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8
叫人相信那必然是個風華卓然的男子。 顧錚在彈琴。 賀卿側耳聽了片刻, 辨認出來他彈的是,臉上不由露出微笑。她擺擺手,讓其他人下去, 自己卻也不急著過去,就站在原地聆聽。 一曲終了,周遭的空氣之中似乎還殘留著琴音的余韻,在院子里回蕩著,叫人一時難以回神。 暮色漸漸垂落下來,院子里種了兩株香樟樹,馥郁的香氣漸漸蒸騰彌漫而出,遍布整個院落。賀卿順著灑滿香氣的青石路面往里走,到了廊下,顧錚也正好站起來,回身看向她。 兩人對視片刻,顧錚朝賀卿伸出手。賀卿抓住他的手借力,被顧錚拉了上去,省了走臺階的那一段路。 這個動作,將之前仿佛凝滯起來的氣氛打破,就連空氣似乎都活潑了起來。賀卿左右看了看,笑著問,“怎么弄成這樣了?” “喜歡嗎?”顧錚拉著她坐下,道,“只是覺得可以略微改造一下,如今天氣暖和了,在這里打發時間更好。悶了一個冬天,難道你不想看看外頭的景散散么?” 賀卿懷疑地看向他,“是你的主意?”顧錚實在不像是會在這種事情上花費心思和時間的人。兩人在一起那么長時間,他多半時候取悅賀卿的方法,都是送禮。禮物倒是常常別出心裁,但時間久了,也沒有太多花樣。 “阿卿非要說出來么?”顧錚臉上露出一點無奈的笑意,“我這是在討好你,難道你看不出來?” “唔……”賀卿靠坐在藤椅中,端起桌上的茶水抿了一口,舒服地瞇了瞇眼睛,終于將話題轉回了正事上,“你提醒我了,咱們還有賬沒算完呢!” 顧錚知道這一番解釋必不可少,便也正色道,“這件事早晚要做的。由我來提出,比阿卿更合適?!?/br> 這畢竟是能夠動搖大楚整個統治階級的事,顧錚來做,無非被人罵幾句急功近利,目光短淺,居心叵測,但賀卿作為皇室的代言人,去做這件事不但會被抵制,也會動搖朝臣們對她的信任?!?/br> 沒有事先與阿卿商量,是我的錯。不過我若說了,你必然不會答應,只得先斬后奏了?!鳖欏P的態度十分誠懇,“我已知道錯了,還望娘子大人大量,原諒我這一遭?!?/br> “怎見得我就不會答應?”賀卿哼了一聲,“你這樣好的口才,怎么不能說服我?” “再好的口才,在阿卿面前也無用。你開了口,我又怎能自作主張?”顧錚無奈地道,“我知道阿卿一片維護我的心思,但我又何嘗不想維護阿卿?” “你應該知道,這會讓你的立場變得很尷尬。群臣之首的宰相,如果得不到下面的人支持,那你再想辦事就很艱難了?!?/br> “殿下不是維護了我么?”顧錚道,“我知道殿下必不會撇下我不管。你我配合,自然能將事情圓滿解決?!?/br> “萬一我沒配合你呢?”賀卿反問。 顧錚笑了,“阿卿不會舍得的。你既不舍得我,也不舍得這天下萬民,所以只能配合我了?!?/br> 他坐在賀卿對面,但這藤編的桌子實在不算寬大,兩人這么相對而坐,距離本來就不遠,顧錚說話時還故意將身體撐在桌面上,距離賀卿就更近了。說到最后一個字時,兩人的臉已經幾乎貼在了一起,顧錚的氣息如影隨形,將賀卿包裹住。 香樟的氣息聞久了叫人有些眩暈,賀卿覺得自己身體都跟著軟了下來。 “說正事呢……”她抬手去推顧錚。 “這也是正事?!鳖欏P握住她的手,吻跟著落下。 賀卿輕輕掙了一下,沒掙開,就放棄了。這是在他們自己的屋子里,不必像是在咨平殿那樣克制,這樣想著,她的身體完全放松開來。 吻了一會兒,顧錚將她打橫抱起來,進了屋。 匆匆一掃,賀卿注意到屋子里的擺設也變了許多,但旋即她的思緒就被顧錚的動作攫住,再也分不出一絲神智來注意周圍的環境,完全沉浸在了席卷而來的漩渦之中。 等到雨歇云散,賀卿昏昏沉沉地陷入床鋪之中,臨到睡過去之前,才聽見顧錚在她耳畔低聲道,“偶爾也該允許我替阿卿趟一趟前頭的路,好叫你走得更順遂?!?/br> 這家伙跟自己在一起的時候,原來那么不自信的嗎?這個念頭在腦海中閃過,賀卿覺得自己應該說點兒什么來安撫顧錚,但還沒來得及開口,整個人就已經陷入了黑甜鄉中。 她做了個夢。 其實賀卿聽說顧錚這個名字,應該是在很早以前。 宮中眾人熱議的,往往都是朝堂上的人和事。真正的軍國重事,輪不到他們議論,能說的就是一些花邊八卦。哪位大臣有什么癖好,誰和誰的關系不好素有舊怨,今日又有誰得了皇帝的賞……諸如此類。 而朝堂上年輕的才子和官員,也是宮中眾人津津樂道的對象。 尤其是三年一次掄才大典之中脫穎而出的那些,必然會被熱議上很長一段時間。 顧錚年少成名,十七歲即高中進士。會試時他取中第一名,結果彌封一拆,看見是他,幾位老大人都有些尷尬。他太年輕了,壓在所有人頭上,著實不合適。但名次已經出來了,眾人也無法,只能張榜。后來殿試時,便將他壓到第三位做了探花郎。 反正此前也不是沒有先例,因為探花郎名號好聽,又負責在瓊林宴時往京中名園探花,所以往往會選取年輕俊美的士子充任。 但靈帝著實愛他的才華,認為比同科士子超出許多,又將他列為第一。面對朝臣們的反對,楚靈帝直接道,“世傳最年輕的狀元郎,是南宋高宗取中的汪應辰,難道朕連宋高宗都不如?今日朕取顧錚為狀元,他日君臣相得,正是一段傳世佳話?!?/br> 于是顧錚成了歷朝歷代最年輕的狀元郎。 可惜這段君臣佳話只持續了很短的一段時間,顧錚對奉承靈帝,替他寫青詞毫無興趣,很快就被靈帝拋之腦后,外放出京去了。 但年輕英俊、才華橫溢的少年才子,又有這樣傳奇的反轉故事,正是世俗輿論最青睞的那種對象,自然也很容易成為話題的中心。所以即使是深居深宮的賀卿,也聽過他的才名,傳唱過他的詩詞。 當時賀卿太小了,在宮里又沒什么存在感,幾乎無人在意。所以有一天,她在御花園里,撞見了正要去面圣的顧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