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9
節,推斷出了這個結論。 張抗聞言,毫不猶豫地繼續追了下去,就算親兵勸說已經進入草原,須得謹慎,他也全然不顧。 他在賀卿面前打包票自己可以對付布日古德,誰知事情的發展出乎預料,失去了正面作戰的機會,心下正遺憾著,就碰上了這樣的機會,自然不容錯過。 再說,就像布日古德想抓住小皇帝一樣,大楚人也想抓他。抓住敵酋意義重大,乃是潑天的功勞,開河放水這件事必定能抵過去。 而被追著跑的布日古德,更是滿心憤怒。這一趟南下,實在有太多事出乎他的預料。之前那些就罷了,雖然目的沒達到,但好在也沒有損失,回到草原再徐徐圖之便是。但張抗這神來一筆,卻是將他坑得太慘了。 現場太亂,他只能顧著自己先逃,還不知道能跑出來多少草原人。但不論多寡,整個草原必然遭受重創,估計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士氣大降,一蹶不振。 他這個鐵狼王,更很有可能成為一個笑話。 這本就讓布日古德心里憋了一股氣,亟待發泄,只是理智壓著,知道眼下回到草原才是重中之重。這會兒發現身后的追兵,頓時怒不可遏。在自己的地盤上,鐵狼王心口憋了多日的郁氣,終于無法忍耐。 于是他刻意引誘著身后的追兵,朝著自己選定的決戰之地而去。 …… 戰后統計,這一戰俘虜草原人近三萬。 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勝。 莫說大楚立國以來,就是縱觀歷朝歷代,這樣的大勝也著實少有。何況三萬人之外,還俘虜了馬匹無數,足夠讓大楚組織起一支規模龐大的騎兵了。如此一來,以后面對草原部族時,便不會像之前那樣被動。 這還只是瀾河一役的戰果。 銀州城和三河縣外被布日古德作為棄子留下的近十萬大軍,在發現實際情況之后,同樣陷入混亂之中,大楚守軍趁勢出擊,同樣取得了兩場大勝。鎮守三河縣的馬將軍一鼓作氣,非但將之前失去了榆林關奪了回來,還追在鐵狼人身后,深入草原上百里。 當這個消息傳回來時,整個肅州城立刻陷入一片歡慶之中。 原本一直為這一趟御駕親征提心吊膽的張太后當著賀卿的面喜極而泣,拉著她的手哽咽道,“多賴真師籌謀,方有今日?!?/br> 此刻她心中的嫌隙盡消,無比感謝賀卿之前提議御駕親征。雖然小皇帝和她什么都沒做,但他們身處肅州城,那么這場戰爭之中最大的那份功勞,就必然會著落在皇帝身上。 這毫無疑問能讓天下人刷新對朝廷、對皇室的認知,重新對他們生出信心。因為大部分人不會在意具體做出決策的人究竟是誰,只知道事情發生在小皇帝在位期間,而且是他登基之后,便有了這般新氣象。 當然,顧錚和賀卿毫無疑問也能夠借此機會名揚天下,但張太后絲毫不在意這一點。 自小皇帝登基以來,不,自她被發現腹中有孕以來,甚至自她有生以來,再未有如今日這般暢快之時! 莫說張太后,就是早有準備的賀卿,也被這戰果驚呆了。 歷史的慣性總是驚人的。按照原本的歷史,大楚與鐵狼族開戰,當時大楚分崩離析,顧錚牽頭弄出來的聯盟內部也矛盾重重,只能勉強迎戰,導致鐵狼族占據了絕對的上風。 大楚最終能夠取得勝利,真正的轉折點就是張抗開河放水,淹死了數萬草原人。 當然,歷史上被他掘開的并不是小瀾河,他也沒有正面碰上布日古德。當時草原人圍住了另一座城市,雙方僵持了整整一個月,城中守將不愿意投降,組織百姓奮起反抗,情況相當慘烈。張抗奉旨增援,但自己手里兵力薄弱,根本無法跟數萬草原鐵騎對抗,情急之下才想出來這么偏門的方法。 那是在真正的大楚腹地之內,這一開河,造成的影響遍及數州之地,十分惡劣。因而雖然此戰取勝,但張抗自己卻是受到了嚴厲地處置,被奪了兵權、抑郁而終。 這還是因為西北是他們張家的大本營,勢力龐大,又傾盡全力保他,否則說不準會被逼著以死謝罪。 所以這一回,賀卿特意召見了他,還替他將地方選在了小瀾河一帶。 這里雖然也在大楚境內,但實際上已經很接近邊境線了。而兩國之間有不成文的默契,為了避免被對方的軍隊擄劫,邊境線數里之內,都是“無人區”,只有軍隊巡邏,不許百姓前往。至于普通百姓定居及開墾田地之處,就更遠了。 西北的土地十分廣袤,實際上會跑到這一帶來居住的,都是那些日子過不下去又無處可去,說不準連戶籍都沒有的百姓。 如此一來,掘開小瀾河,被沖擊到的無非是幾個軍隊修筑的寨堡,以及極少數的村莊和田地。就算洪水兇猛,也最多只會影響到一縣之地。 當時這么做,雖然是為了盡量降低損失,但是賀卿也不確定換了時間地點,張抗是否還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所以當時她還若有似無地暗示了一番江南之事,又不敢說得太分明。 結果布日古德偏偏選中了這條路逃離,而且還將自己數萬大軍帶了過來,導致張抗陷入了同樣的境地之中:不能放過敵人,又不能正面相抗,于是只好選擇這種偏門的手段了。 這個選擇對賀卿而言自然是好事。她冒險選擇御駕親征,至此算是有了一個完滿的結果。此戰之后,無論小皇帝還是她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都會更加穩固。 但對張抗自己而言就未必了。 賀卿反手拉住張太后,“娘娘,這還不是高興的時候。張將軍所為,雖然是無奈之舉,卻也著實造成了壞的影響,只怕會在朝中引起非議。若這樣一位忠臣良將,為保大楚江山殫精竭慮,最后卻落得個被奪官發配的下場,往后,誰還敢為朝廷效力?” 張太后從狂喜的狀態中回過神來,還有些無法理解,“此戰不是勝了嗎?而且是大勝,何至于此?” 至于張抗所用的手段,大抵并未親眼所見,張太后也就很難理解這個做法會造成的影響。就算覺得有些出格,但結果畢竟是留下了幾萬草原人,與之相比,任何手段都可以理解。 “正因為是大勝,才會如此?!辟R卿輕輕一嘆。 “這一戰原本是要傾舉國之力。雖然艱難,但朝中主戰的文臣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