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
不行。 于是很簡單,報警。 綁匪聽到呼嘯而來的警笛聲,反社會人格被激怒,兇神惡煞地將幾個人質用麻布袋子裝著,扔進車子后備箱,轉移了地點,這下他錢也不要了,決定撕票,同歸于盡。 被關在后備箱顛簸了一路。 周憶之身邊蜷縮著一個小腿被貨車橫出來的鐵片割傷、流了許多血,面色慘白的小男孩。 周憶之害怕濃稠的血沾染到自己身上的感覺,在黑暗中,悄無聲息地解下自己脖子上的圍巾,和頭發上的發卡,嘗試按照學前班看來的方法,幫他包扎。 怕激怒綁匪,沒有一個小孩敢發出聲音。 周憶之和身邊的小男孩亦然,強忍著驚慌害怕,悄無聲息地完成了包扎。 逃走時是趁著綁匪去撒尿的功夫。 年紀最大的孩子撬開了倉庫的門,挨個將沒受傷的小孩從車子后備箱接下來,周憶之也下了車,輪到最后一個奄奄一息小腿受傷,站都站不起來的男孩時,所有人都猶豫了。 有人說,別管了。 小腿受傷的小男孩長得很漂亮,睜大眼睛看著他們。 遠處忽然傳來綁匪的腳步聲,顧不上猶豫,其他孩子迅速翻窗,倉皇逃跑。 周憶之心臟狂跳,恐懼萬分之下,翻身跳回車內,關上后備箱。 待綁匪憤怒地去抓那些逃走的小孩的時候,她才跳下后備箱,這時倉庫里已經只剩她和那個小男孩了。 她抓住了那小男孩的手。 他強忍著劇痛,兩人一路狂奔。 之后數年周憶之雖然回到了家,卻一直做著倒在血泊里,綁匪面目猙獰的噩夢。 ……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周憶之才知道,她的五歲、十五歲、十八歲、二十歲,竟然全都是哥哥薛昔。 她輾轉反側,問自己,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好,能好到什么程度?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容忍,真的能夠無底線嗎? 不存在。她不相信。 可事實的真相,卻又明晃晃地擺在她眼前。 她那些年對哥哥惡劣至極,可他卻毫不猶豫將他的眼睛給了她。 …… 得知真相的周憶之高燒三天三夜,醒過來時腦中渾噩,無法思考,有些呆滯,摸了下眼角,發現太陽xue淌滿了淚水。 她心中劇痛,讓人定下機票,決定趕赴薛昔空難的國外,為他送去一束雛菊。 可是到了他的墓碑前,她又能說什么呢。 她要怎么對薛昔說,我少年時千方百計將你趕出家門,只是因為妒忌你優秀。 她要怎么告訴薛昔,五歲的事情我幾乎已經不記得了,我替你包扎,是因為討厭血不停落到我腳踝上。 我當時留下來,帶受傷的你一起走,不是因為善良舍不下你,而是因為聽見綁匪匆匆回來的腳步聲,倉促之下做的決定。 后來和你一道逃走,也只是因為,一個人害怕深夜出逃。 這些歉意,她都沒辦法說出口了。 …… 周憶之換上一襲黑裙,用墨鏡掩飾眸子下的淚痕,踏上了異國的行程。 只是她沒想到,宛如做了一個長長的夢,在轎車上一覺醒來,她竟然回到了十五歲這一年。 重逢。 “鐺”鋼琴突兀地發出一個琴鍵被壓住的短促音節。 所有的畫面劇烈收縮,跋山涉水,翻過歲月,以極快的速度倒退至深秋大雨的這一天。 …… 趴在鋼琴上不知道什么時候睡過去了的少女身體忽然抽搐一下,猛然被這突兀的琴聲給驚醒。 她抬起頭來,心臟仿佛被一只大手攥住,仍然殘余著撕心裂肺的劇痛,卻找不到出路,只茫然地鼻尖酸楚起來。 可眼前這一切…… 周憶之呼吸一窒,看向四周。 天幕昏暗,三角斯坦威旁是淡藍色窗簾與落地窗,伸展到二樓的梧桐樹葉子已經變得枯黃,大雨噼里啪啦,砸在玻璃窗上,猶如千萬人在寂靜中鼓掌。 她明明已經踏上了去異國的行程,可怎么一睜開眼,卻回到了別墅?! 周憶之心跳漸漸加快,不可思議地看向自己雙手,她低下頭,光潔的漆黑琴蓋上,倒映出一張年輕的扎起丸子頭的少女面孔。 皮膚白皙,修長的天鵝頸,冷淡厭世的五官銳氣又驕傲。 是一張只看皮相,人人都會喜歡上的漂亮的臉蛋。 擱在一邊的手機倏然亮起,是一條郵件新消息,發件人是父親周度,郵件的標題是:薛昔的資料。 再度看到這個名字,周憶之呼吸漏了一秒。 這一切都太過熟悉,熟悉到讓人血液上涌,仿佛命運的齒輪又重新碾過來一遍。 十五歲那年的深秋、枯葉、大雨,緩緩從山腰開來的黑色車子,即將被管家帶進門的少年。 …… 周憶之意識到,她的時間,竟然倒流回到了重逢的那一天! …… 她的心臟驟然狂跳起來,比雨聲還要急,顧不上其他,她匆匆打開書房的門出去,連膝蓋被鋼琴的長椅絆了一下也無從察覺。 仿佛急于印證什么一般,她踩著拖鞋,從樓梯上沖下去。 因為大雨,別墅的大門緊緊關著,管家出了門,何姨正在廚房制作一些小點心。聽見她踩著拖鞋急促下樓的聲音,何姨急忙從廚房探出頭:“小姐,小心點兒,不要摔著了?!?/br> 周憶之看向何姨,何姨果然年輕了十幾歲。 她又看向茶幾上,擱著一座全省競賽獎杯,是她今早起來,聽說爸媽要回來時,假裝無意中擱在那里的。果然,果然回到了那一天! 周憶之心臟激動與余痛交疊,竟叫她在樓梯上,抱著膝蓋一屁股坐下來。 “小姐怎么了?!”何姨驚慌失措地過來扶她。 “……我沒事?!敝軕浿K于從惶然中一點點清醒。 所發生的一切,不是噩夢,是真的。 然而,現在時間倒流,她回到了一切最開始的起點,也是真的。 全世界對她最好的那個人還未來到她的面前,還未因她的囂張跋扈、不知天高地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