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4
旁的男人:“他怎么了?”聶昕之漫聲道:“許是適才偷喝涼湯的緣故罷?!?/br>郁容黑線。陽煦兄還是小孩子嗎?這么嘴饞……想想,他有些不放心,便起身:“我去看看?!?/br>聶昕之制止了他:“蘇十九跟過去了?!?/br>郁容沒堅持。有人跟著以防萬一即可,陽煦兄到底不方便,總不好讓一群人圍觀其方便吧?“老、老大——”聶暄一路疾跑,要不是有郎衛及時幫把手,怕不是摔成個那啥了。“有厲鬼??!”百無聊賴,拿著湯匙又喝起綠豆湯的郁容,聞聲霎時一口涼湯嗆在了喉嚨眼。咳得那叫個驚天動地……三不五時地就上演一場聊齋,讓人說什么好!1.8聶昕之及時輕撫著咳得厲害的年輕大夫,嘴上回應著胞弟的“求救”:“失驚倒怪,作甚起模畫樣?!?/br>聶暄跑得太急,便見氣喘吁吁,扶著郎衛勉強站穩,禁不住也咳嗽了好幾聲,辯解道:“真不是裝神弄鬼,咳咳,那頭有人掛枝自盡,我好意想去救他,就見其被厲鬼纏身……剛才幾人說得沒錯,真真的可怕?!?/br>郁容剛緩過一口氣,正巧聽到“自盡”的字眼,不由一驚:“誰自盡?”“不認識?!甭欔丫蛣葑?平復著呼吸,作著說明,“應該就是適才幾個莊戶說的秀才吧,瞧著就是個文弱書生……”不知想到甚么,猛地打了個哆嗦,直嘆,“嚇人?!?/br>郁容依然弄不懂如何嚇人:“到底怎么回事?那人……”“死了”的說法不好聽,咽回腹中,轉而問,“救下了?”“險些……”聶暄話語微頓,回,“人差不多失了神志,還是蘇十九手快,將他從樹枝上放了下來?!?/br>郁容舒了口氣,暗道沒死就好,看向身旁漠不關心的男人:“兄長,我們去看看?”盡管聶暄口口聲聲說著什么“厲鬼纏身”……到底是青天白日的,魑魅魍魎如何能作怪?何況,有兄長在,其一身凜然正氣,定將兀那邪祟給鎮得灰飛煙滅!“可別?!?/br>忽是一聲急切的阻攔,開口之人卻非聶家的兄弟之一。郁容循聲看去,竟是豎耳偷聽他們談話的茶棚老板。剛剛一群人散了,茶棚一時就余下他們這一行人。老板沒得忙活,便搭起了話,是好意的提醒:“幾位貴客雖是熱心腸,那陳三兒的事,還是別管為好?!?/br>這一說,把郁容的胃口給吊到了極致。“能否請店家詳說一番?”老板搖頭:“到底怎么回事,老漢也不敢亂講,能肯定的是,陳三兒腿上長出了那叫什么……啊,對,是人、人面瘡!渾身一股尸臭,村里村外全在傳,說是惡鬼纏上了?!?/br>“人面瘡?”郁容喃喃道。聶暄在一旁用力地點頭:“我剛親眼看到,那秀才膝蓋長著一張厲鬼的臉,眼鼻口俱全,確是帶著一股惡臭……”說罷,是一陣急促的咳聲,顯然被嚇得不輕的樣子。郁容眼睛一亮,說他“見獵心喜”極不妥當,心情卻是迫不及待,拉著聶昕之就說:“走,咱們去看看?!?/br>茶棚老板“哎”地一聲急喚:“貴客……”郁容頓足,側首看向店家,微微一笑:“有勞店家好心提醒,還請安心,在下略通醫術,對‘人面瘡’曾有耳聞?!?/br>茶棚老板聽了,訕訕地闔上了嘴。聶暄則干笑:“容哥與老大去罷,我……我口渴,想坐著喝會兒茶?!?/br>郁容失笑,因著“厲鬼”一說而心里發毛的感覺,倏然之間煙消云散。——既知是人面瘡,且不管是哪一種吧,反正肯定跟鬼祟無關,自然坦然了。他看向被嚇到的青年,沒強求對方跟他們一起,溫聲細語:“陽煦兄切忌再碰涼飲?!?/br>以那破爛身子,再來個幾回泄瀉,怕不得橫倒躺床上了。聶暄應了聲:“我省得?!?/br>無心再耽擱,郁容拽著對他百依百順的兄長,按照聶暄的指示,直往那陳三兒所在的地方走去。距離略遠。畢竟,做茶水生意的,總不好將棚子搭在離得茅廁近了。尤其這大夏天的,氣味被風一吹,能傳上個一里遠,讓歇腳的過客聞到了,如何食得下茶飯?郁容邊疾步走著,大腦邊轉個不停。他第一次知曉“人面瘡”這個名詞,是在好幾年前,無意間翻看清代醫家陳士鐸的時,在論治奇癥的篇章里看到的。其描述帶著幾許神鬼的意味。說:除卻沒有毛發,人面瘡五官俱全,讓人驚異的是,“人面”還能吃rou,諸藥用上皆能食掉,唯有貝母藥末,敷于人面上,即能令其痊愈。盡管神神道道的,文里卻是否定了世人認為人面瘡是宿世冤譴附體討債的觀點,甚者提出了比貝母更好用的治療醫方。郁容當時可驚奇了,對著寥寥百余字可勁兒地琢磨。一時琢磨不透。遂上網查尋關于“人面瘡”的說法。好嘛,醫家老祖宗們都不認為跟冤鬼有關,網上倒盡傳著神鬼之論。越說越邪乎。郁容跳過靈異的內容,看到了一個還算靠譜的解釋,說人面瘡實則是寄生胎。然而,他對著古籍里的描述琢磨,只覺得這說法有些對不上。或者說,人面瘡與人面瘡也不是完全一個樣子。至少記載的“人面瘡”,肯定不是寄生胎。寄生胎俗稱“胎內胎”,是胎兒在母體里形成的;古籍記載的人面瘡,卻往往是突發奇癥,長于身體,常見生在膝蓋或臂肘上。考慮到老祖宗們著書的時候難免虛夸,郁容便從藥方著手,反推“人面瘡”的真實面目。從貝母的藥理作用考慮,其走的是肺經,有散結化痰之功能,治結核、癭瘤等。結核是病態的腫物,病因或起于風火,或是濕痰壅結而成;而癭瘤,即是瘤。郁容推測人面瘡應是生在膝部的瘡瘍,因著有“眼鼻口”,極可能是潰孔形成,類似人面的形態。古代迷信鬼神。不知者見了,可不就是大驚小怪,乃至謠傳,便越傳越夸張。又有文人一支筆,記載秘聞軼事時,常愛夸誕,就有古籍所言的,人面瘡能吃能喝還能陪聊天之說。根據典籍估測,人面瘡應就是諸如流痰或者附骨疽,所形成的。可惜,一直沒機會親眼見識人面瘡的樣子,郁容不能確定推斷是否正確。疑問埋在了心里,每每想起時,禁不住就有些好奇——人面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