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
藥柜各個抽屜的標簽。也是他貪心,讓木工一連做了兩個大藥櫥和四個小柜子,全貼上標簽,得寫上好幾百張紙條……這一晚上哪忙得完,只好先寫已有的藥材名稱了。直到生物鐘提醒,實在困得受不住,這才結束了這一天的工作。郁容花費了三天,終于把新家的里里外外,差不多拾掇齊整了。此后又馬不停蹄的,跑了一趟王家溝,找到桃園主人談移栽果樹的買賣。少年大夫有些小心機地備了一小瓷盂的牙膏送給桃園主人,正合了對方的心意。桃園主人十分好講話,談價的姿態也不強硬。郁容得償所愿,買到了八株四年的桃樹——桃園不光有桃樹——以及一棵十年的梨樹。又在桃園主人的牽線搭橋下,購得了白梅與紅梅各一株,不到三年的桂花樹四棵,以及臘梅……臘梅最多,年份不算長,但一次性移植一大片,開花之時分外好看。這些樹,沿著木柵欄栽種,來年再扦插楊柳,待到草木抽發,必是一片蓊郁葳蕤。不過,移栽整棵樹木,是一不小的工程,其中有不少的講究。故而談妥之后,郁容先付了三成的定金,要等十天,這些樹才能真正地在他的屋前院后扎土生根。立冬忽至。亂忙活了好些天的郁容,到這時總算得了清閑。……不對,還不能說清閑。少年大夫一大早就扛了鋤頭,在屋后的空地上,進行松土作業。前天路遇老里長,對方好心提醒,是時候種菜了。再過些時間,有些菜就來不及種了。差點錯過了時候的郁容,連忙找出之前買的種子,適合種的趕緊浸種催芽。——對現代人來說,買菜吃是習以為常的一件事??稍谶@個時代,住在村子里,想每天買菜,著實不太方便……跟有沒有錢干系不大。還好,若以陽歷算,今年的農歷差不多只相差一個月的時間。十一月初,還能種好些類別的蔬菜。以新安府的地理氣候,這個季節普遍種植的有蘆菔、茼蒿、胡荽和蕓薹——蘆菔就是白蘿卜,胡荽、蕓薹即香菜和油菜,叫法與郁容熟悉的不同罷了。再過一個月,還能栽種芥菜和頗棱(菠菜)。當然,蔥姜絕不能少,反正這倆能全年性種植。除此,郁容還想種些菘菜和水芹。菘菜就是大包菜,產量高、易儲存,冬天的時候燙鍋子吃十分美味,卻不知為何,青簾這附近少有種植的,似乎是人們普遍不愛吃?至于水芹,郁容對其本身不算太喜歡,之所以要種它,主要是想試一試能不能培育出芹芽。猶記得,到外祖父家的第一天,第一頓吃的菜便是對方親手培育的芹芽……那清爽的口感,一直流連在記憶深處,無法忘卻。……想象是美好的。現實十分殘酷。少年大夫準備的種子,足夠種滿兩畝地,誰料,顛顛地刨了一上午,也沒刨到半分地……須知,種菜之前光翻土還遠遠不夠。郁容:“……”好像太過高估自己了。之前說了,這幾年他每到假期,都會去農村體驗生活,一般的農活也都會做。問題是,現代的農村,和古代的農村,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譬如翻土這種活兒,盡管知道怎么回事,卻從未親自做過,因為現代農村,五花八門的農具不要太齊備,誰還費心費力,扛著鋤頭慢慢刨土?微微喘著氣,少年大夫雙手杵著木把,頂著下巴,對著眼前一大片空地,發著呆……照他這個速度,等土翻完了,怕是可以直接用作春播了。驀然想到了那位匡大東家的提議,郁容不由得琢磨:看來,必須得找人力幫忙了。——嗯,術業有專攻,他做不了農夫,能把大夫做好就可以了。決定了雇傭人力,便毫不遲疑,當天中午就找到了,是一雙中年兄弟,據說早年遇災,逃荒到新安府的,沒有自己的地,又沒錢買,只能靠租人家的田地,平常再在附近打些零工,養活一大家子。郁容從老里長家打探到這對兄弟的消息,知道他們在農活上都是一把好手——最重要的是,做事認真、為人敦實——直接找上對方的家門。十月農閑,像某少年大夫這樣一根菜苗都沒種的人家,放眼全村,獨此一戶。兩位李姓的兄弟,正愁著冬季找不到太多零活,便有了這一樁送上門的活計,可不給高興壞了嗎!雙方沒怎么討價還價,直接說定了,一人兩百錢一天,不包兩餐,日結工錢。并非郁容小氣不愿包飯。一是普遍行情如此,這種情況都不會包飯,二是他家就他一個人,做多人份的飯,用小爐子肯定不行,動大鍋灶又費時費力,怪麻煩的……兄弟倆住得不遠,到這邊干活,跟去自家的田地距離相差無幾,早上吃了飯過來、晚上干完了回家吃飯,方便得很。談妥了工錢,二人當即扛上鋤頭、鐵鍬,跟著郁容走了。郁容站在后檐廊上瞅了半天,確定李姓的兄弟干起活來果真是又快又好,頓時安心了。……看樣子,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不出門,在自家后院摘菜吃啦。監工什么的沒必要,少年大夫踩著略微輕快的步伐,正要回屋,經過廚房門口,下意識地摸了摸肚子。刨了一上午的土,早飯都消化光了,感覺有些餓。不吃午餐什么的根本習慣不了。腳下便是硬生生地換了方向,進廚房找吃的去。然后后知后覺地想到,這不是現代,不存在冰箱里存儲著零食的事情。不想燒飯,平常做零食的干果之類……處理手法太粗糙,老實說,不太好吃,吃多了就膩煩了。猶疑了一會兒,郁容打開櫥柜,翻找了起來。辦喜宴剩下的粽子,前幾天被他吃光了。底下的柜子里,盡是各種豆子類,都是之前村民送的,不適合現在吃。看到了芝麻,就想起了芝麻糊,可惜手工怎么弄的,他不會做。有些糖,少少的精白糖不到半斤,砂糖和糖霜足有兩三斤……考慮了三秒,郁容覺得這些也不能填飽肚子,只能失望地合上櫥柜門。目光不經意地投進了一旁的水桶里。水里泡著餅。郁容一怔,忽是想到了某次在鄉下嘗過的炒餅……還挺好吃的,做法又簡單,便瞬間起了興致。這種餅,不是普遍意義上、用小麥面做的餅,而是用秈米與少許的粳米磨成米漿后,瀝干了水分,濕面做成的米餅。米餅蒸熟出屜后,晾干變硬,用水養著,保質好的足以吃上大半年。煮粥的時候,放極少的米,米湯燒開,放幾個餅進去,比吃白米飯還容易飽肚子。郁容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