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1
是嫌棄。以至于后來每次我跟著他路過這林子,他都會勒令我將車窗上的簾子放下來,不許往外看。除此之外,他還警告我,我是女子,非禮勿視,不然會有報應。 我問,什么報應? 公子說,眼睛會生瘡瞎掉。 我不以為然,說那都是乳母們編出來嚇唬小童的,公子堂堂讀書人,居然也信。 公子卻反駁說,你怎么知道是騙人的?你見過? 我立刻道,我不曾見過。 這當然是騙人的。雖然當年伺候公子的時候,我頗為自律,沒興趣偷看,但像我這樣自幼就行走過江湖的人,接觸的大多是鄉人或三教九流,這點小世面,我怎么會沒見過? 其實我想對公子說,那物什不過就像下面長了個rou瘤,并沒有什么看頭。但看他狐疑又認真的眼神,我還是把話咽了回去。 北營大廁名不虛傳,樹林前的路上,拴著好幾匹馬。李姓小吏果然也下了馬,在樹上拴好。我跟著他也栓了馬,走進去。 樹林里笑聲陣陣,幾個人在里面站成一排,互相打趣說著什么軟啊硬啊的。 有時我覺得男子真是心思單純,用那rou瘤方便的事,也能讓他們津津樂道。 李姓小吏顯然跟那些人都不認識,對著林子里各處散發的臭味也頗是嫌棄,左右轉了轉,似乎想找干凈的去處。 我適時地湊上前,抱怨道:“這些人真是,也不給人留個好去的地方?!?/br> 李姓小吏看我一眼:“可不是?!?/br> 我朝前方指了指:“那樹叢后面似乎干凈些?!?/br> 那小吏跟著望了望,應一聲,正待過去,我裝作腳上被樹枝絆了一下,撞在他身上。 “哎呀,對不住對不??!”我忙將他扶住,“官長無事么?” 他瞪我一眼:“小心些!”說罷,徑自往前而去。 我在后面不住作揖,袖子里,已經收進了那只錦囊。 尚書府,李蒙。騎上馬的時候,我往錦囊里的銅牒拿出來看看,記住了身份,自往北軍大營而去。 我當下是普通民人打扮,要扮作小吏,當然不妥。不過這些小吏連官都算不上,平日在各處官署里打打雜跑跑腿,朝廷并不會費神給他們配官服,穿體面些的衣袍,再戴上冠,那便是有模有樣了。 這些物什對于謝浚來說并不難,離開之前,他已經給我找好了一身,就放在行囊里。 我不緊不慢地找了個無人的去處,將衣服換了,又將臉上的大胡子改成文雅的小須,與先前已是全然變了個樣。 北軍大營有轅門和闕樓,遠遠望去,頗是壯觀。 我到此處的時候,營前已經排起了隊。兩排軍士守在大門左右,查驗出入之人的符信。 “……我,我記得我帶了……”李蒙已經被軍士攔下,正在身上翻找著,頗是著急。少頃,他向軍士道,“我要給王中侯送尚書府文書,頗是緊要,可否通融通融……” 攔下他的將官不耐煩地揮揮手:“找不到便再去找,我等也是奉命行事,無符信一律不得入內!” 李蒙只得悻悻而去。 與我照面的時候,他沒有認出我,皺著眉嘀嘀咕咕地走了過去。 我并不著急,為避免那查驗李蒙的將官察覺異狀,另找了遠離他的一隊。 輪到我的時候,軍士看了看我的銅牒,又將我打量一眼:“去何處?” 我說:“奉尚書府官長之命,去給王中侯送急件?!?/br> 那軍士揮揮手:“進去吧?!?/br> ☆、王霄(下) 還未到午時, 大營里的軍士還在cao練,進入大營之后,我遠遠望見校場上軍士有的在練習陣列,有的在練習對戰。 不過這場面, 比我從前最后一次來這里所見, 似乎氣勢懶散了許多。走在路上, 迎面而來的軍士也不似從前般行止有序,甚至有人三三兩兩站在路邊聊天。 “……聽說趙王又要跟濟北王開戰了,也不知要派哪家兵馬上陣?!?/br> “哼,還能派誰, 趙王有什么兵馬,其他諸侯都藏著掖著不派兵,最后還不是我們……” 我穿過一排排營房, 徑自往官署而去。 北軍中候是北軍主帥,其府邸在官署之中最大。我仍舊向守衛查驗的軍士亮出了銅牒,一路同行無阻,走到了北軍中侯官署外。 侍衛將我攔住,說王霄正在會客, 讓我稍后在進去。我應了一聲, 乖乖等在中庭里。 “……豈有此理!”正當我打量著四周, 忽而聽的堂上傳來一聲斷喝。 我瞥去,雖看不見人,里面的怒罵聲仍然傳來:“北軍乃京畿禁衛!不是他趙王的私兵!前番跟濟北王那大戰,折損了我們多少弟兄!說是討逆, 討什么逆!誰不知道他們打的什么主意……” 隨后,卻再也聽不到激烈的言語。我幾乎豎起了耳朵,只能聽到里面窸窸窣窣的話語聲,好像有什么人在好聲好氣地勸解著。 沒多久,堂上有人出來。 一個武將模樣的人皺著眉,看上去怒氣沖沖。旁邊,一個穿著常服的人面色和善,仿佛一個和事佬,一邊拍著他的肩頭一邊道:“你啊,直言直語,這性情也須改一改。趙王當政也不是沒有好處,從不克扣北軍的糧餉,弟兄們好帶了,我等也輕松不是?” 那武將一直沒有出聲,到了門口,虎虎生風地向那人一禮:“末將知曉了,王將軍,末將告辭?!?/br> 那人笑瞇瞇地揮揮手:“去吧?!?/br> 我看著他,心知這人就是王霄了。 說實話,我有些詫異。從文皇帝開始,朝中政局動蕩,北軍中候流水一般換人。在我從前所見的北軍中候之中,就算是那些被當權者硬塞上位的紈绔,也往往在舉止透著一股殺伐之氣。而當前這個王霄,卻似個全然無害的老好人。 不過再想想,這也在情理。公子說過王霄世故,那么定然是個懂得判斷時宜和做人的。趙王那樣的人,用人未必會在意能力多好,聽話才是首要??赐跸鲞@面帶三分笑的模樣,我若是趙王,我應當也會選他。 正想著,我見他無事了,正要上前說話,忽而聽得門外一個聲音傳來:“王將軍可在?” 望去,只見一個文士打扮的人徑自走了進來。 王霄看到他,隨即露出殷勤的笑容,上前行禮:“吳主簿!今日吹得甚風,讓吳主簿光臨敝舍?” 那姓吳的也不知是什么人手下的主簿,看著頗有幾分架子,看著王霄,笑了笑,不緊不慢地還了個禮。 “王將軍,”他說,“今日登門,并非公事,不過想起來許久未與將軍喝茶,故而來了?!闭f罷,他往堂上瞥了瞥,“將軍,未知得閑否?” “得閑得閑,”王霄笑瞇瞇地搓了搓手,“在下最近得了些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