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3
。 “哪的話,哪的話?!?/br> 簡婆子連連擺手,臉上的得意驕傲卻絲毫不曾掩飾。 “簡嬸娘,你家來媒婆啦?!?/br> 不遠處,有人高聲呼喊著簡婆子,她一聽家里來了媒婆,也顧不上和人家顯擺了,慢慢悠悠拄著拐杖往家里走去。 此時簡來牛他們都還在地里干活呢,正是農忙的時候,也就簡婆子這個老太太得了空閑,這會兒家里來了媒婆,也就簡婆子和兩個尚且年幼的雙胞胎孫女招呼她們。 倒不是簡西沒想過照顧家人,這些年他陸陸續續通過寫書賺了一點銀子,家里的田地由原本的三畝薄田擴展到了六十多畝,按理靠著這些良田,簡家人也能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 可偏偏簡家這些人cao勞慣了,并不習慣太過安逸的生活,加上擔心驟然暴富會引來一些宵小之徒,因此只是將大半良田偷偷租賃出去,自己耕種其中的十幾畝地。 在外人看來,簡家雖然因為這個出息的兒孫富裕了很多,可與大家也是相差無幾的。 只是簡家人自己知道自己的生活寬裕了多少,一家人白天在地里賣力的干活,晚上回家蒸干飯,吃豬rou,嘴巴油汪汪的,肚子填的飽飽的,第二天干活時都更有力了。 “老夫人,我給你報喜來了!” 花媒婆一看簡婆子回家,不等她進院子就高呼著賀喜,十分親昵地攙扶著她往屋里走。 “何喜之有???” 簡婆子在心里思忖著,這個媒婆到底是給家里的誰說親來了。 她沒往正在科考的大孫子身上想,只琢磨著家里的三丫和四丫,她們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三歲,正是應該說親的年紀了。 大丫是在前年出嫁的,當初因為家里沒有兒子,實在是拖累她太久,等到孫子考中秀才時,才有媒婆上門說親,那個時候,大丫已經十八歲了,再拖下去,就是沒人要的老姑娘嘍。 給大姑娘定的是鎮上綢緞鋪的少東家,雖然是商戶,可到了那少東家這一輩已經是第三代,按照燕朝現行的國法,具有科考資格,只是那少東家并不是念書的料子,考中童生后,就再也沒有益進。 人家看中了大丫這個出息的親兄弟,對方雖然在讀書上沒有天賦,可在做生意這件事上還是頗有幾分本事的,家產十分豐厚,大丫的情況也經不起挑挑揀揀,在考量了一番對方的人品后,就定下了親事,當年年底就將大丫嫁了出去。 男方的彩禮家里一分沒留,簡西還給這個大姐一份豐厚的壓箱底錢,因此簡大丫在夫家一直很有臉面。 在子嗣運上,大丫比家里三位長輩更有福氣,進門沒多久就懷上了,第二年給夫家生了一個大胖小子,現在肚子里又揣了一個,因為前頭已經有了兒子,這一胎也不再有壓力,不拘男女夫家都是高興的。 看到簡家的大姑娘這般爭氣,一點都不肖似她的生母和幾個嬸娘,原本還躊躇的一些人家自然放下了那點小小的芥蒂,紛紛上門求娶簡家其他姑娘。 因此簡婆子習慣了三五不時就上門的媒婆,心里思忖著,今天是來給三丫說親,還是給四丫說親。 只可惜孫子讓她再等等,兩個丫頭的年紀都不算大,等到這次孫子中舉,孫女們的婚事就是另一番局面了。 簡婆子心里美滋滋的,但也有些替大孫女可惜,如果她的年紀再小些,當初就不用那么急著嫁出去,以后meimei們都比她這個大姐嫁的好,怕她心里也覺得委屈,和家里生出罅隙。 不過想著大丫是那么淳樸厚道的姑娘,簡婆子又覺得自己這點小心思是沒必要的。 更何況低嫁有低嫁的好處,至少大女婿絕對不敢欺負大孫女,就連親家婆母也對大丫客客氣氣的,要是這一次孫子考中了舉人,他們恐怕得把大丫當菩薩供起來了。 這個大孫女前半生吃的苦比幾個meimei都多,簡婆子總是希望,她后半生享的福也能滿滿的。 “我是來替您家的文曲星說親來了,您猜是誰家的姑娘?” 花媒婆賣關子似的喘了個大粗氣,“縣令看中了您家的秀才公,準備將獨生女兒許配給他呢,你說,這是不是天大的喜事?!?/br> 媒婆笑吟吟地,她不覺得一個沒什么見識的鄉下婆子會拒絕這樣一樁親事,那可是縣令家的千金啊,一方父母官的掌上明珠,簡西只是一個秀才罷了,這次鄉試也不知道有沒有那中舉的運氣,如果能娶了縣令家的姑娘,以后在這縣城之內,簡家也算是半個“皇親國戚”了。 一聽媒婆的話,簡婆子臉上的笑容淡了淡。 原來是替孫子說親來的,當初孫子中舉的時候,就有不少媒婆替一些富戶小官家的姑娘說親,只是簡家早早就放出風聲,說男子先成家后立業,在沒有考上舉人之前不考慮終身大事,因此給簡西說親的人一下子銷聲匿跡,倒是多了許多給簡西那些jiejiemeimei們說親的媒婆。 這兩年,家里人已經有了默契,寶貝孫子的姻緣大體就定在念慈那個姑娘身上了。 這些年姜念慈住在簡家,家里上上下下都對她有了感情,加上當年姜念慈忠貞的表現讓全家人都認可了她的品行,即便這會兒簡西今非昔比了,他們也沒看低過姜念慈這個姑娘。 更何況,簡西本人也是有意的,簡婆子早就已經準備好,在孫子科舉歸來后,就為兩個孩子舉辦婚事。 因此即便這次說親的對象是什么縣令家的姑娘,簡婆子也不曾動搖。 “實不相瞞,我家西哥兒已經定下了親事?!?/br> 簡婆子搖頭回絕道,她的心里還有些奇怪,現在孫子只是秀才,怎么縣令那兒就迫不及待請媒婆上門說合了呢? “是哪家的姑娘?” 媒婆追問。 “是我遠方侄孫女,一個寄住在我家的小姑娘?!?/br> 這是簡婆子為姜念慈編造的身份,要不然,這三年她一個沒嫁人的小姑娘一直住在簡家,總是會招人說嘴的。 花媒婆了然,原來是一個前來投奔親戚的窮酸丫頭,可惜這樣的話不能當著簡婆子的面說,看她的表情,顯然對那個遠方侄孫女十分喜愛。 沒有完成縣令夫人的囑托,花媒婆頗為喪氣,可眼瞅著簡家是縣令都想攀上親戚的人家了,向來機智的媒婆也不敢輕易得罪,因此在簡婆子拒絕后,就識相地離開了。 ****** 三天后,又有人在村口高呼簡家人的名字,簡婆子只當又來媒婆了,誰知道,這一次,居然是從府城過來報喜的差役。 他們家西哥兒中舉了,還是威風凜凜的解元郎。 這下子,簡婆子明白了縣令派人上門說親的原因,原來是他早一步知曉了簡西中舉的消息,想要打簡家一個時間差,趁著老家人不知情,定下解元郎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