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
村子里人為的危險因素已經沒有了,但是不可忘卻門前那條大河。 每隔幾年就有好些娃娃死在水里面,那些父母啊苦天喊地也喊不回來他們的孩子了。 其實沒必要這么擔心,云及是個乖孩子,他懂得分寸。 姜家桑田里的桑樹長勢很喜人,前兩天才被勒去了葉子,這兩天就開始新發芽。 桑葚如葡萄一般,紫黑紫黑的,一捏全是紫色的醬汁,很飽滿。然后黎清看到幾只蟲子的尸體躺在她的手上。 (⊙x⊙;) 還要吃么? …… 真香。 …… 轉眼就是端午節,端午節是個很隆重的節日。從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一共歷行五天,這是最基本的。 五月初一,姜氏便開始去山上采集花卉插在自家院子里的瓦罐兒里。不僅僅是姜家,整個天齊朝家家戶戶都如此,這時候花農門賺得個盈滿萬貫。 第35章 端午節賽龍舟 還得尋來薄荷、艾葉、蒿草等植物掛在門梋上,以示辟邪。等到了五月初五,正式端午節那一天,用草煮水沐浴,來驅邪避害。 有更講究的人家,還要做白索、香包、符頭釵等,可以自己戴,也可相互贈禮。 大葉柏、十里塘、十塊田三個村子會在五月初五時,寧河的水流平緩之地舉行龍舟競渡。 年年如此,只為一爭高下。 這件事得到了樂旭縣令的允許,每年縣令還會來觀賽,并且縣令還會準備彩頭,是二十兩或者價值二十兩銀子的物什。 二十兩銀子可不少了,尋常百姓家可過一年,可以拿錢也可以要物。 早在兩天前姜氏就已經到同村劉老三家買了糯米回來。姜家沒有吃粽子的習慣,但是每年還是會買些糯米,不做粽子,做糯米飯。 除此之外還要喝雄黃酒,并且將雄黃酒到房前屋后,遏制蛇鼠蟲蟻。 平日里家里很少吃rou,這次姜氏將掛在房梁上的臘rou給取下來了,做臘rou土豆燴糯米飯。 云及今日過節沐休,很是乖巧的幫著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別看他只有五歲,村子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這個年紀開始接觸家務的。農村的娃子也沒個誰是嬌生慣養的。黎清懂得去引導他,不至于讓他厭倦家務事。君子不可不識五谷,黎清我可不想把自己的孩子養廢了。 午飯后村子里的人都自發的到寧河的淺水區而去,那里人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坡兒滾。 黎清背著背簍,姜氏挑著擔,云及拿著一只小板凳,他們要去賣油炸鬼。這種事沒什么好丟人的,去坡兒滾除了看龍舟,便是販賣東西,很多人都會這么做,在那里還可以遇見走南闖北的挑貨郎。 雖然去的還不算早也不算晚,但是已經有很多人都已經聚集在河邊了。透過人群的縫隙,可以看到水面上幾艘龍舟。 按照往年的慣例,十里塘村的龍舟是由村里的獵戶,有把子力氣的農民以及秀才等組成。 十里塘是由二十一人組成的團隊,兩頭舵手、鼓手和鑼手各一,中間劃手十六,兩名替補。 黎清將自己的小攤兒挨著一家香包攤子擺好。 附近有賣燒餅的,也有人早就搭好了篷子賣些酒rou。經過研究,前不久黎清弄出了鍋貼。所以這次他們端了一盤鍋貼過來,里面包的是素餡兒。之前賣油條大概掙了有一兩多銀子。按照這個速度,黎清想,她在年底應該可以存夠下一步的本錢。 油炸鬼已經不是人盡不知的了,很多人都吃過姜家小食攤兒上的油炸鬼,那滋味甚是不錯。所以剛剛將小攤兒擺好便有人上前來問了,很快人滿為患。 不知情的人對此分外好奇,到底是什么玩意兒如此受歡迎?黎清炸油條的技術越發成熟,最開始還有點僵硬的嚼勁兒感,現在只剩下酥脆感了,所以很快兩挑被哄搶一空,倒是鍋貼無人問津。 和風吹拂下的寧河蕩起陣陣漣漪,不遠處的四角亭子里坐著三男一女。男的梳著戴冠得發髻,女子梳著少女發髻,頭上未帶朱釵。 他們都做著一件事,那就是吃黎清的油炸鬼。 “嗯,想不到這蜀地樂旭還有此等小吃美味,這是我們上京都不曾有過的好物啊?!逼渲幸荒凶拥鮾豪僧數淖诘首由?,端起茶杯抿了兩口,將嘴里的東西吞了下去。 “公子,小的方才在那婦人的攤子上還看到了上京新出的小吃鍋貼,沒想到鍋貼的做法已經流傳到了這偏遠的蜀地了?!币慌缘男P拱手垂腰道。 那小廝口中的公子立刻端正了身子,望向對面的一男子,對面的男子長得周正,唇上留著一排胡須,劍眉濃密,看起來嚴肅得很。 “廖兄,你怎么看?” “瞧著哥哥說的,那鍋貼又不是什么獨門絕技,咱們上京能有人做得出來,這蜀地未必沒人能做?!边€未等那廖兄開口,一旁的小姑娘倒是先說了,話里話外一股子揶揄?!暗故沁@油炸鬼,頭一次見,新鮮的很,也不知怎么的,竟然讓這玩意兒膨脹的這般厲害?!?/br> “小妹此言有理,我看這東西怕是用了酵母子,以前也有人這般做過,吃起來又硬又干,沒有這個這般酥脆罷了?!绷硪贿叺哪凶佣⒅稚系挠蜅l說道。 “我忽然聞到了商機,若是我們將其帶回上京……”那吊兒郎當的男子興奮的說道。三人俱望向那位廖兄。 這位被稱做廖兄的人是位蘇商,蘇州廖家的嫡長公子廖興,素有商界鐵面王之稱。緣由便是那張冷臉,讓人不寒而栗,兩股戰戰。這樣的人不去打仗都可惜了,只要一上陣,一張臉足以嚇退百萬敵軍。這是民間對廖興的評價。 “若是能將配方買下來,也未嘗不可?!绷闻d道。 幾人早就習慣了自家大哥那張冷臉,圍在一起進行討論。 其實廖興并不是故意這樣的,而是他天生患有面部肌rou僵硬癥,俗稱面癱,這件事除了自家人知道外沒人知道。久而久之便在他人的心中留下了鐵面的印象。 這邊黎清的鍋貼也快賣完了,鍋貼底部油香酥脆,餡兒料十足,鹽味較重,大部分被隔壁酒rou小攤子里的人買走了。 周圍的人見黎清的東西賣的快,不由得眼紅,大庭廣眾之下卻也無可奈何,只好死命的吆喝,期待更多的人買他們的東西。 黎清也落得個輕松自在,可以帶著兒子去給自己村子里的龍舟搖旗吶喊了。姜氏已經看過不知道多少場這樣的龍舟競渡了,內心早就沒那么期許。她現在對賣錢的小攤子更感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