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6
解,接過瞧了幾眼,大同城里有頭有臉的豪門商家,聯手軍中的大將,一并走私分成。“看來,他們是被鄭家給涮了?!比铠欙w道。明湛命人細查過,韃靼人劫掠之后,大同城十之八九在披白發喪,倒霉的如靖國公父子直接成了俘虜。倒是鄭家雖然也被人搶了個精光,不過主子們無一傷亡,仿佛僥天之幸了。明湛這人疑心大,以往就疑心過鄭家,不過沒有證據,他也不能無故發作。現在證據到手,還等什么?明湛命人將此賬冊子交與李平舟,李平舟看過之后,那種驚痛的表情絕不是假的。明湛淡淡吩咐道,“把這個拿給王叡安,叫他早朝時上本?!?/br>帝王也是有潛規則的。李平舟沉聲領命。他非常想問一問帝王由何得來此賬簿,但是看明湛的臉色,李平舟還是識時務的閉上了嘴。帝王遙控西北,自然有隱秘手段。有些事,不是朝臣該問的。原本大臣之間的默契,萬壽就在眼前,再有糟心的事兒,能過去就過去。經大同斗毆案,萬壽節都延期了,這會兒,最好不要再給帝王添堵,也是他們的孝敬了。不承想,比大同城斗毆案更加令人震驚的大同走私案又接踵而來。這一年,大同不太平啊。若是往日。不過是偷偷的弄些東西與韃靼人去賣,帝王縱使惱怒也是有限的。不過,在韃靼人剛剛被趕出關外,全國人民猶未忘記韃靼人燒殺劫掠的惡行時,暴出大同走私案。這根本無異于叛國啊。于是,連朝臣帶百姓,全國都憤怒了。最開始最直接的反應是,吏部尚書鄭臨重鄭老大人,不得不在壓力之下,請辭吏部尚書一職。明湛并未挽留,直接準了。似李平舟鄭臨重等人都是鳳景乾留下的老臣,明湛登基一年了。當然,明湛的脾性并不算好,而且,他更喜歡年輕的臣子。只看他登基后破格提拔的皆是三十歲上下的朝臣,甚至有更年輕的,明湛也喜歡拿來用。故此,雖然明湛也倚重老臣。但是,老臣嘴里不說,也生怕什么時候令帝王厭倦。再者,還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預言呢。在明湛甫一登基,就與朝臣發生過諸多爭執。從“衛太后進宮”到“天津港的籌建”,反正,明湛不是個聽話的人。他實在太有主見。明湛這樣的性格,讓許多人以為,他會迫不及待的換掉李平舟等人。尤其李平舟王叡安,得罪明湛不知多少回了。很奇異的是,明湛依舊倚重他們。甚至在這一年的磨合之中,君臣之間不僅僅有了默契,更有了感情,以至于向來忠心耿耿的李平舟對于鳳景乾是否回朝之事都打了馬虎眼。而鄭臨重的為人更不必說了。這老爺子不僅會做官,更會做人。誰也沒料到,第一個被換掉的相輔會是鄭臨重。去年,淮揚徐家也犯了事兒,徐叁就依然好好兒的站在昭德殿做帝師呢,鄭臨重如今就得告老辭官。當然,鄭臨重不能與徐叁比,徐叁是帝師呢。只要徐叁不是犯了太大的事兒,為了尊師重道的名聲,明湛也得保全徐叁。再者,徐叁與本家關系之惡劣,天下聞名。鄭臨重卻不同。明湛懷疑大同鄭家,自然會對鄭臨重多加留意,明湛甚至連前些天大同鄭家寄給鄭臨重的信都知道的七七八八。鄭臨重與現大同鄭家族長鄭臨冰為親兄弟。明湛不會采取像趙令嚴那樣步步為營的手段,趙令嚴是目的是讓宋遙坐穩大同將軍的寶座。而明湛,需要的是一個清明的軍隊!明湛這樣直接而冷酷的行動,讓趙令嚴第一次陷入了危機。趙令嚴聽到帝都是因為王御史由一本大同幫派的私人賬簿由此上奏朝廷時,頓時懵了。趙令嚴雖然在朝中沒呆過幾日,不過,他到底是在帝都混過的人。王叡安因曾直犯龍顏,被稱為魏征第二,于帝都一向小有名聲。但是,王叡安再有名聲,也不過是一左都御史,實力在那兒擺著呢,他怎么有可能派出宋少陽那樣的細作。上次,雖然宋少陽成功逃脫。趙令嚴卻一直將此人掛在了心里,設想過此人的種種來路。他沒想到,宋少陽竟然是陛下的人。倒不是說明湛在趙令嚴心里是個沒本事的人,相反,趙令嚴認為明湛雖然年輕,卻夠得上英明神武,將來大有可為,一代明君。可是,在趙令嚴看來,明湛登基時間還是太短。正是因為朝廷對于大同城缺乏足夠的控制,才導致了楊宇同之事的發生。而親臨大同城的趙令嚴,更加了解大同城的混亂與傾軋。趙令嚴沒料到帝王的手這么快,甚至早在他之前便已命人潛入和平幫,挑起和平幫與四海幫的殘殺,從而讓趙令嚴撿了個大便宜。但,要命的是。如果宋少陽是明湛的人,那么明湛對于大同城的了解肯定比他們想像中的更加深刻、更加清楚。此時,趙令嚴深恨自己大意。他早早查抄了四海幫與和平幫的總部,為了收服邵平,竟然將那些賬本子還給了邵平。此事若傳出去,豈不令明湛生疑!168、更新...趙令嚴顧不得思慮帝王會不會對他有什么別的想法,當務之急是拿下邵平,以免軍隊生變。宋遙從甘肅帶過來兩萬人,其實真正比較起來,并不一定就比原大同軍的三萬人遜色。但是就怕這種不相上下的情形,雙方持衡,則難分勝負。軍中一旦生變,他們全得玩兒完。趙令嚴當即立斷,將朝中的事暫擱一邊兒,先派人去打探邵平的行跡,生怕邵平察覺到可疑之處,龜縮軍中不出。否則到時要去邵平的營中拿人,勢必會有一定的危險性。其實趙令嚴真的是對邵平的智商進行了高估,相當初,邵平得知宋遙趙令嚴拿了他的把柄時,此人驚慌失措,失了主見,想著投靠鄭家。投靠鄭家不成,結果被宋趙二人連環計收買。可是,邵平真不是一個聰明人。如今,趙令嚴第一次得感謝邵平的低智商。邵平沒有任何慌亂,因為他根本沒有從朝廷的動作中嗅到半分危險的氣息。雖然他知曉朝廷是得了本賬簿子,也知道了鄭臨重尚書下臺的事兒,但是邵平非常天真的以為,既然宋遙已經將四海的賬還給了他,而他也銷毀了。如今,他已后顧無憂。甚至,在鄭一田來找他說此事時,邵平依舊有著極大把握:此案事涉鄭家是一定的,當初宋遙已經對他露了口風。至于,此事為什么這么快傳入朝廷,而朝廷又這么快的做出反應。邵平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