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
書迷正在閱讀:雙顧柳書、藝人都談戀愛了還不告訴我在線等急、暗戀高冷美少女同事的日常(H)、含淚的玫瑰、快穿之歐皇系統、穿成大佬的替身前妻后、帝國第一coser[系統]、與偶像男團同居的日子、金錢勾引計劃、審判日
功,努力!” 蔣教授也鼓勵著我:“愿時光不會打磨你考古的熱情,你永遠是我最驕傲的學生。后期秦始皇陵發掘要是遇到問題,一定要找我幫忙哦。祝你成功!” 這么一想,人生何其有幸,能得到兩位恩師的鼓勵和支持。不管前路多么險阻,我也一定要探尋到秦始皇陵最深處的秘密。 不僅僅是為那遙遠夢中的夙念,更是為了現實生活中支持我的親朋們。相信若是有緣,就會見到夢中的翩翩君子。盼早日重見。 當思慮回歸正常,我便鼓勵自己,打起精神,做好充足準備迎接即將進行的秦始皇陵考古發掘。惟愿一切順利。 作者有話要說: 讓大家久等了,預告一下,這是女主第二次穿越前的前奏,女主即將在兩章后穿越。至于怎么穿越,敬請期待。再次感謝支持我的人,給你們點個贊,為我增長點擊率。么么噠 第9章 今宵猶恐是夢中 公元前248年,嬴政被接回秦國,已經過了將近兩年的時間。 經過這兩年時間的不斷發展,秦國的實力和秦昭襄王執政期間的國家實力相比已經有了顯著的提升。 尤其是在秦襄王的領導下,歷史上著名的蒙氏家族先祖蒙驁將軍率領蒙家軍屢獲戰績。 從攻破了太原開始,到之后攻破新城,便不斷攻破了西楊、狼孟在內等三十七座城池。 秦國歷史進入了新的里程碑。 國家版圖向西擴展了將近一千五百里,為日后統一六國定下了堅實的基礎。 自秦襄公立國以來,秦國已有二十九位國君為了秦國的未來做出了自己畢生的努力,而到秦襄王的執政期間,歷代國君想要問鼎中原的夢想正在逐步照進現實。 由此觀之,秦襄王不愧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更是秦國歷史上又一位功績顯赫的君主。 不但很好地繼承了秦孝文王留下的秦國國土,也將秦國逐漸推向了戰國七雄的獨尊地位。 再觀秦國國內形勢,在秦國版圖逐漸發展壯闊的進程之中,所有秦國王室成員,還有大臣在內,都在期待著秦襄王能夠確定繼任國君的人選。 然而,秦襄王卻沒有一絲想要確認繼任人選的想法,更多的則是將政策的重心放在了擴大國家版圖上。 這讓很多國家核心政治人物在長期的等待下,顯得越發的著急。 很多人都在伺機而動,等待機會將自己“集團”下的繼任人選推上政治舞臺。其中以呂不韋和司馬俊為代表。 呂不韋,秦襄王執政期間,擁有秦國第二大官方勢力。 一直以來,他都急于擴大自己在秦國的勢力范圍。 而他和趙姬之間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系,讓他覺得將嬴政推上儲君之位對于他而言確實是最佳選擇。 然而通過多番的嘗試,卻被司馬俊從中作梗,屢屢不得機會。 至于司馬俊,則是選擇支持秦襄王次子成蟜,已經多次嘗試著創造機會讓成蟜在襄王面前好好表現。 但是成蟜卻沒把握好機會。 同時,另一方面,也因為呂不韋不斷用自己的手段阻止成蟜在大王面前展示自己的機會,司馬俊的計策從來沒有發揮過作用。 可見不管是呂不韋的勢力,還是司馬俊的勢力,雙方都在相互默默較量著,等待著時機給對方致命一擊。 這樣類似于“冷戰”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將近兩年之久。 很多人對呂不韋的印象,認為他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更是一個機關算盡的jian詐小人。 但司馬俊與呂不韋相比,更是詭計多端,見屢次所做的努力不斷失敗,正決定用一次暗殺結束這焦灼已有兩年的政治較量。 ――――――――――――― 適逢秦孝文王忌辰。 嬴政身為襄王之子被襄王選做代表前往位于驪山的秦國行宮,為這名義上的祖父誦經祈福。 同時為了更好的給這次祈福做好準備,在七天之前,秦襄王早已命蒙毅攜一千死士,務必將嬴政平安送到驪山。以防路上出現不可意料的狀況。 另外一方面,這次祈福帶來的作用可謂是十分的深遠。 對于呂不韋來說,不但是一次能夠讓嬴政在襄王面前體現他自己身為秦國子孫的忠孝仁義的機會,更是一次能夠讓嬴政在秦國百姓面前展現自己作為未來秦國國君的潛力與可能性的良機。 事實上,本來朝中有很多大臣都支持成蟜參與這次祈福。但是通過呂不韋的暗中斡旋,這一次的祈福機會便落在了嬴政的身上 而對于嬴政來說,這一次祈福卻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 兩年前在渭水河畔與佳人匆匆一別,始終是他心頭之中揮之不去的夙念。 盡管很多人都勸他要拋下過去,遙看未來,可是他卻一直記得在危難之時救了自己多次的奇女子。 因而每當遇上大型祭祀的活動,他都主動向自己的父王請求參與,只為了那個在心中想了無數遍的女子,他想要通過誦經,為那個驀然消失的女子祈求一世的平安。 當嬴政在自己的宮里,吩咐下人收拾東西,準備前往驪山之時,殊不知在秦國都咸陽,早有人已經安排好人手想要致他于死地。 這股隱藏在背后的力量,在大王宣布嬴政參與祈福之時便已一直跟著嬴政,準備乘其不備,取他性命。 嬴政一行人馬自咸陽出發,經過了七天的日夜兼程,即將要抵達驪山行宮。 一路上,他們途經險惡的山谷,路遇窮兇極惡的山賊,險些損失慘重。幸而嬴政平安無事。 在這多日奔波之后,大家終于到達了驪山行宮。 ――――――――――――― 第二日,便是秦孝文王的忌辰。 這日清晨,嬴政沐浴更衣完后,便準備開始一日的誦經祈福。 只見他身著白衣,梳著發髻,帶著佛珠,面色淡然的,跪在秦孝文王的牌位前。 等待一切準備就緒,他便命令眾人退出去,留他一人在這靜靜的誦經。 眾人退下之后,只聽他一個人在口中喃喃地對著牌位說道:“孝文王,雖然我們從未謀面。但是很多心里話孫兒藏在心里很久了。既然不能對旁人說,如今四下并無旁人,終于可以盡數對您道來了?!?/br> “自回國以來,有許多人都曾問孫兒在趙國的日子是否比起秦國的生活要安逸的多,回到秦國之后還能否跟上大家生活的步伐?!?/br> 每當聽到這樣的詢問,我雖淡然笑之,心中確實是苦悶的。畢竟遠離母國十多年,比起其他同宗兄弟來說,我的地位著實差了一大截?;叵脒@么多年生活在趙國,我和母親受盡了寄人籬下之苦。名義上,我們雖是秦國留在趙國的賓客。實則只是一個性命朝不保夕的人質罷了?!?/br> “本來連我的母親也對回歸秦國不抱任何希望。和我一致以為父王對我們的存在早已經拋之腦后,任由著我們在遙遠的趙國自生自滅。卻不承想兩年之前竟然派人將我們母子二人接回秦國,這給了我們莫大的安慰。然而回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