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6
現……那幾人都往豆腐腦里加鹽加芥根什么的。郁容覺得不能忍,果斷翻出糖罐子,朝自己的碗里倒了幾大勺的糖霜。三九寒冬。一碗熱騰騰、甜蜜蜜的豆腐腦下肚,快活簡直賽神仙。這時,匡萬春堂來人了。那位很會做人的大東家,提前備了年禮,派人送上門。郁容沒有拒絕對方的好意——初步合作,雙方還算愉快——收了東西,翻出一些自家制的土特產,試驗性制出的幾種成藥,以及不久前新研制的線香,作為回禮,托來人帶給匡英。等人走了,打開年禮,發現對方挺有誠意,送的東西都很實用。上等的飴糖——或說麥芽糖漿——滿滿兩大陶罐,其貴重,堪比等量的蜂蜜了。綿綢布料五匹。郁容覺得未來一兩年家里都不需要再買布了。真西域毛毯兩床,材質與做工無可挑剔。西域葡萄酒一小壇,價值超過前面所有的東西。郁容不免汗顏,那位匡大東家真是財大氣粗,自己的回禮與之一對比,真是太過隨便了……看來以后,對待雙方的合作要更加用心了!將年禮搬運,布匹存衣柜,毛毯送給那幾個小孩,葡萄酒留一半放地窖,一半給了啞叔。郁容看著兩大罐子飴糖,這東西直接吃不方便,放太久可能會變味,就不那么好吃了……“郁哥哥,吃糖?!?/br>郁容低頭看著小河,目光被他手上的東西吸引了:“這是從哪來的?”“大爺爺給的?!?/br>“大爺爺”說的是老里長。郁容點了點頭,眼睛明亮——這些飴糖,他知道該做什么了。作者有話要說: 多謝淵魚風雨蕃瓜的雷1.5炒米糖,這種在現代社會逐漸被人遺忘的傳統美食,放在旻朝仍是稀罕物。盡管比起前朝,旻國的制糖業發達了許多,但對普通人家來說,糖作為非必需品,仍是屬于相對奢侈的存在。便是日子還算過得去的人家,有時饞極了,也得趕著節日、喜事之類,才會買一些嘗嘗味。直到臘月,有一部分上三等戶的人家,或許才舍得花錢,請人來家里“打糖”——半斤飴糖摻上幾兩的砂糖,熬制后拌入炒米,打出十幾二十斤的炒米糖,正適合正月里拿來接待拜年的客人……剩余的放米壇里密封保存,留著慢慢吃,吃個大半年的沒問題。在現代,吃膩了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糖果甜品,郁容差點快忘了米糖的味了。這會兒猛然記起來了,當即就有了主意。既是過年,便按過年的習慣來。匡萬春堂送的這些飴糖少說有三四斤,與其等放陳了浪費,不如拿去打米糖。米糖經放,好吃又飽肚子,不僅能干吃,還可以泡水,平常用來墊肚子倒是不錯。想到便開始行動,郁容翻出前日包粽子剩余的糯米。淘洗,燃灶,煮飯。郁容要做的米糖,嚴格來說不是炒米糖,而是具有他老家特色的凍米糖。炒米糖與凍米糖外表相像,吃著口感好像區別也不大,不了解的人容易弄混,但實際上二者還是不太一樣,在制作方法上也十分不同。說到凍米糖,郁容印象最深的是熬紅薯糖稀。一鍋紅薯烀熟了,加點麥芽糖,濾渣過后慢火熬制,終成糖稀。可惜,旻朝沒有紅薯,糖稀也就熬不成了。郁容只有參照炒米糖的制法,用飴糖加上綿白糖,替代糖稀——盡管在他看來,麥芽糖漿的口感略遜于糖稀。省了熬糖稀的這一步,最關鍵的就是做凍米了。比之炒米,凍米的制作要麻煩不少。煮熟的糯米飯冷卻,散鋪在竹匾、篾墊之上,讓太陽曬上一段日子,直到米粒干燥,半透明狀的凍米生脆到牙齒一咬即成兩截,才適合炸成米花。米花倒入滾熱的糖稀之中,反復拌炒后放進模具里,軋平軋板,趁熱切成方方正正的片塊。等糖稀干了,米糖便打好了。無論炒米糖或者凍米糖,都可加些其它的東西,諸如芝麻與花生。芝麻糖與花生糖也是最常見的兩種米糖,吃著比純米糖更香、更美味。旻朝還沒有花生,郁容只好多準備一份芝麻——好在他本身不算多愛吃花生。炊煙裊裊。不多時,廚房乃至整個后院都飄起了陣陣糯米的清香。差不多是可以吃晚飯的時候了,郁容便叫上啞叔幾人,一人盛上一大碗的糯米飯。黏黏糯糯的,帶著絲絲甜香,米飯咽入了腹中,嘴里仍是回甘無盡,吃得人心滿意足。只是……糯米飯吃多了容易膩,又不太飽肚子。好在,此先每人吃了兩碗的豆腐腦,不擔心夜里餓肚子。當然,除了郁容這個小敗家子,屋里其余幾人,可沒誰會嫌棄糯米膩。尤其是幾個小孩,捧著碗,個個眉開眼笑的,滿臉的喜慶跟過年似的。不提米糖,其實糯米本身也是相對稀罕的存在,平常鮮少有機會這般敞開肚子吃。——或許正因此,這一帶人家過年打糖,用的是炒米,而不是凍米。填飽了肚子,大鍋里的米飯已經不燙手了,便是時候盛出來。洗干凈竹匾,米飯均勻地撒上去,遇到飯團,便用手搓開,散成一粒粒的米粒。刮干凈了米飯,再鏟出香脆的鍋巴,同樣曬上幾個日頭,用茶油炸一炸,又是一道可以搭嘴的小吃了。郁容不由得暗惱,怪自己沒能提早記起凍米糖的存在。這年底沒多少日子,萬一日頭不好,可能就趕不及在春節前打好米糖。很快又釋然了,反正這糖是自家吃的,趕在年前或者年后的,沒什么區別……不過是為了讓兩大罐子的飴糖物盡其用罷了。天將黑,糯米飯便先陰晾著,等明日太陽出來了再拿去曬制。在凍米曬好前,打米糖是沒影的事,暫且只能放一邊。要忙的還有很多。正常的學習就不說了,郁容每天花費大半的時間于研究、制備成藥之上。魔改版的軋丸機用得越來越熟練,六味地黃丸的制作是愈發順手了,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速度加快,數量越來越多……便如此,一想起現代適用廣泛、難以計數的各類成藥,無法自得自滿。至少,光制出一樣六味地黃丸,遠遠不夠,還得繼續研究其他的、有市場前景的常備藥。倒不著急,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沉淀,郁容已經定了心,決定穩扎穩打……想要引進現代中成藥的野心仍然存在,但,凡事不能一蹴而就,不必急于一時,反正他還年輕,慢慢來。學習、制藥之余,見縫插針制作藥皂與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