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1
☆、第27章 重疾(上) 就在雒陽的人們還在為秦王離開之事議論紛紛的時候, 宮中忽而出了事。 兩日前, 皇帝的頭疼病又犯了, 徹夜難眠。 第二日一早, 他令召太子議事,太子遲遲才到,到了近前時, 皇帝聞到他身上的酒氣。 皇帝即刻令內侍賈讓帶人往東宮,只見內殿中杯盤狼藉,穢亂不堪。查問之下, 得知皇帝臥病之時,太子與宮人徹夜玩樂飲酒, 還從宮外帶了歌伎來玩樂。 皇帝大怒,即刻下令將于太子作樂的宮人和歌伎通通杖斃,太子則關押到偏殿之中, 禁足思過。 太子太傅荀尚到宮中為太子求情,也被皇帝罵得狗血淋頭。 此事傳出之后, 與秦王的待遇截然不同。太子素日不為人所喜,人們雖也議論紛紛, 但皆為皇帝叫好。 “陛下屬意者乃皇太孫, 若借故將太子廢黜,直接傳位皇太孫,豈非善哉?!被腑嵭覟臉返湹?。 公子道:“太子雖行事乖張, 可東宮輔佐圣上理政, 從無大過?!?/br> 桓瓖不以為然:“東宮得力, 乃是因有少傅范景道和謝氏輔佐,若無二者,東宮能有甚作為?” 公子沒有言語。 桓瓖說的乃是確實。 范景道是三朝老臣,頗有才干,皇帝繼位后,就將他任為了太子少傅,輔佐太子。 而謝氏,則是與王氏齊名的名門,從前朝至今,名臣輩出。太子妃的祖父謝暄,官至太保,封江夏郡公;父親謝歆,封富平鄉侯,現任給事黃門侍郎,在朝野中頗有名望。而在皇帝將太子妃之子封為皇太孫之后,朝中對太子最為忠心的,除了荀氏之外,便是謝氏。 桓瓖忽而看向一直不曾開口沈沖,道:“你們沈氏倒是沉得住氣?!?/br> 沈沖訝然:“何出此言?” 桓瓖道:“沈氏有城陽王,莫非毫無打算?” 沈沖沒有回答,意味深長道:“此言若傳到別人耳中,我等皆死罪?!?/br> 桓瓖亦知道利害,癟了癟嘴角,不再多說。 我知道,沈氏并非全無打算,至少沈延和沈貴妃對城陽王頗有期待。我聽李氏說,大長公主和桓肅曾私下議論,說可惜已經立了皇太孫,否則城陽王并非全無希望。 當然,公子雖與沈沖及城陽王走得近,但他和他們在一起時,從未議論過這樣的事。 公子自是因為不喜歡勾心斗角,而沈沖么……我想,所謂君子,就是如此高潔。 ***** 太子行為多有不端,犯事受罰,其實早已不罕見。 正在眾人此為此事鬧一鬧便會像從前一樣過去的時候,卻又生了后事。 起因仍是皇帝的病,反反復復一直不斷?;实蹖μt署已是失望,令人往民間遍尋良醫。內侍盧讓受皇帝寵信,從洞庭覓得一位神醫,傳說是扁鵲后人,有藥到病除之能。 皇帝令盧讓引神醫進宮,神醫為皇帝把脈之后,神色疑慮,說皇帝脈象及面色皆無礙,這般病勢,來源著實可疑,恐怕是巫蠱詛咒所致。 皇帝久病,本已是多疑,聞得此言大驚。 當日,他就令盧讓領禁衛到各宮室搜查巫蠱之物。盧讓四處翻尋未果,這時,有宮人告密,說東宮西南角埋有人偶。 盧讓隨即領兵到了東宮,在西南角挖掘,果然挖出了一個桐木人偶。 此事到皇帝面前,皇帝震怒不已,不管太子求告,即刻下令將太子及東宮一眾人等就地羈押,以待徹查。但就在太子等人惶惶然等待發落的時候,當夜,皇帝突然人事不省。 那天深夜,大長公主和桓肅被人叫醒,匆匆去了一趟皇宮。他們去了很久,直到第二日午時才回來,疲憊不堪。 而公子一早入朝,到了晚上也不見回府,官署中傳了信來,說那邊有要務,須得在官署中住上幾日。不僅公子,大公子和二公子,以及沈沖和桓瓖也是一樣,據說皇宮和官署都戒了言,不得出入。 主人們神神秘秘,只每日往返于宮中和府中,不透露半點風聲。仆婢們議論紛紛,都說必是出了大事。 大長公主的貼身女官李氏當時也跟著一起入了宮,隔日,我給她卜問她侄兒新婦懷的是男是女時,她才與我道出實情,說是皇帝中風了。 李氏長吁短嘆,說那日,皇帝忽然半邊身體動彈不得,到了夜里,發起高燒來,至今昏迷不醒。 “可莫與旁人說?!彼N业?,“此乃宮中機要,誰泄露出去,便要殺頭!” 我忙害怕道:“不敢不敢?!?/br> 其實不必我去傳,此事很快人盡皆知。 皇帝病重昏迷,不能理事。按律,則當由太子監國。 那巫蠱之事,乃是剛剛發生,還未及傳開,也無詔令。三日后,太子太傅荀尚聯合太保謝暄、太宰何邈,以三公之名上書,奏請太子監國。 于是,太子突然災難消弭,否極泰來,光明正大地登上了監國之位。 對于此事,坊間議論紛紛,小道消息精彩紛呈。 據說,皇帝的病情反反復復,時好時壞,連話也說不清楚。 而人們更感興趣的,是太子那巫蠱之事。雖宮中的消息早已封鎖,只有只言片語,但民間早已是傳得沸沸揚揚。 太子監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盧讓、神醫和那個告密的宮人抓起來,嚴刑拷打之下,逼問出了一切均乃盧讓指使。但是其后,盧讓趁守衛不察,撞墻自盡,死無對證。太子即以謀害儲君的罪名,將主謀腰斬棄市,夷五族,株連獲罪者五百余人。 還據說,太子大罵秦王,說皇帝的病是秦王害的,要收回秦王兵權,派人去遼東緝拿他回京問罪。幸好荀尚還算清醒,沒有由著太子胡來。 聽著這些的時候,我終于明白過來?;实鄣牟『颓赝跤袩o關聯我不知曉,不過秦王必是料到了此事,故而早一步離開。 我心中感慨,祖父說三世而亂,是否成真目前仍未可知。但萬一言中,秦王必占那亂字的其中一筆。 而最玄乎的傳聞,則來自雒陽城外。 自從皇帝病倒之后,那句“三世而亂”的讖言又重新被人記了起來,除了衍生出好些童謠,還有不少人將前陣子凌霄觀露臺的白鶴讖言聯系起來,抓住最后的“明星”二字大作文章。 傳說前朝帝室的后人仍然在世,一些州郡中興起了一個叫做明光道的門派,以“光華再世”為號,說前朝帝室才有真龍,將重得天下。先前常年征戰,天下疲敝。雖皇帝一統江山之后,勸課農桑,增進人口,但仍顯得力不從心。不少人仍懷念前朝未喪亂前的殷實光景,在一些災荒連年的州郡,此教收納流民,開荒賑濟,傳播甚速。而那讖言中的“明星”,指的就是前朝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