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5
抱錯一詞,手指微顫,不過劉嬤嬤并沒有發現這個細節,而是繼續興奮地往下說。 “既然少爺的妻子配不上他,小姐也一直沒能覓得良婿,何不促成這一場姻緣?夫人和老爺疼了簡少爺十四年,現在兒子變女婿,曾經付出的一切也不算便宜外人,而小姐未來的公婆又是她以前的養父養母,也不用擔心遇到一個刁鉆的婆子仗著婆母的身份欺辱小姐,這豈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劉嬤嬤還記得當初簡西的身世剛曝出來的時候,他是怎樣不敢置信,然后歇斯底里的在夫人院子里大哭大鬧,如果現在國公府給他一個重新回來的機會,他必然感恩戴德,不敢辜負明珠小姐,這門婚事,再好不過了。 謝氏的眼神有些掙扎,如果可以,她真的不想再見到那人。 一直以來,她都不像她表現出來的那樣喜歡簡西這個兒子,可偏偏她偽裝的太好,連身邊最親近的嬤嬤也騙過去了。 謝氏越疼愛他一分,就越厭惡自己一分,因為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個真相,從來都不是意外抱錯,兩個孩子,是她主動交換的,只因為她需要一個兒子。 對于齊桓西,謝氏只有發自內心的厭惡,他的存在時時刻刻提醒她她有多么卑劣,提醒她她還有一個親生女兒,生死不知,同時簡西還是一把鍘刀,時時刻刻懸在她的頭頂,一旦真相大白,這把鍘刀就會落到她的身上。 養他的十四年,也是謝氏痛不欲生,提心吊膽的十四年,直到后來生下了真正的嫡子,她才稍稍放松了一些,也是那個時候,她開始慢慢布局,準備撥亂反正,讓兩人交換的人生回到彼此正確的軌跡上。 謝氏知道,這一定會引來國公爺的懷疑,可她有兒有女,國公爺即便懷疑了,在沒有證據之前,國公爺反而會在心里替她辯解。 這三年來,國公爺遲遲不肯立她的昌兒為世子,就說明國公爺心里的懷疑還沒有打消,不過謝氏依舊不后悔當初的決定,只有在女兒回到她身邊的這一刻,她的心才是安定的。 可惜這三年里這個寶貝女兒讓她cao心太多,她自私又涼薄,小氣又貪婪,身上不具備任何美好的品質,就連謝氏也沒辦法違心地夸贊這個女兒。 這一切是誰的過錯?她養了簡西十四年,給了他最好的生活,可她的女兒在簡家人手里,卻過了十四年當牛做馬的日子,以至于一朝得知自己的身世,興奮到有些忘我,再也收斂不了了。 “請國公爺過來,就說我有重要的事情與他商談?!?/br> 謝氏幽幽地說道,在一遍遍的洗腦之下,她也覺得簡西虧欠了她的女兒。 當年的事情已經是個秘密,被她收買,交換了孩子的婆子也已經死了,再也沒有第三個人能夠說出真相。 就讓簡西也以為自己虧欠了明珠吧! 謝氏長長吐了一口氣,連日來的郁氣,仿佛也隨著這一口氣消失了。 ****** “你說簡西就是桓西?” 齊閔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同樣不敢置信。 “是啊,這三年來,我始終放不下這個孩子,他的模樣,我怎么會記錯呢?!?/br> 謝氏表情悲慟,就像是一個終于等到游子歸來的母親。 “你想把明珠許給他?” 在最初的震驚過后,齊閔又開始思考這個提議的可行性。 不止謝氏為這個女兒的婚事犯愁,齊閔同樣關心齊明珠這個女兒,不過讓兩個曾經被抱錯了十四年的孩子成親,真的可行嗎? 再說了,當年的齊桓西并不是什么品行良好的孩子,他能考中狀元確實讓人大吃一驚,可他在念書上有天分,不代表他的品行也會因為學識的增加而改善。 “所以我想先見見西哥兒,當年,他走的那樣干脆,我怕這個孩子還對我有怨?!?/br> 謝氏的眼淚簌簌往下流,看著這樣情緒外露的妻子,齊閔忍不住有些心疼。 “那就讓他過來吧,但凡他有點良心,也不該怨你?!?/br> 齊家給了他那么好的生活,他有什么資格埋怨呢,想到這兒,齊閔也覺得這或許是一門好婚事,簡西虧欠了明珠良多,他要是敢辜負明珠,外界的輿論也不會讓他好受。 當官最要緊的就是名聲,有了這一份轄制,明珠婚后生活必然順遂。 看著齊閔松動的表情,謝氏就知道這個計劃成了。 至于簡西會不會拒絕,這根本不在謝氏的考慮范圍內,在她的心中,簡西還是當年那個渴求母愛,在她院子里歇斯底里鬧騰的傻子。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世家子農家子18 和歷年一樣, 狀元授從六品翰林院編撰,榜眼探花為正七品翰林院編修,這也是被所有讀書人視為最高榮譽的點翰林, 二甲及以下的考生想要進入翰林院,還需要經歷好幾次朝考。 別看翰林院編撰品階不高,可要知道, 翰林院編撰的工作相當于現代大集團總裁的秘書,主要職責為掌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以及草擬有關典禮的文稿, 雖說官職不高,卻有許多接觸皇帝的機會, 如果能夠在此期間得到皇帝的賞識,何愁以后的仕途呢? 因為糾結了那么些天,謝氏的人還是慢了一步,等她派人來到簡西暫時租住的小院兒時, 簡西已經拿到了吏部的授官文書,回鄉祭祖了。 在得知這個消息后, 謝氏又將自己關在房里幾日, 然后秘密找來了幾個心腹, 對著他們叮囑了一番。 小半個月后, 燕都的大小茶館里開始流行起了一出戲,名叫戲說姻緣。 戲里的男女主從小就被抱錯,直到婚配的年齡, 才發現身世的秘密,原本的富家千金當了十五年的農女,因為不識字,不通禮儀的緣故被新的圈子的排斥,農家子卻因為在富人家生活了十五年,學到了許多足夠一生受用的知識,在回到原本的家庭后奮發圖強,最終考中了狀元。 真千金因為十五年的農女生活不被同階級的人認可,遲遲不能定下婚事,而考中狀元歸來的農家子為了償還養父母十五年的栽培之恩,以及彌補自己占了真千金十五年富裕生活的虧欠,主動求娶真千金,并且在之后的相處中,逐漸發現了真千金粗魯外表下的率真和單純,而兩家的父母也不用再忍受和養了十五年的孩子分別的痛苦,從此兒子是女婿,女兒是兒媳,兩家和和美美,從此幸福恩愛一輩子。 這個故事內容跌宕起伏,又有時下普通老百姓最喜歡看的才子佳人的元素,很快火了起來,從原本說書者口中的段子,被改編成了戲曲,在梨園里日夜彈唱。 這個故事情節雖然和現實有不少出入,可還是讓人忍不住聯想起了三年前發生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