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
芙蕖和司文對視一眼,都在對方眼里看見了驚懼。 晚些時候,孟玉拆吃過飯,在屋里陪著丫頭做了些針線上的活計,便出門去老夫人院子里請安。 進門先給老夫人行禮,又給幾位夫人道了萬福,二夫人高高興興的將她拉起來。瞧著面色紅潤,心情極好。 孟玉拆走到耳房門口,回頭看了一眼,“……這家沒話說,李夫人性情敦厚溫柔,極喜歡我家柔姐兒。那家的大公子白面書生的模樣,今年十八,跟璉哥兒一道下的場。聽他說人雖不愛說話,也是個端正的好孩子?!?/br> 二夫人坐在老夫人下首,婆媳兩個挨的極近。李家……不就是沈清柔守了望門寡的那一家,孟玉拆心里驚了一下。 二夫人動作竟然這么迅速,原來這么早便相中了李家,不過沈清柔八月份的生辰,也不算晚了。 前世孟玉拆對李家了解的不多,還是后來出了孝四處走動才知道。 二夫人說的這李家功名奕世,富貴流傳。當家大人現任中書舍人,這位的大姐乃是當今李貴妃,育有三皇子,頗得圣寵,傳言將來恐有問鼎皇極殿、一統大寶之能。 還有一位二姐嫁的是鐘鳴鼎食的永平侯府,一家顯貴。說的這位李公子名蘭亭,生的清雋風流,這樣的一門顯貴親事落到沈清柔身上,難怪二夫人得意。 只是世間之事大多好事多磨,更有命運多舛。沈清柔這門親事若能成,便只有嫁進皇家的沈清蘭能與之一較高下。 兩人訂婚剛過半年,宮里太后好好的身子骨沒熬過一場風寒去了,只能延后婚期守一年國孝。待到出了孝,李貴妃家的三皇子偏偏造反失敗,被貶為庶人。 李家一時門可羅雀,沈偵是何等精明人,當即便想退婚,奈何又不想背這落井下石的名聲。一直拖著,到了沈清柔十七,李蘭亭卻出了狀況,一場傷風轉為瘧疾,年紀輕輕便去了。 二房松一口氣,陪上一個女兒事小,上了被皇帝厭棄的三皇子舅家這條船,這前途富貴也就到頭了。 沈偵見風使舵,背信忘義,叫李家記恨上,外人也多少知道兩家之間的官司。為了躲這兩尊瘟神,沈清柔拖到十九還沒嫁出去。 孟玉拆想起前事,看了沈清柔一眼。大概對自己的婚事已經有了幾分把握,沈清柔穿梭在姐妹之間,笑的開懷。 沈清蘭坐在沈清柔身邊,聽她炫耀,“……前兒我跟娘去拜訪李夫人,他家的院子跟咱們家一樣大。李夫人瞧著像是菩薩一般模樣,給我的那只金鐲子還是貴妃娘娘賞下來的。李夫人也喜歡我,叫我多去她家里玩?!?/br> 沈清蘭皮笑rou不笑,“既然李夫人這般喜歡meimei,下次出門便把姐妹們都邀上,人多熱鬧,想必李夫人也歡喜?!?/br> 帶一個比自己身份更好的競爭對象去正在議親的人家,當她傻嗎?沈清柔微微一笑,觀賞手腕上的金鐲子,“自然不能忘了姐妹們,有機會一定帶大家去拜訪李夫人?!?/br> 那鐲子通體金黃,一指寬,邊沿內扣,鑲嵌著紅寶石,璀璨奪目。孟玉拆多看了幾眼,聽到耳邊低低的聲音,“嘚瑟什么呀,八字還沒有一撇呢,就是成了就能得意到最后?沒聽過盛極必衰?哼?!?/br> 回過頭去,原來是沈清麗。說來奇怪,沈清麗是三房的庶女,要有摩擦,也該跟沈清蕓互別苗頭,偏偏她處處跟沈清柔過不去。 不過細想想也能明了,這兩位的身份在府里不相上下,沈清柔卻處處比她風光,還時時擠兌沈清麗,不對付也難免。 月亮浸夜爬上墻頭,孟玉拆扶著白露的手,由立春打著燈籠照路,回西院。 后面跟著幾個媳婦婆子,白露扶著姑娘手臂,笑道:“下午我過來的時候,看到芙蕖jiejie送一個小廝出門。仔細一瞧,原來是上次孟mama送冬衣的那個,叫什么楚錚的?!?/br> 孟玉拆有些上心了,芙蕖是沈清蘭的大丫頭,趙楚錚跟沈清蘭仿佛很熟悉,一道也沒什么。不過她還是多問了一句,“去哪里?” “二門上的婆子說他去濟遠寺有事,倒是稀奇,這些天我時??吹剿芡饶??!卑茁哆@樣回答道。 本來一個小廝,不該她這樣姑娘身邊的大丫頭去關注,不過跟楚錚略熟些,也見過他被欺負。聽到名字不由自主豎起耳朵。 “還是去年冬日,大姑娘突然便器重這么個人了,好些人不服氣,底下叫他做東做西的,安排一大堆的活給他。那也是個傻的,既然得大姑娘看重,怎么不給大姑娘說呢?!?/br> 立春這時插嘴道:“再看重,自己不會解決這些拈酸掐尖的,叫主子做主,做的來嗎?” 可孟玉拆卻覺得趙楚錚是不想跟沈清蘭牽連過密,畢竟她見識過他雷庭手段。隨即又想到他去濟源寺,聯想起上次悟智大師給沈清蘭的批語,有些奇怪。 作者: 要留言,要營養液! ☆、心腹 這是趙楚錚第二次來濟遠寺,向門外的小沙彌說明了來意,亮了安國公府的名頭,被領著往里走。 濟遠寺已有百年歷史,話說當時齊高宗逐鹿天下,在一個叫濟遠的地方,被最強勁的對手逼到絕路上。大雨磅礴,手下人為護他突出重圍全軍覆沒。 天地黑茫茫,在一片蘆葦叢中他精疲力盡,只能束手就擒,等待死亡的到來。卻是峰回路轉,得一個和尚搭救,引開敵軍,茍且下一口氣。 待齊高宗奪得天下,感念此恩,建了濟遠寺發揚佛法。佛教由此昌盛上百年,為大齊人最為信奉的宗教。 然而好景不長,傳到如今的永嘉帝,追求長生不老,網絡天下名道煉丹。并在順天府修建了香火旺盛的玉皇廟,供奉三清四御。 可以想見的,再過個幾十年,道教將會取代佛教成為大齊第一宗教。幸而佛門里出了個得道高僧悟智大師,為勛貴名門所側目。 順天府富貴人家夫人太太們還更信佛教些,悟智望著蒼翠的山川,身影單薄,小和尚恭敬的合手下拜,“師叔,安國公府來人求見,說是大少爺身邊的?!?/br> 悟智幾步跨下臺磯,走到園中小亭,叫人請進來。趙楚錚拿出信,“大小姐吩咐親手交給大師,大師看過自然明白緣由?!?/br> 悟智接過信放在桌上,倒了一杯茶,這才仔細打量趙楚錚,半晌‘咦’了一聲。趙楚錚眉梢微動,蘸著夜色的瞳孔愈深。 “小施主是國公府家生子?”悟智猜測了一句。 “不是?!甭曇艨贪?,沒有交談的欲望。 既然他不過多透露,悟智也不追問,笑瞇瞇道:“我觀小施主面相極貴,實乃登天造極,只是命運多波折,無物是非多。小施主往后切記,萬事開一面,懸崖有回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