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9
阮鴻飛同意,明湛已道,“也不貴,一兩銀子一份兒,怎么樣?”阮鴻飛可不是不通外務的人,明湛這報刊在外頭不過十個銅板一份兒,賣他要一兩銀子,窮瘋了吧這死胖子。阮鴻飛根本沒理會明湛,一直過了許久,明湛才知道他辛辛苦苦創立的皇家報刊早在杜若國賣的風生水起,阮鴻飛無視他的版權,不知道暗中賺了多少銀子去。待明湛挽著袖子露出兩條雪雪白的胳膊要跟阮鴻飛算賬拼命時,阮鴻飛漫不經心道,“你不也曾派人來偷我東西嗎?”一句話,堵的明湛啞口無言。不過,明湛回頭還是找阮鴻飛要了一筆銀子補償,再者,把皇家報刊的杜若國發行權以不錯的價錢賣給了阮鴻飛,算是對明湛受傷害心靈的小小補償。明湛這回是栽阮鴻飛手里了。不過,明湛轉念一想,阮鴻飛是他的人,左右就當給媳婦兒零花兒了,也顯得他大度呢不是。故此,明湛又重拾往昔自信,高興起來。福州。趙青怡坐在新修的宅院里,手持狼毫,靜心習字。如今趙青怡守孝在家,一襲灰色粗衣,倒襯得此人愈發眉目清秀,肌膚細膩,文質彬彬中透出三分清雅,眉宇間的沉穩,更讓趙青怡顯出幾分難測的氣度來。單兵但有閑暇總會過來,先前衛城之戰,趙青怡不畏生死,請來援兵,幫了單兵的大忙。自此,單兵對趙青怡頗有幾分刮目相看。倒不是說以往單兵就瞧不中趙青怡,相反,趙青怡的學問,單兵拍馬都趕不上,只是論及為人處事,或是從政眼光,趙青怡斷無法與年長的單兵相比的。要不然,趙青怡也不能從青云之路上栽這么大的一個跟頭,直落塵埃。如今死中求生,趙青怡竟再獲朝廷旨意,待守孝畢可回帝都萬卷宮一并修書。這對于趙青怡,就是一條活路。趙青怡經過父喪母亡,要說沒長進那是不可能的。而他的長進,還不僅僅在于心性上面。見小仆通稟,趙青怡收拾紙墨,起身去了園中涼亭。單兵一見趙青怡,臉上不禁露出大大的微笑,“青怡,邵春曉就要完了?!?/br>184、更新...五月的福州城已經是夏日炎炎。八角涼亭中,趙青怡一襲寬袍廣袖的衣袍,每當帶著花木香的清風拂過庭院,令人格外舒爽。單兵臉上掩不住的喜色,與趙青怡說了喜訊,“廉政司的人馬上就要到杭城了,專為邵春曉的案子而來?!?/br>趙青怡眼中閃過一絲安心,溫聲道,“七叔高升,指日可待?!眴伪砸c邵春曉打官司,亦在于衛城之戰后,因福州城是靠江西兵解圍,邵春曉不但不體諒福州兵衛城辛苦,反是苛責單兵衛城期間訛詐大戶、搶掠銀錢之過。非為其請功,反是言其過。單兵既有此行徑,那么福州城排得上頭號兒的官員都不能幸免。邵春曉是鐵了心的要辦了單兵。自然,單家也不是好惹,雖然于文官上無法與邵春曉抗衡。不過,單家也是世代武官之家,總有自己的勢力所在。單邵兩家第一次交鋒,算是平手。趙如柏做了趙家族長后,并不順遂。要知道趙青怡雖官場落敗,不得不回老家龜縮。不過趙青怡必竟是趙氏嫡支,人誰能永無錯處,再怎么著也不至于到出宗的地步。趙如柏與趙如松早有齷齪,可趙如松在做族長時,也未把趙如柏怎么著,更不似趙如柏這般趕盡殺絕,毫無情面。哪怕當面兒沒人說,暗地里多有族人不服,認為趙如柏狠戾太過。趙青怡自來傲氣,趙如柏覺得以自己對趙青怡的了解,出宗之后,趙青怡必定遠走他鄉,再不出現。哪知,趙青怡雖帶著弟妹出宗,卻沒有搬出福州城。趙如柏雖有娘舅為浙閩總督,可惜遠水救不得近火,不比單兵現官現管。既然趙如柏與趙青怡撕破臉,單兵也不會與他客氣,更不會讓趙如柏這個族長做的穩當舒服。再者,搓折總會令人成長,尤其趙青怡本身天資上乘,單家與邵春曉之爭,趙青怡出謀劃策,可惜邵春曉官場多年,并不好相與,第一次告御狀,并未能撼動邵春曉的地位。趙青怡太清楚打蛇不死后患無窮的道理,只要邵春曉繼續做這個浙閩總督,對他對單家,絕對沒有任何好處。趙青怡眼光不錯他抓住了萬壽節宗室去帝都的機會。福州城里,除了世族除了官府,還有一位大戶,閩靖公。金錢、美女、珠寶、古董……世上誘惑何其多,總有一二能打動人心的東西。繼第一次單兵狀告邵春曉公報私仇、邵春曉反參單兵因勢欺民未果后,這一次由閩靖公嘴里說出的邵春曉公私不明置福州城于險地的調查,更加來勢洶洶。官員,有幾個是禁得起盤查的。內務府總管李誠,貪了萬把銀子就掉了腦袋。這對于趙青怡是一個信號兒,陛下似乎尤為厭惡貪鄙之人,不然也不能用自己身邊兒的近臣開刀?先前韃靼之戰邵春曉是否存了私心,真沒查出什么太有利的證據。不過,接著單家出了一份賬單,直言邵春曉寒門出身,親jiejie給人做過外室,年輕時絕對是窮小子一個。如今卻是家財萬貫,請問,他這些銀子是怎么來的?不得不說趙青怡搔中了明湛的心事,明湛趁邵春曉之財產不明案起,順勢重提擱置已久的廉政司一事。并且在準備極為不充分的時候,廉政司進入邵春曉家產的調查。這個時候,眾人所期待的廉政司長官亦脫穎而出,翰林劉真之子,劉影。劉影做這個決定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原本劉影是最尋常的宦門子弟,劉真官職不高,在帝都,五品翰林比芝麻大不了多少。劉影自幼苦讀詩書,亦是想在科場中出人頭地。劉影的運氣實在太差了,經李方一事,劉影性情總會有些微變化。那種年青人身上的天真理想之氣盡去,甚至昔日的凌云之志亦不復存在。對于社會官場,劉影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李方之事,再如何厭惡,他也不能當不存在。三思之后,劉影放棄科舉,進入廉政司做事,他真沒料到明湛會給他長官的位子。明湛對于劉影有自己的考量,劉影于李方一事上可謂立有大功,這樣的功勞,劉影配得起這個位子。至于劉影是否當得起,反正機會他給了,以后,也只能看劉影的本事了。、明湛拭目以待。劉影與右都御史蔣文安帶著廉政司的屬下,直下江南。鳳景乾執政時,林永裳以而立之年為左都御史時,大家覺得幸進太過。直到明湛登基,林永裳三十五歲做了淮揚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