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8
加入這場戰事中時,位于戰場中后方左側。一支近萬人的兵馬竟沖了出來,皆是身著宛軍戰甲的將士,以疾風之勢沖進了大昭后軍左翼。突如其來的兵馬叫人措手不及。大昭后軍瞬間被突然冒出的宛軍騎兵分裂開來,一左一右被宛軍合圍攻襲。與此同時,賀瀾領著數百精兵趁亂沖入大昭后方,即將行至嚴括外圍。此際,一直觀望戰局的嚴括對即將到來的危險毫無察覺,而是一心系于敵軍突然發生的變化,正欲召集將領集合變陣之際。馳馬靠近嚴括的邊牧發現了賀瀾一行人馬,見這一行人馬朝嚴括直沖而去,面色當即一變,領著身后的精兵往嚴括所在之處疾馳而去,同時大聲呼喊,“太尉大人!小心敵襲——!”邊牧的聲音在混亂的戰場中響起,雖嘈雜無比,還是傳入了嚴括的耳中,也傳入了他身后的副將耳中,周圍護衛嚴括的將士當即環顧四周,加強護衛的同時,緊防四周殺來的敵軍。就在所有人嚴防死守,保護著嚴括嚴陣以待之際,賀瀾帶著數百精兵殺到。嚴括身后的副將當即領兵上前迎戰,身后僅留數十名將士護衛嚴括。嚴括亦是面色深沉的望著眼前一幕。今日的戰況顯然超出他的預計,這一場廝殺至此的大戰,至今還未有絲毫停戰之機,照此下去,大昭的將士勢必要繼續徒勞無功的犧牲下去,這絕不是他想預見的。想及此,嚴括正欲抬手示意鳴金收兵時,身后,一支不知從何處懸起的長箭,竟往他所在的方向射來。嗤的—聲,長箭射入身體的聲音驀然響起,嚴括應聲落下馬來,左胸之下赫然插著一支長箭!這一幕叫無數人措不及防!邊牧已趕至此地,見此一幕,面色驟變,當即快馬落于嚴括身前,翻身下馬,將嚴括扶起,沉聲道,“太尉大人——!”被邊牧扶起的嚴括尚有一絲清醒,他似乎想到了什么,面色一瞬間衰老許多,當即朝邊牧道,“傳我命令收兵回城!回城之后,軍機大事全部交予你與左先生!邊將軍,老夫或許命不久矣,這邊關的安危,老夫交予你了!”言畢,經歷世事的雙眸閃過一絲凝重與釋然,轉眼間,便消沉于意識的深淵,暈了過去。眼見太尉大人陷入生死不明的危機當中,邊牧抬首望向大軍后方。方才無意掃見的一幕他記憶深刻,那射向太尉大人的箭矢,分明出自已方兵馬之中。然而此際已是千鈞一發之際,不少人看到太尉大人被人射下馬來,若此事傳出去,定會擾亂軍心,令此役慘敗。諸多思緒紛轉而過,邊牧當即立斷,將嚴括胸前的箭矢扯斷,將其放在了馬背之上,隨即翻身上馬,吹響號令:收兵回城!第101章戰后這一日,被鮮血染紅的殘陽落下最后一抹照破天際的余暉之際,乾城外,與九萬宛軍經歷了一場慘烈而嚴酷的廝殺后,犧牲了兩萬余將士,所剩南華營將士、邊牧麾下河西將士以及嚴括率領而來的一萬將士合計五萬大昭將士,在無盡夜幕隱約現出浩瀚輪廓一角時,由邊牧統領退回乾城。退城時,宛軍在其后窮追不舍,卻在即將到達乾城腳下之際,由宛軍主帥郝連覺下令退兵。這一戰,宛軍九萬對陣大昭七萬余兵馬,以大昭損失兩萬余,加之伏擊時損失的一萬余,共計折損近四萬將士,宛軍折損三萬兵馬劃上終點。此役,大昭惜敗與宛軍。余下兵馬隨領兵將領回城后,邊牧當即下令:乾城全城封城,無軍令,任何人不得出城。若有外敵來犯,閉關鎖城,全軍駐守乾城,抗擊外敵。同時,邊牧快馬回城后,下令手下副將不得將太尉大人中箭垂危一事傳出,軍中一律不得私下議論,一旦發現,以叛國罪論處。軍令下達后,邊牧便載著太尉嚴括快馬加鞭趕回了太尉府,請隨行軍醫速速救治太尉大人的同時,也召集了軍中將領召開緊急戰事會議。偌大的都尉府軍政大廳內,邊牧與左盛召集軍中諸將,將嚴括中箭垂危一事告知,卻未說出嚴括中箭的原因,知道嚴括是被敵軍射中,如今中箭垂危,失態緊急,此役又敗于宛軍手下,必須盡快商定眼下的危局。此際,主帥嚴括中伏垂危,軍政大廳中當以各軍將軍為首,其中更以河西大營將軍邊牧的軍職與南華營主將黎正較高,又有嚴括委以重任的軍事左盛,加之嚴括昏迷之前所言,一番商議之下,軍政大事暫由邊牧處理。將今日的戰況與戰后整頓做了一番詳細的明述后,已能確認,乾城內的十一萬守軍,除去今日折損的近四萬人,還剩七萬余人。而宛軍十萬兵馬,昨日被邊牧領兵偷襲損失的數千人加上今日損失的兩萬余人,便有三萬人。也就是說,此際,大昭與宛軍,皆還有七萬人對陣。不同的是,敵軍還有一位有勇善謀的一軍主帥,而已方的主帥此刻卻生死不明。此役,大昭算是大敗于宛軍。這實在不是一個好消息,而且宛軍還在城外虎視眈眈,顯然打算計劃進一步的攻襲,城內主帥生死不明,軍中消息雖未散開,但軍心已有所動蕩,若繼續貿然出兵,強敵環伺在側,乾城或將危矣。此戰,邊牧也看出已方將士的不足,對于乾城外那位對乾城虎視眈眈的宛軍主帥,從今日的行軍策略來看,這位主帥顯然精通兵法行軍之術,邊牧一時也看不透這位主帥的弱點,不敢貿然出兵增加徒勞的傷亡。最好的方法,莫過于閉城不出,雖戰術不算上佳之策,但不增加無畏的傷亡亦是有功無過。當下最要緊的是,即刻將今日的戰況以及嚴括中箭垂危一事上報朝廷,由陛下下旨盡快任命新的主帥,處理乾城軍務以及對付城外虎視眈眈的大宛軍隊。這場緊急的戰事會議開完后,乾城內,一匹快馬攜帶乾城軍報八百里加急駛向了京城。與此同時,都尉府內一間廂房中,嚴括生死不明的躺在榻上,被軍醫拔了箭頭后悉心照料,侍奉的人進進出出絡繹不絕。廂房外的角落,邊牧私下尋到了左盛,將今日嚴括戰場上中箭一事告知了左盛。左盛聞言,狹長的眼眸不經意掃過那間不時有人進出的廂房,淡淡的眉梢沉沉蹙起,道,“你說,射向大人的箭,是我方軍中人?”邊牧頷首道,“不錯,我親眼看到的。那支箭是從后方射出,那時,那一片地域只有我軍人馬,這些人馬,正是太尉大人親率前來馳援我們的兵馬。只是當時戰場太過混亂,人數眾多,那支欲取大人性命的長箭究竟是出自哪一人之手便看不真切了?!?/br>左盛向來波瀾不驚的面色終于起了一絲波瀾,道,“這幾日我心中總有一絲不詳的預感,今日竟成真了?!毖援?,沉默稍許,又道,“看來,他們終于打算動手了?!?/br>聞聽此言,邊牧面色微微一變,“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