青一樣,平易近人,交了不少的所謂朋友??山Y果呢,到后頭,也只有和他(季知青)不怎么對付的李子健幫自己說幾句話,要他注意一點,別被人找著機會害了…… 季知青當時倒是聽進了話,但結果防了別的知青們的各種針對,就是沒防到陳嬌妮這個極品綠茶婊,導致對人生絕望,就這么自殺而去…… 這并不是季知青心理脆弱,而是季知青在這本書中,是給女主陳嬌妮提供上進之心的踏腳石。他是陳嬌妮求而不得的白月光,白月光之美在于得不到,一旦得到了,呵,白月光也會變成白米飯,所以季知青之死,可以說是命中注定的結果…… 說真的,季言之有時候真的很反感一些所謂天選之子,天選之女。按說重生穿越都是上天賜予的福分,應該好好珍惜、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才是正經事,可偏偏總會有奇葩打著彌補上輩子遺憾的理由,盡干些禍害人的事。 季言之現在只要想起陳嬌妮類似于一些極端大女子主義的‘我不就是懷了別人的孩子嘛,你就不喜歡我了,哼,渣男’的‘好’思想,就是一陣臉綠,在質樸、純真的年代居然還有這種不要臉的極品綠茶~婊,真的讓人特別的不可思議。而且還偏偏就被倒霉的季知青碰上了,這種運氣用‘衰’都無法形容了。 季言之收拾好兔子,飯也燜好了。 飯是純白的精大米燜的,這幾天在公社食堂吃多了雜糧飯,難得自己做飯,季言之自然不會虧待自己。至于菜,則是涼拌的木耳。季言之吃得了辣,因此,自己做菜時,他是切了小米辣,又淋了一大勺的辣椒油,紅艷艷的,只吃一口就辣得人直冒汗。 季言之吃完晚飯后,天已經徹徹底底的黑了下來。大隊上的人家、家家關門抵戶,偶爾有聲響,那也是家里的皮孩子犯了錯,單打、或者男女混合打弄出的動靜,總之季言之拎著兩只已經處理好的兔子往老隊長的家中走去時,一路上根本就沒碰到啥人! 去的時候,老隊長家的男女老少正圍著火堆子在烤紅薯吃。聽到敲門的聲音,老嬸子使喚兒媳婦趕緊開門。兒媳婦聽話的跑去開院門,一瞧居然是長得最俊的季知青,又見他手中拎著兔子,不免樂開了花兒,朝著院子里高喊了一聲。 “阿爸,阿娘,季知青來了!” 又轉而道:“季知青,快進來坐!” 季言之拒絕了,并簡潔的說明了自己的來意:“我們知青聚會完,我就去了山上轉悠一圈,沒想到運氣好,居然打到了兩只兔子,這不,就想著老隊長平日里對我的照顧,便準備留一只跟著李知青、章知青一起搭伙吃,一只給老隊長送來?!?/br> 說著季言之就把兔子遞給了老大媳婦,轉身帶著另一只兔子走了。 老大家的一瞧自己手中的兔子居然是處理好的,不免連聲跟著家里人感嘆:“這季知青可真是有心??上夷锛业闹杜畠禾×?,不然我都想當個媒人,做這個媒了!” 老嬸子聽了這話,卻是心思一動,想起了她的小女兒。不是她吹,她的小女兒王秀秀雖說模樣兒長得有點普通,但做家務農活卻是一把好手,只不過…和老大家的感嘆的一樣,年齡有點兒小,現在說親事太早了一點。 這樣想著,老嬸子轉而向老嬸子問起了下鄉知青的事:“這翻年還要來知青,以后每年還來嗎!”得到老隊長點頭作為回答后,老嬸子又道:“上面光說知青下鄉,就沒說回城的事?” 老隊長抽了一口旱煙子:“我就是一個土里刨食的老農民,我咋知道政策到底咋回事!” 老嬸子沒好氣的白了老隊長一眼:“俺說你這臭脾氣也該改改了,俺就是關心一下國家政策,你就跟俺嗆上了聲,真該讓隊上那些對你十分信服,認為你脾氣好的社員們瞧瞧,這么多年了還是這幅狗脾氣……” 冷不丁的被懟了一眼,老隊長有些哭笑不得,連旱煙子也‘煩’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