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2
“嘿,你倆別做夢了,人家現在是齊威王,你得喊人家王爺。人王爺想要暖床的,什么樣子的沒有,能看上你這種貨色?”“哦?!?/br>眾人悻悻,像是忽然意識到這人雖然親近民眾,但到底,也還是與民眾有距離的。“王爺,”謝無淵輕笑。“嗯?”三皇子抬眼看他,謝無淵從來沒正八經喊過他,之前沒喊過三皇子,現在也沒喊過王爺,忽然用這種官方稱呼喊他,三皇子還有點忐忑,生怕自己哪里又惹惱了謝無淵。以王爺的身份惹惱了謝無淵,三皇子想了想,大約只剩下一件了。兵權的事情。早前謝無淵跟在三皇子身邊,三皇子什么都沒讓他干,這會兒卻忽然放權,唔,雖然這對一個上位者來說很正常,可對謝無淵來說,總歸還是不信任的表現。三皇子丹鳳眼低垂,決定先認個錯。“兵權的事情,是我的錯?!?/br>“可是——”三皇子抬眼看謝無淵。“昨天我跟你說的時候,你雖然頓了一下,卻沒有拒絕。我以為你不在意的?!?/br>“嗯,我的確不在意?!敝x無淵點頭,攬著三皇子,避開擁擠的人群。今天兩個人是私下走訪,穿的服飾與普通平民無異,也沒有帶侍衛,現下穿梭在人群里,免不了要被擠來擠去。“那你干嘛那么嚴肅的喊我王爺?”三皇子盯著謝無淵,時刻注意著謝無淵的表情。謝無淵扯了個笑。“沒聽出來嗎,我吃醋了?!?/br>“有人想暖王爺的床,我吃醋了?!?/br>三皇子噎了一下。謝無淵說“吃醋了”的表情實在太過一本正經,尤其還一口氣說了兩遍。“小心點?!?/br>三皇子放飛自我,一腳踩空。謝無淵眼尖手快,把人拽進懷里,緊緊護住,穿過熙攘的人群,走向平民區。二人今天下來,主要是為了實地考察一下崇州郡災后的重建工作,再瞧一瞧民眾的熱情程度。如果實在士氣不高,那也好早日安排其余的日程,比如三皇子正式出面撫慰之類的。好在,民眾們還是沒有喪失信心的。雖然這個熱情度的來源有點不大對,不過好歹還是愿意參與災后重建的。因為崇州郡疫情處理得當的事情,周遭百姓非但沒有受到牽連,原本患了瘟疫的村落,竟也漸漸好轉。崇州的事情,一時之間,廣為流傳,特別是崇州郡的人走親訪友,去隔壁的郡縣做客,話里話外的,都不忘提一下自己家的齊威王,把齊威王給夸得,活脫脫一個在世賢王。“沒想到,這三皇子雖然生養在民間,幼時傳聞乖戾,長大后竟是與旁的皇子不同,心里倒是記掛著平民百姓?!?/br>魏元正對三皇子一行人的看法大為改觀,再也沒有那種“死一個少一個”的想法,反倒漸漸生了結交的心思。“改天要去拜訪一下,這種君主,才是我魏元正心里的明君啊?!?/br>謝無淵跟三皇子正在部署災后重建的事情,一天,正吃飯呢,謝無淵耳邊忽然傳來了久違的系統聲音。“叮,恭喜宿主,二級任務【提拔門生】完成,任務完成2/3,下一任務【指鹿為馬】,無任務時限?!?/br>謝無淵先是一愣。魏元正那里的好感度他還沒開始刷呢,怎么這么快就完成任務了?“【友情提示】只是提拔門生,不一定非要達到好感度?!?/br>系統平板的聲音再次響起。謝無淵又是一愣。何賀擋箭之后就升了三品,不可能現在提示任務完成,那么,現在這是發生了什么?謝父退位,大哥成為御史了?————京城。謝無淵走后,謝父把謝無江給捧了上去。御史這一職務雖說不是世襲的,可在大梁朝,其實也差不多了,只要謝家的人中了進士,御史的位置,就跑不了的。謝父摩挲著手上的家主戒指,神色不明。如果謝無淵真的站在三皇子一邊,謝家的去留,或許需要重新安排。——————繼續說崇州。四個月后。崇州的瘟疫徹底解決,三皇子也在崇州扎下了根基。民眾對齊威王的信仰空前高漲,甚至眼看著要超過對當朝皇上的信仰。范景輝正式被任命為崇州郡守,負責崇州的大小事務。謝無淵則被任命為崇州郡尉,緋賀楓輔佐,二人一起負責崇州的軍權。謝無淵不管怎么說,都是空降過來的。地方的士兵,大多排外。崇州郡的人,接受一個緋賀楓已經很不容易,想要再接受一個謝無淵,簡直難上加難。緋賀楓為了在崇州的軍隊安下根基,在其中花費了多少心血暫且不提。單說這士兵,一聽自己好不容易認可的統領又要換人,立馬炸了。“憑什么啊,一個跟著齊威王來的小白臉,憑什么就能越過緋賀楓,直接做這個郡尉?”“什么嘛,聽說是科舉出身的文官,手底下還指不定有沒有功夫呢,憑什么就能直接做郡尉?!”“呵,說不定人家床上功夫好呢?!?/br>“就是啊,我可聽說啊,這謝無淵,當年王爺剛來封地的時候,就背著包裹一個人跟著咱王爺過來了,那會兒京里就傳聞說啊,這兩人像是在私奔?!?/br>“去他娘的,一個小白臉,多大能耐啊,還當郡尉,怎么不當廷尉?!”“是啊,這口氣,咱們這群當兵的都咽不下去,何況統領呢?!”于是,眾怒難平的士兵們商量著給謝無淵一個下馬威。可巧了,世界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崇州郡的兵營里,有一個謝無淵的熟人,張武。要說這張武,大家可能不記得了。沒關系,我們再來科普一下。張武,大梁朝南淮人氏,祖籍南淮十里街。早些年,張武的娘親身患重病,沒錢醫治,被逼的沒法子,只能鋌而走險,去賭坊拼上一把。可賭坊這個地方吧,慣來進去容易,出來難。何況還是缺錢的時候。謝無淵瞧不下去,瞅著這人也算是孝順,索性借了他幾錠銀子。張武千恩萬謝的,說好了日后要還要還,謝無淵沒放在心上,十幾二十幾兩銀子,對他來說,跟沒有其實沒什么太大區別。張武借了錢,回頭請了郎中,他的娘親才有了看病的錢。張武早年也算是義氣,當年還在南淮學堂幫過謝無淵。張武老早就有從軍的想法,只是礙于“父母在,不遠游”的家訓,一直未曾付諸行動。直到張家老母去世,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