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8
書迷正在閱讀:嗜糖、玉川穹、魔法師他沒有錢(H)、女裝編程直播間、保質期外+一世曖昧+臨時變質、少將這輩子畫風不對、桃桃烏龍、不辭別離、攝政王的小啞妻、虛實關系
到這一刻,姜雪寧終于確認—— 勇毅侯府出事了! 誰人陷害于她尚且不好說,可蕭太后這般作為卻是要將一切與勇毅侯府有關之人都置于死地??! 老妖婆就是老妖婆! 姜雪寧上一世是死過的,被這連番的事情逼到絕境,反倒豁出去了,再沒有半分的畏首畏尾,竟直接把頭上的金簪拔了下來攥在掌中,冷聲厲喝:“誰敢動我?!” 左右來抓她的小太監都被她這聲震得一悚。 再見她那金簪握在手中,前一刻對著他們,下一刻卻比在了自己脖頸,差點沒嚇出一身冷汗! 姚蓉蓉等人更是驚聲尖叫! 諸位原本同她一道來的伴讀幾乎全都慌忙朝后退去! 便連蕭太后都未見過這種悍然場面,受了驚嚇:“大膽,你干什么!” 姜雪寧卻知今日情形已兇險到極點。 這般的境地將她心性中那一股久埋的戾氣激了出來,更不用說她上一世便看不慣這老妖婆! 控制著自己僅存的那分理智,姜雪寧盯著蕭太后道:“本朝律令,后宮不得干政!太后娘娘與皇后娘娘固然是六宮之主,母儀天下,可雪寧非宮中之人,若依律令,牽扯逆黨一案,當由前朝來查!且雪寧乃是大臣之女,一應權貴官司要么報由錦衣衛收入詔獄,要么告至刑部清查會審。太后娘娘僅憑這一張紙便要對臣女用刑,臣女倒不怕受刑受苦,只擔心太后娘娘落得屈打成招的罵名,使前朝文武大臣不安!” 說這番話時,她手極穩。 那根金簪最尖銳的一端一直對準自己的脖頸,若有人膽敢此刻來靠近她,立時便要血濺當場! 蕭太后經歷過兩朝沉浮,也知道一位大臣之女若這般不明不白死在宮中將是一件棘手之事,便是能敷衍過去,只怕前朝也未必有人肯罷休。 姜伯游痛失一女,焉知不做出什么瘋狂事來? 她原是想嚴刑拷打使姜雪寧招認出東西,倒不想她如此烈性,口中雖未言,手上卻以死相脅,更抬出朝廷律令來壓她! 近日來宮中皆傳皇帝要立弟弟臨淄王為皇太弟的事,但也并未排除其余藩王被立為儲君的可能,皇帝的心思似乎還沒完全定下。 若藩王成儲君,蕭太后太后將來便名存實亡; 但若是沈玠被立為皇太弟,這依舊是她親生的骨rou,她自然還是最顯赫的皇太后。 她自然是想要沈玠被立為儲君。 可她那當皇帝的兒子卻未必這樣想。 蕭太后雖覺沈瑯平日也對自己孝順,可天家無血親,但凡與龍椅有關的事都甚是微妙。 她聽完姜雪寧那番話后,卻是想得比這番話本身還多。 足足有好一會兒沒說話,她才陡地笑一聲,竟是忽然放松了身子,又坐回那高處的寶座上去,只道:“好一張巧舌如簧的嘴,不過你說得也對。既然你是大臣之女,宮中之刑自不能加之你身。哀家便如你所愿!” 她眼底藏著一分陰冷的殘忍,只向汪荃道:“著人去刑部衙門,這幾日他們該通宵忙著,還沒回府,人在便把陳瀛給哀家叫來!” 勇毅侯府一案便是陳瀛出了大力氣。 這人識相得很。 無非是多做一場戲的功夫,蕭太后也不在乎這一點時間,只是說完了卻看向姜雪寧道:“陳瀛擔任刑部侍郎不到半年,已審結了眾多大案,他來定不冤枉了你!” 姜雪寧卻并不敢放松半分。 她的目光不動聲色地向鄭皇后所在的位置轉了一圈,看了鄭皇后身后侍立的鄭保一眼。 這時汪荃的目光也落在了鄭保身上。 他十分自然地向鄭保擺了個“去”的手勢。 姜雪寧便慢慢搭下了眼簾—— 宮中便是如此。 內宮之中竟然有案子要勞動刑部,且又與逆黨有關,茲事體大,絕不會派一般小太監前去。 所以殿中再不會有比鄭保合適的人。 但愿他敏銳些,領會自己的意圖吧。 派出鄭保后,整個慈寧宮中便靜了下來。 蕭太后這時才看了蕭姝一眼,叫她起身來自己身邊,也叫其他人起身。 只留下姜雪寧一人放下了金簪,伏地跪著。 快馬出宮到刑部衙門不需花上多久,得了太后懿旨急詔更是馬不停蹄。 小半個時辰后,鄭保便帶了人回來。 姜雪寧已跪得雙腿沒了知覺,情知最難過的一關要到了,也知陳瀛是名酷吏,老妖婆敢讓他來必定是有所依仗,是以自己若真落到他手上,下場必定更為凄慘。 她微微閉上眼。 只聽見幾道腳步聲從她身旁經過,然后是給蕭太后請安的聲音—— “臣刑部侍郎陳瀛,拜見太后娘娘,給太后娘娘請安!” “平身?!?/br> 姜雪寧的心冷了幾分,強迫著自己不要顫抖。 接著便聽蕭太后的聲音響起。 竟是帶了些許疑惑:“同你一道來的是誰?” 那人立在陳瀛斜后方,一身玄黑官袍,縱有赤紅云雷紋壓在邊角,亦難減一身冷刻寡淡,只斂目平靜地道:“微臣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張遮,拜見太后娘娘?!?/br> “……” 這一剎那,姜雪寧腦海里轟然一聲響,如洪水決了堤,卻將周遭一切存在都泯滅。 抬起頭來。 便看見了那道正立在斜前方的身影,清冷瘦高,恍如隔世。 作者有話要說: * 晚了一個小時sorry. .. ,, 第67章 第067章 也是重生 不, 是真正的“隔世”了。 上一世自張遮入獄后,她便再也沒能見過;這一世也只上回在層霄樓的雨夜里, 短短一窺, 未能細看。 如今此人竟近在咫尺。 她從低處看他背影,越發顯得高峻沉默, 便是向著高坐殿上的蕭太后俯首行禮時, 脊背也挺得筆直,自有一派朗朗的風骨。 有那么一刻她險些淚落。 盡管不知道張遮為何會出現在此處, 心里也清楚他此刻必定不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