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
殺。如果我爹忠心耿耿,則是有對家想要搞他,達到更深層次的目的。 經過我來到這里之后對林家的了解,我比較傾向后一種可能。 就像當初在船上時一樣。我爹的角色是守衛小皇帝的禁衛軍總管,如果有人要動他,那么實際針對的是皇上。如今不論是誰動了歪心思,只消整頓禁衛軍,保護好京城,等對方露出馬腳即可。 正因如此,我要回去。我爹病倒的事已經傳開了,禁衛軍要sao亂就在此刻,那個想要下手的人最佳的辦法便是趁熱打鐵,盡快發難,否則若禁軍得到很好的整頓,三五日便可恢復如常,他的毒就白下了。 在這緊要關頭,我要在小皇帝身邊,能盡一點力是一點。 我定了定神,說道:“我不覺得是皇上要對我們老爺不利,反倒是有人想對皇上下手。今明兩日定有大事發生,你們做好準備,切莫慌亂,知道嗎?” 團兒和圓兒好像更害怕了。 回宮之后,我和沈昭一同去了勤政殿。他先進去稟報,我在門口等著,過了一會兒,他疾步出來了。 我迎上去:“皇上有何吩咐嗎?” 那人照樣高冷:“娘娘可自己去問。臣有公務在身,先告退了?!?/br> 我討了個沒趣,試試探探地走進殿內,到了小皇帝身邊。算這群太監有良心,沒有阻攔家中剛剛生變的我。 小皇帝坐在辦公桌后淡淡地看著我,頗有幾分他爹的神韻。 “皇上,臣妾有話要說?!?/br> “說?!?/br> 我轉頭命令太監們:“你們下去吧?!?/br> 他們皆有些驚愕,向小皇帝投去了探詢的目光。后者雖不甚高興,但也擺手表示他們可以走了。 等到所有人都出去后,我問他:“皇上昨日可有遣內司中人去過林府?” 對面瞇了瞇眼:“你什么意思?” “我父親中毒前,有個人拿著內司的腰牌跟他見過一面,他們密談良久,談話內容未知?!?/br> 薛殊說做人最忌搖擺不定,這話我贊同。既然選擇相信皇帝,就毫無保留地站在他這邊,給他提供一切可能有用的信息。若真賭輸了,只能算我倒霉。 小皇帝沉吟良久,道:“朕知道了?!?/br> “知道什么了?” “沒什么?!边@位顯然并不打算和我信息共享。 怎么跟他爹一個毛??! “皇上,依你所見,此次是誰在作怪?又是為何?” “不清楚。靜觀其變?!?/br> “陛下打算如何應對?” 這次,他終于坦率道:“加強皇宮守衛,對外宣稱林將軍病情好轉,已經醒來?!?/br> 以這個消息逼敵人從暗處出來,是這個道理。我正點頭,他卻說:“好了,你下去吧?!?/br> “不如我留下來保護皇上?” 小皇帝表示拒絕,讓我回自己寢宮去,少來煩他。 * 到景和宮的時候,我原先的太監宮女都已經回來。 我吩咐他們在外頭隨時留意勤政殿那邊的動向,自己則和團圓二人翻看上次拿來的史書,試圖理清薛殊和靖王的糾葛。 我讓她們著重檢索“鹽”這個字。至于薛殊的傳記里那段魔幻的“杯酒釋權”,我已經放棄了。 史官說他當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看見這倆詞,我立馬在其真實性上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更換查找方向,果然有了結果。 關于鹽的記載,有這樣一條:“清和十一年,罷私煮之禁?!?/br> 也就是說,蔭公令施行的大半年后,薛殊廢除了食鹽國家專賣制,解了私人販鹽的禁令,并且鹽稅從輕。他的官方原因是要給老百姓福利,實則是變著法賣盤踞食鹽產地的靖王一個好處——作為嶺東的地頭蛇,他想做鹽產業還不簡單? 售鹽在古代是暴利行業,而天下之鹽,十之六七都產自靠海的嶺東,這一條政令所能帶來的收入可謂不可估量,難怪他動心。 蔭公令頒布之際,眾諸侯反對聲大,叛亂一觸即發,誰知去了趟京城后,帶頭抵抗的靖王莫名其妙地轉換了陣營,其他諸侯王也只能跟著低頭。 結果一年后,靖王暴富了。 其他諸侯王:愿世間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 從一開始起,薛殊就根本沒有瞄準富人的那點小利,他要的是能真正解決財務危機的長遠進項。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靖王倒臺之后,小皇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全國鹽業收歸官營。 國庫的缺,自此補上了。 ……原來我這大半年跟薛殊干的是這個! 話再說回我爹中毒的事件,如果真有誰想對小皇帝下手,那第一人選就是走投無路的靖王爺。他已經沒有什么可失去的了,把腦袋別在腰上造個反,事情或許還有一線轉機。但他的兵從哪來呢? 我想來想去,理不出個頭緒,便不想了。 本以為今天必要出事,卻沒聽到絲毫動靜。 第二天,我仍然嚴陣以待,沒想到還是半點風聲都沒有。 到了第三天早上,我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我爹自己吃錯了什么東西。 中午時分,卻隱約聽見兵士嘶吼和兵刃的聲音。 我沖出宮門,見外頭路上許多宮女和太監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靜聽,要么就是惶然地朝四周打量,連話都忘了說。 事發突然,問他們也沒有用。我當機立斷地朝附近的一座閣樓跑去,一步三個臺階地登到頂端,往下一看,不由愣住。 這就直接打到宮門口了??? 有沒有必要這么刺激?! ☆、叛軍 視線盡頭,一群騎馬的兵士正在攻略宮門,和禁衛軍打得熱鬧。離得實在太遠,我看不清具體情況,只隱約見黑色與金色的兩股人流涌動撞擊。 按理說禁軍在京城周邊已經有第一道堅固的防線,現在能有兵士涌到皇宮外來,說明在我們沒有得到任何消息的情況下,京城已經失守了。門外到底有多少兵在攻打皇宮,簡直不可想象。 這也太離譜了吧! 禁軍到底行不行???!難道說全軍上下就我爹一個人能打嗎? 我立馬轉頭往回跑,想去勤政殿看看情況。跑到一半就遇上氣喘吁吁的傳旨太監們,此刻他們正向各宮嬪妃的宮殿奔去,想必是要通知大家情況,免得發生混亂。 見到我,有一個太監停下來跪道:“賢妃娘娘,請您快些回寢宮吧?!?/br> “怎么回事?” “有叛軍攻打皇宮,為防不測,皇上請各位娘娘先守在自己寢宮內,若情況緊急,也好第一時間通知大家?!?/br> 嬪妃住的地方是宮闈最深處,也會是最后一個失守的地方,小皇帝現在還沒派御前侍衛到后宮守衛,也沒讓妃子們聚集一處,說明情況暫時還沒那么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