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3
的未來遠觀性。 他們魏家要運送大批物什,通常都會選擇河運。至于海上的生意,至今未曾涉略。 這些年來,海盜和河盜猖狂,好多商人都被劫掠過。他們有的不殺人只要錢,有的殺人越貨,這就導致了死在水里的商人越來越多。又因為水運通常都是大宗,很多東西走陸上馬車運輸太麻煩,很多商人鋌而走險。 魏西晨坐在桌子旁認真研究了一上午,根據自家情況進行了部分調整,之后形成了一系列的實施計劃。 就在他研究期間,黎清已經將契約擬好了。 兩人很是愉快的請了管家大老爺和蘇徐寧作保簽下了契約。 然后魏西晨便開始著手進行實施。 黎清從西郊找了幾個可信的人一起和魏西晨派來的廚子學做菜,最后這些人會成為眾大廚,然后繼續收學徒。隨后開分店。 不過樂旭就黎清這一家了。 黎清還提出了一種加盟的想法,這些東西遲早會有人眼紅,還不如直接推行出去。讓人到總部培訓,然后自己開店,繳納加盟費呢。 此事為后話,暫且不說,只看當下。 云及坐在考場內,等待分發試卷,村學里和他一起考得,除了管尚軒,還有劉安云以及另一位同縣師兄,這位師兄從小勤奮好學,聽聞十里塘有賢達,自己主動來跟隨學習,也就和云及一同參考了。 因為這樣的考試已經經歷過兩次了,云及對考場的氛圍也是越發的適應。先前進來的時候還緊張過一陣兒,這會子已經全然冷靜下來了。 管尚軒就在他隔壁,尚軒進來之后如同變了個人似的,嚴肅的不得了。 等唱完保,云及拿到了自己的試卷。 等考卷拿到手上之后,考場內頓時炸開了鍋。 “怎么這么難?” “天哪!我這次怕有愧于父親的期望了?!?/br> “這題出的竟然如此刁鉆?!?/br> 見考場內如此嘈雜,主位上的蘇徐寧坐不住了。 “監考官呢?還不快速速靜場?!?/br> “肅靜,肅靜,考試已開始,肅靜?!北O考官們舉著肅靜的牌子邊走邊喊。 一眾考生都不敢再喧嘩,得趕緊提筆寫才是。萬一下午考試結束還沒寫完,那就糟了。 科考最忌諱的就是留白,這會影響在考官心中的印象,甚至丟掉考試機會。 天齊的律法包羅了中央朝堂到尋常百姓,匯編成一部。上罪不可饒恕,大逆不道、十惡不赦為重刑法——主凌遲、斷頭、腰斬、誅九族。 有些官吏犯罪輕,依舊無法赦免,便處以刺配、安置、編管,前者為罪者流放,后兩者為限制自由。 除此之外,還有商法、民法等一系列涉及到民生方面的法律。 最開始是默寫處十惡不赦的重罪根據哪條刑律。這些在過目不忘的云及面前不算什么,他能夠背下整套,但是后頭的幾道題,考法卻涉及了一些實際案例。 想要做官,熟悉天齊律法是必須的,這個無可厚非。做律法的題,必須先對律法熟悉,才能對癥下藥。 云及仔細讀了題,然后找到其相對應的律法,進行逐句分析,最后得出答案。由于他們沒有涉及到官場政治,所考律題皆不出商賈、百姓。 接著就是算術題,云及的算學比起去年又有所精進,這幾道算學題對他來說沒什么難度。何況他受到了黎清的啟發,有了一定的現代數學思維。 黎清本身不具備古代的算學思維,她從一開始就學的是現代數學,所以對云及的算學教導也是多采用現代數學的思維,就連管尚軒啊也從中受了益。 像科考的算學,多是與實際相關的應用題。像什么雞兔同籠,和尚吃饅頭,荷葉高度等算學題,基本上用幾何與代數就可以解決。云及就是受到了黎清現代數學思維的影響,做起此類題目來越發的得心應手。 考場內有專門的人報時,云及寫完最后一道算學題已經午時了。主要是前面律法案例題他用了太多時間,導致后面算學寫完就中午了。 照例是要吃東西的,這次娘親給他準備了飯菜,終于不用啃饅頭了。 云及收好紙筆,拿出飯菜來吃。黎清有意讓郭羅氏做飯的時候克制香味,避免傳的太遠,影響了他人。 但是食物的香味在饑腸轆轆的人面前怎么會隱藏的住呢? 第119章 院試(二) 云及剛打開飯盒,那香味就飄到隔壁去了。好在隔壁是管尚軒和劉安云,不會有不好的反應。 但是管尚軒和劉安云的旁邊是別人,所以注定還是有人遭殃。畢竟黎清一視同仁,給幾個孩子都準備了同樣的飯菜,并且放了小火爐在旁邊保熱。 “嚓,是哪個瓜在吃東西,老子好不容易才有了計算思路,又給打回原形了?!眲苍聘舯诘娜诵÷曂虏鄣?。 因為在考場,所以他不敢大聲喧嘩,只好拿出自家娘親做的秘制醬菜配上饅頭吃了起來。尼瑪,再不吃隔壁的香味都讓自己的讓口水都滴道考卷上了。 其實最痛苦的莫過于茅坑旁的考生,他們正塞著鼻孔,嘴巴出氣。這個位置真的十分考驗人的毅力,還能讓人餓著肚子寫完考卷兒。 呵!在茅廁旁邊吃東西,除非是餓死鬼,一般的書生還是很注重顏面的。通常這個位置的考生都會很難忍受,然后一急之下,腦袋發懵,考試失敗。 為了不在茅廁旁邊考試,云及通常都會起很早,然后在前十幾個入場,所以他一直占領了很好的地勢,一般是天時地利人和。 飯后,云及坐在位置上歇了會兒,開始寫下面的題。接下來的題就是寫詩和詞。 好在沒有賦,賦太講究格律了,依照他現在的水平,需要一天的時間,詩詞就不一樣了,有時候興致爆發,他一會兒就寫出來了。 詞興起于唐末,發展到了天齊的時候,已經歷經了幾百年,早在天齊建國五十年時,就被文人化了,所以朝廷將詞的考查也列進了科考之中。 云及先看了詩的題目,這題是從名家經典中選出來的句子。一般的題目都是這樣的。出題人很精明,他可能將一個句子拆分,提取其中的字組成題目句子,來考察學生的辨別能力,這是最難的。 有懶一點出題人,會直接從經典里選句子。得到這樣題目的學子就偷著樂吧。云及就拿到了偷著樂的題目。 “有歸歟之嘆音?!?/br> 這句話選自王粲的,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