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7
“那就借錦仁公吉言了?!狈綉研駥@話很是受用,便不在裝,干干脆脆的說道。 洛鴻運站在半山腰上的觀景亭上,目送著方懷旭的船漸行漸遠。就在那一刻,他臉上的笑容消失的一干二凈。 他拒絕了關茗鈺的攙扶,安默喜見狀趕緊上前,不知怎么的他覺得這幾天老師的身體似乎不太好,他這幾日忙著書院的一些接待事宜,沒太關注自家老師。 關茗鈺看著自己空空的雙手,愣在原地。 老師今日是怎么了? “將書院的學生都叫到辯論之地,我有事情要宣布?!甭屮欉\對安默喜吩咐了任務,又拒絕了小廝的攙扶,自己一個人拄著拐杖慢慢走著。 云及和管尚軒在飯堂吃了飯,便接到了這個消息。 書院里所有的書生都往辯論場而去,很快平常見不到人的石板路上涌現出一批書生。 “怎么回事,突然就要召集起來呢?” “誰知道呢,趕緊去就是了?!?/br> 管尚軒和云及也在奔跑,云及雖然知道老師要搞大動靜兒了,但是他沒想到會這般迅速。 按理說,為了保險起見,應該等方懷旭走遠之后,再大刀闊斧的,免得引起反噬。 “都到齊了嗎?”安默喜站在臺上,看著門口已經沒有人入場,大概估測了一下場上的人。除去一些閉關不問世事的苦讀書生,大部分都在這里了。 底下嘰嘰喳喳的一片,安默喜見狀,十分不喜,于是帶了幾分氣憤高聲道:“安靜?!?/br> 下面的人立刻噤若寒蟬。 安默喜將洛鴻運扶上臺來,洛鴻運今日一改常態,臉上一絲絲笑容也不見,給人一種壓迫感。 “山長怎么看起來很生氣的樣子?難道是我們這幾天表現不好,給書院丟臉了?”周小花小聲嘟囔道。 這話雖然說的小聲,但他周圍的書生都聽了個清楚。 難道周小花說的是真的? “這次找你們來……”安默喜看向了洛鴻運。 洛鴻運擺擺手,接著說道:“我洛陽書院建院幾十年,在這幾十年里,成為了天齊四大書院之一,這其中廢了我洛鴻運多少心血,你們未可知?!?/br> 關茗鈺心中一片慌亂。 老師說這些話是什么意思? 難道是已經發現了他…… “洛陽書院直到今日,我依舊是山長,我心之所想,想必你們這些后生都知道?!甭屮欉\不急不躁的慢慢說著。長者之風與儒者威嚴顯現的淋漓盡致。 “學著立心之本,蓋用心也,心術不正,便學無所成,若是將來有幸成名,也只會成為萬人唾罵的對象,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是我輩之基業,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此乃君子之守正,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是我輩之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輩要學?!?/br> 關茗鈺還記得上一次洛鴻運講這樣的話,是在他分任堂長會長等書院職位的時候。 這是書院的院訓,關茗鈺在心中祈禱。不要是夫子發現了他不仁義的行徑,若是如此,他還有何顏面見這位亦父亦師的老者? “我洛陽書院開山院訓在此,可是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是嚴格遵循這些的?又有多少人是問心無愧?捫心自問,舉起你們的手來?!?/br> 洛鴻運掃視著下方的書生。 這些人都是他的學生,他們當中的有些人變質,是他造成的這樣的結果,他該反省。 書院是時候有一位副山長了,他老了,一個人解決不了問題。 他昨日連夜修書一封,讓小廝送去樂旭十里塘,相信很快就會有結果。 樗里疾是個十分何合適的人,他已經聲淚俱下,去求這個曾經的學生了。 底下的學生一片沉默,能夠自信的舉起手的在這幾百個書生當中,只有區區三分之一,剩下的稀稀拉拉有些人書生舉起了手。 場面一下子層次不齊。 云及和管尚軒等人猶豫了片刻也舉起了手。 “看看,看看你們的良心,難道這樣子的你們不覺得羞愧嗎?午夜夢回的時候,見到了在千里之外的父母,不覺的不孝嗎?年輕人,何必太勢利?”洛鴻運一激動,手上的拐杖被他扔下了臺子。 立刻有學生給撿了起來。 那學生愣然的站在原地,遞上去也不是,走也不是。 原來山長已經看清楚了。 大部分的人都羞愧的低下了頭。 “我洛陽書院,容不下那些心有雜念,妄想獲利的學生?!甭屮欉\這次是真的生氣了。 所有人都只見過洛鴻運微笑慈祥的樣子,或者時而嚴肅,那也是在講學時。 這次洛鴻運是真的生氣了。 黎清還是第一次見到古代大儒,這滿身的氣質確實和旁人不同。 但是學問廣博,但這書院經營確實不過關呀。 可能是書院建院比較晚,其它三大書院的基本上已經建院百年。 洛陽書院靠什么而聞名?是錦州名氣與洛鴻運自身而聞名。 第198章 毀在橘子上 并不像其他書院那般,軟硬件都能夠達到一定的水準。 所以一個書院的底蘊還是很重要的。 再加上洛陽書院的整個運行是靠著他的生徒,缺乏其他的大儒名流。 錦州本就地處偏遠,自古以來所出的大文豪也就那么些人,追溯到先代,不過司馬相如、楊雄之流。 其后陸陸續續有人成就,直到現在,錦州跟隨著朝廷步伐,家家戶戶都重視孩子的教育,企圖通過讀書考取功名來改變人生命運。 天齊的科舉已經全面開放,不再有等級差異,所以才會有如此的影響力。 黎清細細想來,洛陽書院應當來一批名士坐鎮,洛鴻運的生徒有一定的學識與地位,但是畢竟太過年輕,比及其他書院便失去了競爭力。 樗夫子是個不錯的選擇,也許洛陽書院應該更加凸顯他的特色,形成以洛鴻運為中心的一批文人,這才是書院的核心。 黎清猜想,洛陽書院出了當下這檔子事兒,定然是其中出現了變動因素——叛徒。 管事的全是生徒,如果他們沒有問題,前來讀書的書生又能夠起到什么作用呢?他們就算再厲害,也不能顛覆一個書院。最多就是不努力,進來混了日子,成了個不學無術之人。 但是書院竟然能夠使得書生不上進,那說明這座書院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