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08
理?!毙l太后所言,即是老永寧侯所想。內閣打著忠國忠君旗號,若是將觸角伸向宗人府,這朝廷,還有他們管不到的地方嗎?怕是下一步兒,內閣就要管到壽安宮來了呢?老永寧侯建議,“娘娘,既然此案要緊,不如選幾個德高望重的宗室長輩在一畔旁聽,以確保審問公正?!?/br>衛太后溫聲和悅,目光轉暖,“我也是這樣想的,只是我在帝都時日短些,宗室多在外地,我也不大熟悉?!?/br>老永寧侯可不信衛太后有什么熟與不熟的宗室,倒是現在內閣想著擴張地盤兒,難道宗室就個個兒都好了?尤其還出了魯安公府鳳祈年一檔子事兒。老永寧侯是只德道的老狐貍,自然不會輕率的以為衛太后是要他保舉可靠的宗室。老永寧侯一時沒明白衛太后的意思,就聽衛太后淡淡道,“別人不清楚,來往的也少,倒是幾個丫頭,素來體貼心意?!?/br>公主?老永寧侯不能置信,“娘娘的意思是,讓公主去旁聽?”衛太后道,“又不是叫她們去審案子,不過去聽個是非曲直。明艷與明湛一道長大,對明湛向來關切,明湛這病著,明艷倒常進宮來幫我打理宮務,孝敬太皇太后,要不這么些事,我能不能扛下來,倒得兩說了?!?/br>老永寧侯對衛太后的打算,一時有些轉不過彎兒。朝中襄儀太長公主中風未好,但是還有三位大長公主輩份高貴,其次才能輪到長公主。如今越過大長公主,直接命長公主去旁聽宗人府審案,怕是有不小的難度。但是,若沒有難度,怕衛太后也不會對他開口。老永寧侯并沒有多問,沉聲應道,“娘娘的吩咐,老臣明白了?!?/br>此事雖難,到底還在內閣與宗室可接受的范圍之辦。公主也屬于宗室,何況皇家對公主素來優容。而敬敏大長公主等雖是大長公主之尊,奈何與衛太后都略略的有些交情,在明湛病情未明的節骨眼兒上,大長公主一系也不是特別愿摻和朝政,以免站錯隊,什么時候引火燒身,猶不自知呢。因此差使就落到了以明艷為首的長公主一系的肩上。如今比明艷年長的淑媛長公主在家關禁閉反醒,故而,這事,還就得明艷打頭兒。明艷旁聽宗人府審案的事情剛剛定下,李平舟等人皆在關注鳳祈年之案時,率先等到的卻是衛太后老辣的一記回擊!199、更新...內閣宗室在太后跟前兒比武,這事兒說出去,的確不雅。原本衛太后命他們上了謝罪的折子,之后并沒多說,大家以為這事兒就算了了。自然,也有人暗中盤算:自皇帝陛下病重,太后的權威已一日不如一日,否則內閣與宗室也不敢在太后面前放肆無禮。若是皇帝陛下依然當政,怎至于此呢?這樣想的,不在少數。但是,新一期的出來,徹底改變了人們對于衛太后式微的看法兒。Y頭版頭條兒就刊登著內閣首輔次輔與魯安公濟安侯的謝罪折子,衛太后評語道:昔日皇帝當朝,并無此舉。今壽安宮代政,內閣宗室行止粗魯放誔,空前絕后。其所言所行,究其原由,令人費解。徐叁的腳原本已在好轉,瞧見上衛太后所言,當即嚇的上了請假折子,連同請假折子一并上表的還有一封再次謝罪的折子。李平舟生來從未這樣丟臉過,再者以李平舟的地位,視臉面如性命。雖然在太后面前與宗室有所紛爭,不過并不是李平舟率先動手,結果李平舟跟著一并丟人。眼見徐叁告了病,李平舟也跟著上了請辭的折子。明湛喜用沉香,衛太后卻偏愛果木花香,宣德殿偏殿里青香淡淡,衛太后坐著榻椅,掌心中慣摸著塊溫潤的玉玦道,“皇帝將朝廷交給李相,李相如今要請辭,莫非李相以為,皇帝的病,就不會痊愈了嗎?“前頭正說著請辭的事兒,結果衛太后隨便一句便將話題轉到皇帝陛下的龍體之上。李平舟縱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說個“不”字兒。何況,李平舟始終認為自己與明湛頗有些君臣相得呢。這種感情,以往明湛執政時,李平舟感覺不到。如今換了衛太后當家作主,衛太后與明湛雖是親母子,執政風格卻是南轅北轍。明湛聰明,卻非常直接,他想要什么,會與你說的很清楚。衛太后卻擅長于云山霧繞的講話,其本意需要你猜度良久,還不知道猜的對不對。甭看衛太后執政沒兩個月,李平舟的頭發又開始大把的往下掉了。故此,李平舟是真心實意打心底的希望明湛趕緊恢復健康,當即懇切道,“陛下寬心仁厚,恩加天下,自然承天庇佑,必然早日康復,龍馭萬年?!?/br>“是啊,那李相如今要跟我辭官,將來,待皇帝好了,李相覺得要如何與皇帝交待呢?”衛太后不急不徐,溫聲道,“皇帝登基這些日子,屢次與我提起,李相四朝老臣,行事穩健,國事交予李相之手,皇帝是放心的?!?/br>“歷朝歷代,內閣從無朱批封駁權?;实蹖δ愕男湃?,李相以為,你這封請辭的奏章,對得住皇帝嗎?”李平舟這般年紀,這般閱歷,這樣的地位,臉皮自然不會薄。但是,李平舟卻被衛太后問的臉上發熱,心里發虛。明湛對于內閣的信任的確是史無前例、無以復加的,以至于李平舟面對衛太后的質問,竟有幾分難以應對。不過,李平舟到底是一國首相,沉聲道,“陛下對臣恩重如山,臣卻在太后面前失儀,唐突太后娘娘鳳威,實在愧對陛下信任?!?/br>李平舟恭謹叩頭,伏于地上,“臣羞愧已極,實在不配再繼續擔任首相之職?!毙l太后這招兒,實在太狠了。大臣們寫謝罪折子,實為常事。不過,把謝罪折子刊到,這不僅是丟人的事兒,丟的還有李平舟身為首相的威信。衛太后之意,就在于此。內閣與宗室的勢力雖要平衡,不過,雙方勢力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削弱,這樣才能此消彼長,突出衛太后的權威。衛太后道,“你既唐突于我,其實在我看來,這不過是些微小事私事,與國政無干。李相卻一意要把國家大事置于私事之下,莫非這就是李相說的對皇帝恩重如山的報答嗎?若是如此,恕我不能理解了?!?/br>“天子之職莫大于禮也。臣卻失禮于太后娘娘,臣實在……”“失儀是小節,再者,我已罰過你等薪俸,也就罷了?!毙l太后打斷李平舟的話,“如今李相執意請辭,看來是對我罰俸的事不滿了?”“臣絕無此意?!?/br>“既無此意,請辭的話也不要再提了?!?/br>蘇州。明湛與阮鴻飛翻看著新一期的《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