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00
的兵馬便是群龍無首。但這王世子若不在城中,事情則全然不一樣了。他可接過趙王的大任,召集諸侯攻城。如果謝浚和王霄殺了趙王等人,那么王世子可接任趙王;如果沒有殺,那么城破之后便可將趙王等人救下。這般買賣,怎么算也不愧。 當然,此事非心腸冷硬不可為,但在生性涼薄的皇家宗室之中,歷來絲毫不罕見。 董貴嬪顯然也是想到了這般可能,道:“此事確實么?” “尚不知曉?!蹦莾仁痰?。 旁邊的老宮人道:“貴嬪,是否將謝長史召來問一問?!?/br> 董貴嬪沉吟片刻,搖頭,神色已經恢復了淡然。 “他此時必是忙碌,莫擾他。不過少了個王世子,翻不了天?!彼f罷,對那內侍道,“外邊的事,你再去打聽,若有甚變化,速來告知?!?/br> 那內侍應一聲,轉身去了。 這時,老宮人要扶董貴嬪躺下,董貴嬪擺擺手,卻看向我。 “云霓生,”她說,“當下索性無事,你坐過來,與老婦說說話?!?/br> 我愣了愣,不知她要說些什么。不過她既然邀我,我也不好違逆,應一聲,走了過去。 待得在榻上坐下來,董貴嬪看著我,目光深遠。 “前面你我幾番碰面,皆有要事,老婦不得與你說上許久?!彼f,“今日,倒是得了時機?!?/br> 我說:“今日亦有要事,諸侯的十萬兵馬仍在城外圍著?!?/br> 董貴嬪道:“故你我此番哪里都去不得,不若閑坐說話?!?/br> 此言倒也在理,我沒有反對。 董貴嬪讓老宮人退下,待得旁邊無人,卻看著我的脖子,忽而道:“老婦記得第一次見你時,你這項上有一顆白色的玉珠,現在怎么不見了?” 我一怔,心中登時升起一陣疑惑。 片刻,我笑了笑:“貴嬪好記性。當年初見時我戴著什么早不記得了,貴嬪還記得?” “怎會不記得?!倍F嬪從容地從小案上拿起茶杯,輕輕吹了吹,“老婦兄妹三人,年幼時因水患失了父母,被衛氏收養。老婦自五歲起,便給衛倫的女兒做了侍女,伴了她五年五年。此物是她最愛,總戴在身上,我便是遠遠看一眼,也能認出來?!?/br> 我看著董貴嬪,一時說不出話來。 心中又驚又疑,登時似掀起了滔天巨浪。 “哦?”我的聲音平靜,“衛氏是誰?我不知曉,一顆白玉珠而已,貴嬪興許認錯了?!?/br> 董貴嬪沒有反駁,淡淡笑了笑,抿一口茶。 “他們一家去楚國時,我十二歲,跟他們一起去的,還有我的二兄董紳。他們將我和長兄留在了雒陽,說是要我二人替他們看守宅院。當年雒陽之亂,比今日更甚,我和兄長提心吊膽受了三年,一個衛倫的故舊忽而登門而來,將我帶走。隔日,我便被獻到了景皇帝的身邊?!倍F嬪說著,目光落在我的臉上,似在盯著我,又似不是,滿是追憶,“衛倫拿著我二兄的性命要挾,要我和兄長為他們一家刺探高祖皇帝的動向。我和兄長一直不敢怠慢,直到楚國敗亡,我二兄病逝的消息傳來,方得以解脫?!?/br> 我聽著這話,心神漸漸安定了些許。 “貴嬪這般秘聞,想來世間知曉之人寥寥無幾?!蔽艺f。 “正是?!倍F嬪道,“如今知曉的人,除了老婦和秦王之外,便是你了?!?/br> 聽到秦王的名字,我心中不由地又突了一下。 “貴嬪待秦王果然如親生一般?!蔽艺f,“莫非秦王不曾發怒?” “這些事,也是他長大成人之后,我方才告知?!倍F嬪道,“那時楚國早已覆滅,我二人相依為命,這些過往之事,藏著無益。子啟非狹隘之人,并不曾因此責怪我和兄長,此事于我甚為寬慰?!?/br> 我心中生出些希翼,從她言語之中,她只不過是認識我那生母,以及這玉珠的來歷。 而我的身份,她只字未提。 “不瞞貴嬪,這玉珠是我祖父給我的,并不曾告知來歷?!蔽覈@口氣,道,“不想竟有這般曲折?!?/br> “此事說來,也甚為巧合?!倍F嬪道,“當年衛氏還在雒陽之時,云先生曾經幾次到府中做客,老婦見過他。仙風道骨,一望即知學問非凡。不過那時老婦淺薄,未知云先生本事,后來子啟查清了你的來路,與老婦說起你是云先生的孫女,老婦方才知曉?!?/br> 她提到孫女,這便好辦了。 我即刻笑了笑,道:“正是,不想我家與貴嬪竟也是故人?!?/br> 董貴嬪卻不以為然:“可老婦自從第一次見你之后,便知道你不是。除了那玉珠,還有你這眉目。衛氏當年自幼便是雒陽聞名的美人,她的模樣,老婦永遠忘不掉。當年見到你的時候,老婦幾乎以為見到了她?!?/br> 我:“……” 她既然這么說,我自無法反駁。 我說:“據我所知,當年衛氏生下的是個男孩?!?/br> “老婦亦疑惑于此。衛氏有些堂親表親,你出于其中也未可知?!倍F嬪道,“不過后來聽聞黃遨投在了桓皙帳下,老婦又想起了此事?!?/br> “黃遨?”我繼續裝傻,“與他何干?!?/br> “黃遨與老婦一樣,是衛氏的奴仆。老婦知曉他的脾性,若非十分緊要之人,他斷不會去投。于他而言,這世間除了衛氏,無人可稱為緊要?!倍F嬪道,“還有明光道的曹賢,老婦雖從前不曾見過他,卻知道他的名號。曹賢父子將你待若上賓,只怕與楚國有莫大的干系?!?/br> 聽得這話,我心中動了動。 她沒有單獨提到曹麟,可見她仍不知道曹麟和董紳的關系。再想想黃遨的話,可斷定當年那調換嬰兒之事,確實只有黃遨知曉。 我說:“衛氏既然全家歿在了楚國,過了這么多年,黃遨心意改了也未可知。貴嬪應當也聽說了,前番他還曾經糾集流寇造反。至于曹賢,他曾是我祖父密友,我祖父在時,他一向拿我視若親生?!?/br> 董貴嬪淡淡一笑。 “云霓生,”她不接我的話,道,“你可覺得好奇,為何這些事,老婦從未與你提起,卻現在才說?” 我亦是此想,道:“為何?” “我二兄染疫之后,知道時日不久,托人給我和兄長捎了信來?!彼f,“那信中只有寥寥數語,他告知老婦和兄長,衛氏當年的救命之恩,我兄妹三人早已經還清,不必再為他們賣命??赡菚r,我的孩兒已經死去,我和兄長如深陷泥沼,已不可抽身?!?/br> 董貴嬪看著我:“衛氏于我一家,既是恩人,又是災厄,你若就這么死了,于我于子啟,都不算壞事?!?/br> ☆、針鋒(上) 董貴嬪說出這么一番話, 我并非不能理解。換做我是她,也遇到了一個疑似衛氏的后人, 大約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