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
書迷正在閱讀:小可愛她超蘇甜、逢君于江上,遙寄一支歌、孔雀王、路西法效應、求仙、胖貓和美人、中藥杏仁糊、騎大龍、父兄、兩個Alpha先生的第101次相親
風氣,簡直是我大燕的蛀蟲!”黃衣公子冷笑,“看你如此憤世嫉俗,必定是今年要參加秋闈的學子吧,你不知道在燕都這個地方說話行事都要處處小心嗎?你也聽到了,我爹管著科舉這一塊,你就不怕我回去做點什么手腳?況且,我看你這個說法這樣偏激,想必你本身也是這樣的人,若是真讓你這種人進了朝堂,那才是大不幸!”景藍拉了拉他的衣服,小聲道:“季謝,你別沖動?!?/br>這個黃衣公子就是季謝,燕國如今的戰神。就是這樣一件事,張業忽然意識到,在燕都,學問之上,還有權勢,權勢是可以凌駕在學問之上的,是最重要的。他自小受到的夸獎極多,一直心高氣傲,這樣的認識讓他頗受打擊,滿心不忿,并將這樣的不忿帶到了會試中,對如今的風氣好一通斥責。那日一段不愉快本就是他斷章取義,不明白事情原本,因此落榜,他卻認為是那位公子果真對他的卷子做了什么,十分不服,歷經萬難多方走動,終于告到了燕云案前。燕云看過,出于整頓朝堂風氣的心理,破例見了張業一回,聽他將事情講完,面上露出頗為微妙的表情,道:“你憑此,就確定是季謝對你的卷子下了手?”張業語氣堅定,落地有聲:“是,我已連中二元,對這一次科舉抱有極大把握,即使不能中前三甲,也萬萬不該名落孫山,若不是被人動了手腳,我是如論如何都不會相信的!有這樣的臣子進入朝堂,來日必生禍端,還望王上明鑒??!”燕云聽了,令人去尋了張業的卷子來,入眼滿紙憤然過激之語,心中不虞,面上卻不顯,道:“孤卻有兩件事情讓你知曉,第一件,季謝并沒有參加這次科考,如今也未曾入得朝堂,第二件,你的卷子孤已經親自審閱,你的確不適合進入朝堂,你退下吧?!?/br>這件事情一經傳出,徹底斷絕了張業的仕途路,他爹對他抱有天大的希望,卻是這樣的結果,一氣之下大病不起,沒幾個月就撒手人寰,這對張業是個十分沉重的打擊,草草料理了父親的后事,也無顏再回彰州,于是就在燕都留了下來。他身無長物,只有一肚子墨水,只能接些謄寫編撰的活兒,勉強度日,直到如今。城南有個大居巷,毗鄰貧民區,許多乞丐每日在這里溜達,治安一向不是太好。今日難得雪霽,我沿著街道一路走來,眼見許多乞兒流民窩蹲街角,蓬亂的頭發下一雙雙眼睛看著我,瑟瑟縮縮。半年前我還坐在餛飩攤上聽人說現世安穩,幸有明君,遠處火樹銀花,煙火絢繁,如今燕云生死不明,燕都已經成了這個樣子。巷口常年擺著個面攤,這時候冷冷清清的也沒什么人,我到這里的時候,攤上只坐了一位客人,這位客人身形消瘦,面色青白,眼窩深深地陷下去,沒什么氣色的樣子,我在他鄰桌坐下來,要了一碗面,一邊跟老板搭話:“老板,眼下世道不好,你這面攤怎么還開???”老板也沒什么生意,就同我長嘆了一聲,“誰說不是呢,可我這不擺攤就沒飯吃啊,我也是沒辦法。要說以前還沒打仗的時候,日子還好過點,如今燕都也是人心惶惶的,誰還有心情來吃面喲。王上一日沒有回來,我們底下的小老百姓就一日不能安心??!”我道:“是啊,如今……真是令人憂心。也不知道王上如何了,只有他回來,才能夠安定民心吶?!?/br>老板道:“王上可是位大明君,他吉人自有天相,必定會平安歸來的?!?/br>這時我聽鄰桌的客人冷哼了一聲,很不以為意的模樣,我奇道:“這位兄臺,你這是什么意思,你不希望王上能平安歸來嗎?”“什么王上,不過是個踩著兄弟骨血上位的大逆不道的昏君罷了!”這樣的言論,讓老板臉色一變,看看我,又看看他,察覺出什么不對來,悄悄退回到攤子后面,再也不搭話了。我聽了,輕輕笑了一聲,道:“是啊,如今這樣的傳言已經傳開了,我甚是好奇,你背后的人給你許了什么好處,能讓你編撰出這樣大逆不道的傳言來,張業?”張業的臉色就變了。“你說他是昏君,不過是因為當年他否了你的卷子。你的卷子上一片荒唐,憤世嫉俗,如此心胸又怎能入朝為官,為百姓謀福祉。你偏偏自以為良好,將自己本身的過失推諉他人,并因此記恨上王上,在他如今艱難之時做出這種事情,你的良心呢?”我道:“順便告訴你一聲,當年與你爭執的那個人,季謝,他當年與你爭執之后就入了軍營參了軍,從底層一個小兵卒做起,如今已經是我大燕的戰神,正在為我燕國開疆擴土,戰馬廝殺。你當年那么看不上他,卻躲在他守護下的土地下茍活,你的臉不疼嗎?”他的臉色一陣青白。我緩緩走近他,手放在他的肩膀上,扣住了,面上言笑,“張業兄,我們尋個地方,好生聊聊?”王二是一戶大戶人家的小廝,平時負責采買,出入府都比較自由,與許多市井生意都有門路,在府里也比較得主子的心,平時主子若臨時想起來要買點兒什么,也會叫他出去一趟。這段時間主子也不知道又換了什么口味兒,總叫他出來置辦東西,一般戌時末刻才會回府。此時他也覺得天色已晚,不免行色匆匆,一個不小心,撞上了行人,他連連道歉,腳下卻加快往府里走去。我看著他的背影,拍拍身上的衣服,方才我在他身上,聞到了一縷茶香,那個茶我認識,是君山銀針,我前兩日剛在茶樓里喝過。我轉身,慢悠悠地往十里巷附近這間茶樓走去。自從那個流言一出來,茶樓的生意就日漸蕭條,要不是有這么一個說書先生在此常駐,只怕生意就可說一句門可羅雀了。畢竟燕都如今的氛圍,已經緊繃繃了。我要了一壺銀針,向上茶的小二道:“你們這里的茶真是不賴,連君山銀針這樣的名貴茶種都有,而且入口純正,很了不起啊?!?/br>小二與有榮焉:“那可不是,不瞞客人您說,我們老板背后可是后路子的,要不然可弄不來這樣的好茶!”“哦,是這樣?這君山銀針一般人可喝不起,你們這里卻能呈批售賣,有不少人向你們打聽吧?”“是啊,就方才,還有個大戶人家遣人來問呢,那可是大人物,聽說是兵部尚書大人的府上呢!”“哦……”我笑了笑,道:“真了不起?!?/br>據我所知,兵部尚書趙群是出了名的老實人,不管是廟堂還是民間對他的風評一直很好。在職期間一直兢兢業業,對于自己的分內之事向來盡心盡力,做事滴水不漏,燕云曾在朝堂上多次嘉獎與他,他也寵辱不驚,一如既往。他可是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