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3
了轉手指,“你是看不上這兩本?” 晏三奎搖頭,“陸狀元文采斐然,才華橫溢,名不虛傳。只是這兩本內容新穎,我們書店要冒極大風險。而您的詩非常有個人特色,粗通文墨的人都能看懂。要是能刊印,絕對賣得出去?!?/br> 任何一種新事物在剛開始的時候,都要冒大風險。 要是爆款,他們書店能賺得盆滿缽滿。若是不成,他們估計連本都收不回。 尤其陸時秋還是狀元,就沖這個名頭,他的潤筆費就不可能低。 陸時秋敲了敲桌子,“如果我連詩作一塊刊印,你們能出多少潤筆費?” 晏三奎見他心動了,彎了彎唇角,“首印一千本。樓如先生潤筆費是千字三百文,我們給您翻倍。若是加印,還會給抽成?!?/br> 他比劃了下手指。 陸時秋笑了起來,“千字六百文?的確不低?!?/br> 陸時秋的詩都很短小,他這些年作的詩加起來也不過兩萬字。滿打滿算也才十二兩銀子。 他缺這十二兩銀子嗎? 陸時秋摸了摸下巴,“錢多錢少,我不是很在意?!?/br> 晏三奎坐直身體,轉了轉眼珠子,眼底閃過一絲了然,“原來您是想揚名?” 陸時秋也不否認,“錢財哪身外之物,只要有名聲,我就能收到好弟子?!?/br> 晏三奎明白了。人家不在乎錢。 晏三奎是商人,求的是財。對方只想要名,兩人要是合作,各取所需,多好的事兒。 他也真心為陸時秋打算起來,“既然陸狀元找上我們書店,我晏三奎素來敬仰陸狀元的才華。既然您想揚名,晏某出幾個主意,您可以聽聽?!?/br> 陸時秋點頭,“愿聞其詳?!?/br> 晏三奎輕了輕嗓子,“第一個主意:就是搭售法。陸狀元的詩再加上您的名頭,再加上會試這個節骨眼兒,合了天時,地利,人和三條,絕對可以賣出去。一本詩集售價三百文。若是再兩另外兩本,只需六百文。我們只掙一本就成?!?/br> 陸時秋眼底滑過一絲欣賞。他就說嘛,比起這些真正的商人,他大哥二哥還差得遠呢。瞧瞧人家,主意張口就來。 陸時秋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第二個主意:就是找名人幫忙宣傳。我們書店這邊與樓如先生有合作。他的上本書供不應求。若是他說好,這書就不愁賣?!?/br> 陸進秋早先也沒想到,顧二就是樓如,現在得知。 陸時秋也不推諉,“我與樓如先生也是故識。我可以請他幫忙?!?/br> 晏三奎笑了,“那好?!?/br> 陸時秋點頭,“你繼續說?!?/br> “第三個主意:把書放到月國藏書閣那邊,請登記的小廝介紹。我們書店與月國藏書閣有合作,小廝也經常在那邊幫忙。到時候由我們來協調就成?!?/br> 陸時秋瞠目結舌。每個去月國藏書閣借書的人必定要去柜臺登記。如果負責人大力推薦,的確會有人心動。 這主意更妙! 陸時秋笑道,“我先去找樓如先生。征得他同意,就來找你們?!?/br> 晏三奎點頭應是。 陸時秋出了書店,轉道回自己現在住的地方。 他把自己之前寫好的詩集揣在身上。 囡囡見他又要出去,吵著鬧著也要跟去。 陸時秋被她鬧得沒辦法,只好帶她一起去。 “爹,咱們去哪?” “你不是想看看顧云翼嗎?咱們去你顧二叔叔家?!?/br> 囡囡樂道,“好?!?/br> 到了顧府,下人帶他們進去。顧云翼正在書房看書,就連下人通稟客人來了,都沒聽到。 還是囡囡走上前,拿掉他的書,他才醒過神來。 顧云翼瞧見她來了,喜滋滋道,“你們怎么來了?” 囡囡板著臉,“我怎么就不能來了?” 顧云翼剛要說話,陸時秋招囡囡上前給顧二行禮。 囡囡乖乖巧巧上前行禮,顧二笑了笑,“你女兒長得像你。秀外慧中,不錯?!?/br> 顧二讓顧云翼帶囡囡去花園。 顧云翼點頭應是,走的時候,還順便把書給帶走了。 囡囡好奇道,“這是什么書?” 顧云翼到了花園,把書攤開給她看。居然是一本游記,“這是真正的游山玩水?!彼麖亩道锾统鲆粔K石頭,“你瞧瞧你之前送我的石頭,這書也有呢。就在這兒?!?/br> 兩人捧著書熱切討論起來。 而書房里,陸時秋把來意說了。 顧二接過他遞過來的書,看得津津有味。 顧二早先也是讀過書的,只是天份不佳,現在見陸時秋居然出一本提高記憶力的學習書籍,立刻來了精神。 “這方法若真行,揚名不成問題?!?/br> 陸時秋謙虛表示,“方法因人而異?!?/br> 顧二點點頭,三本書里,他尤其愛這學習法。他當即答應幫他推薦。 陸時秋起身向他道謝。 兩人聊了一會兒,陸時秋就告辭了。 臨走的時候,囡囡還有些意猶未盡。 “顧云翼說,他六月要跟他二叔去爬黃山?!?/br> 陸時秋揉了揉她的腦袋,“他爹娘恐怕不會同意吧?” “不知道。但是他說他想去?!?/br> 陸時秋也沒在意。 他帶著囡囡去了書店,把三份書稿交給晏三奎,初印一千本,潤筆費每千字一百文。加印付兩成利潤。 陸時秋一口答應。 書店這邊只花了七天時間,就把書刊印出來了。 月國藏書閣這邊每天接待成以千計的學子。在負責人的大肆推薦下,有不少人借回去抄錄。 三樣一千本,書店大肆推廣,再加上狀元的名頭,低廉的價格,只要進書店買書的人都被推銷過。 樓如先生舉辦好幾場詩會。作為暢銷書以及女皇的兒子,沒人不給他這個面子。 許多學子參加他的詩會。 詩會上,他對陸時秋的贊不絕口,很快讓舉子們想起陸狀元的名字。 前科進京趕考的學子沒有誰能忘了陸時秋的名字。 他是古往今來,第一個辭官不授的狀元。 跨馬游街后,不少舉子讀過他寫的文章。 文章犀利又不失圓滑,讓這些學子茅塞頓開。 現在有他的詩作,舉子們紛紛慷慨解囊。 三重推銷下,陸時秋的書很快炒起來了。 就連書店都沒想到,先火起來的不是陸時秋的詩集,而是他自創的學習法。 要說這事還得虧女皇。 女皇為了成立商部,開了十幾個朝會商討此事。 底下不少朝臣反對,尤其是戶部尚書反對最為激烈。 六部擴充為七部,是直接把戶部的玻璃司和工部的機巧閣分割出來,挪到商部。 工部也就罷了。機巧閣只是在工部掛了個名,其實頂頭上司是天皇和女皇,他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