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0
意小桃扶著老婆婆進里間說話,把堂屋留給男人們。 踏進里間,便聽到嬰兒軟軟的啼哭聲,姜錦魚聞聲看過去,道,“快去哄哄孩子吧?!?/br> 兒媳婦桂花立馬就過去了,三兩下就把女嬰給哄好了。 老婆子則忙讓兒媳婦把孩子抱過來,踮著腳往姜錦魚懷里送,還道,“州牧夫人這么年輕,一定還沒生娃娃吧?來,抱抱我家孫女,這孩子啊,會給孩子引路,保準給你帶個白白胖胖的兒子?!?/br> 面對這么淳樸的鄉民,姜錦魚失笑,也不好拂了老婆婆的好意,接過那女嬰抱了一會兒,小家伙白白嫩嫩的,抿著小嘴睡得正香,被奶“送”出去了,也沒哭沒鬧,跟只小豬似的。 婆媳倆個都十分熱情好客,姜錦魚也坐下與她們閑聊,聊家里的收成、平時的生活開銷、孩子……桂花本來還有點放不開,聊著聊著,也徹底被姜錦魚溫和的語氣給歇下了心防,甚至還把自己的難處都說了。 “以前日子跟現在可沒法比,我這有吃有住的,家里還養了只豬,早該知足了。就是鄉里的孩子沒地兒念書,我家閨女還小麼,說不定等大一些,鄉里也有私塾了,到時候我就攢銀子送她認字去,別學她爹娘做個睜眼瞎?!?/br> 桂花說的有點不好意思,鄉里都不興讓女娃娃念書,她這話要是讓那些長舌婦聽見了,就得諷刺她送女兒識字,是活生生把銀子往水里丟了。但對著溫柔高貴的州牧夫人,桂花總覺得對方就是聽了,也不會嘲笑她的,所以就鼓足勇氣說了。 女孩兒念書是好事,姜錦魚也含笑點頭,“識字是好事,不管男孩兒還是女孩兒,能識字都是好事。你這事我給你記下了,你放心,往后都會好的?!?/br> 桂花一聽,喜滋滋的,忙謝過她。 從百里鄉回來之后,姜錦魚便把孩子念書的事情和相公說了,顧衍聽了亦很重視。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要改變遼州逞兇斗勇的風氣,開荒通商,讓家家戶戶吃飽肚子,還只是第一步。 接下來還要讓鄉里那些孩子們念書識字,懂得多了,才會徹徹底底,從根源上把這股風氣給遏制了。 另一個便是,遼州讀書風氣委實差了些,一連十幾年都沒出過一個舉子,偌大的遼州,何至于淪落到這等地步。 還不等顧衍有什么動作,一封來自盛京的家書,倒是帶來了一個說好也不好,說壞也不壞的消息。 第126章 落日斜下, 斜陽溫柔地照在緩緩前進著的車隊,以及漫延平坦的官道上。 梁永心里盤算著距離, 回到車隊中間那輛最大的馬車邊。 咳了一句, 恭敬拱手道,“夫人,過了此地,便是靈水鎮了。天色漸暗,今晚到靈水鎮,再加上安置車隊,只怕有些匆忙。還請夫人定奪,加快趕路還是歇一夜再走?!?/br> 姜錦魚坐在車里, 上個月家中來了一封家書, 說的倒也不是別的事情。 阿爹姜仲行做官多年,鮮少歸家, 又適逢高堂大壽, 這回便告了假, 歸鄉探親。阿娘何氏和弟弟姜硯亦跟著一起回鄉,同行還有侄兒姜敬。 阿娘寫信來問她,要不要也回一趟雙溪村。 姜錦魚得了信,自是惦記家里, 她在雙溪村只度過一段短暫的童年,幼年起便隨著阿爹做官四處奔波,但提起家鄉,還是雙溪村是她心里的家。 她與顧衍商量了幾日, 便帶著兒子們回鄉探親了。 …… 姜錦魚心里著急回家,惦念爹娘阿弟,但到底是穩妥慣了的,這么一車隊的人,自然不好胡來,急也不急在這一時。 她想了想,吩咐小桃道,“還是在此處歇一夜,明日早些上路便是。你去替我與梁護衛說一句,約束好手下,莫要與本地老百姓起了沖突。等到了靈水鎮,再放他們松松弦?!?/br> 她帶著兒子們出門,又是那么遠的地方,顧衍自是不放心,愣是弄了好些護衛來。 顧府的護衛自是有些本事的,且規矩也好,這么些天,樣樣事都安排得極為妥當。 只是到底是一堆年輕氣盛的小伙子,起了沖突,起了口角,也是指不定的。姜錦魚不放心,到底囑咐了一句。 小桃得了話,立即放下手中的茶壺,道,“唉,奴婢這就去傳話?!?/br> 姜錦魚又道,“顧嬤嬤年紀大,腿腳不方便了,這回跟著我們出門也是受累了,等會兒投宿的時候,記得照拂著些?!?/br> 小桃笑盈盈,“奴婢記下了?!?/br> 晚上一行人便在此地投宿了一夜,一夜無事,第二日又遇上天朗氣清的好天氣,還沒到午時,便到了靈水鎮。 到了這兒,便是到了家了。 姜家原本在縣里有房子,當年是說要典出去的,后來家中日子越過越紅火了,那么點出典的房錢也不算什么了,遂又留了下來。 雇了對老夫妻看著房子。 房子的是,阿娘何氏寫信來時,便在信里說了。 姜錦魚便吩咐去了老宅子,一敲門,出來個老婆婆,一見姜錦魚,便笑瞇瞇道,“是綿綿小姐吧?快進來快進來?!?/br> 姜錦魚也笑了,眼中帶著懷念,“李阿婆,是您???是阿娘和您說了,我要來嗎?” 李阿婆笑瞇瞇,一邊把人往里迎,一邊喊自家老頭子,“老頭兒!小姐回來了,來幫忙搬行李?!?/br> 李老頭匆匆出來,忠厚老實的面相,要替顧府下人搬行李。 眾人推搡之間,李阿婆又道,“可不是么。夫人吩咐我,說讓我和我家老頭兒提前把屋子給拾掇出來,說您指不定要在府上住一夜?!?/br> 進了屋子坐下,沒一會兒,梁永便把車隊下人安置好了。 雙溪村太小,姜錦魚不可能把人都帶過去,家里也住不下,貼身伺候的只打算帶了小桃秋霞去,再另外就是讓梁永點幾個護衛跟著去。 梁永點了幾個護衛,馬車也拾掇出來了,要帶回家的禮物也搬上了馬車,便來了堂屋稟告。 李阿婆不妨她這么急要走,問,“怎么這么著急?不在這兒住一晚?” 姜錦魚思鄉心切,明知爹娘爺奶就在不遠的村里,如何能住的下,道,“阿婆,我就不住了。我帶回來這些人,還要麻煩您幫忙安頓一二?!?/br> 與李阿婆交代了后。姜錦魚便帶著兒子們上了回雙溪村的馬車。 瑾哥兒和瑞哥兒很小就跟著去遼州,對姜三郎和何氏都沒什么印象,但也知道這是娘親的阿爹阿娘,是外祖家,他們兄弟倆自是要和外祖外祖母親近的,遂都仔細問阿娘。 瑞哥兒藏不住事,先問,“娘,外祖父外祖母是什么樣的???他們喜歡什么樣的小孩兒???” 姜錦魚要被眨巴著大眼睛的兒子萌壞了,摸摸兒子們的小腦袋,“你們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