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
末,殿中所有貢士都停了筆。讀卷官請示過天子后,便有人逐一將置于案上的考卷收起,桌案撤下。眾貢士向皇帝請了安,由宮人引置殿外。在里頭不覺得,出來了才發現原本高掛在空中的太陽已然西斜,紅霞在天邊層疊艷麗,將光線都染成一片暖色。唐子畏駐足看了片刻,喟嘆一聲,提起衣擺剛要走出去,卻突然被后面不知何時跟上來的楊元兼一把拽住了胳膊肘。唐子畏偏了偏頭,回眸問道:“何事?”楊元兼此時的神情與殿中又不一樣,他本是內斂的人,此時卻像是想起了什么實在惱怒的事情,沉聲道:“唐寅,我希望我們之間的恩怨,不要牽扯到無辜的生命?!?/br>“我做什么了?”唐子畏茫然的眨了眨眼,倒是真不知道他所指何事。“我乃是因緣巧合之下得了一只幼鴉,喚它離兒,已共度四載有余。太子前幾日向我討要離兒,可口口聲聲說是聽了你的說法?!睏钤媾?。“哦,這個呀。它這不是好好的么?”唐子畏微微一笑,仰頭看向空中。一團黑影正俯沖下來,尖利的灰色短喙破開空氣,在距離二人不足三尺處猛一下展開半米多的翅膀!那喚作離兒的烏鴉身軀劃過一個不可思議的弧度,穩穩當當落在了楊元兼的肩頭。一雙有神的圓眼睛轉了兩轉,直勾勾地望向唐子畏。楊元兼抬手撫摸離兒烏黑油亮的羽毛,對唐子畏道:“我希望你能讓太子打消帶走離兒的念頭?!?/br>“這小家伙幫你做了不少事兒吧?與都穆互通有無,一起陷害我來著?!?/br>唐子畏伸出手想捏住烏鴉尖尖的短喙,后者脖子一動,狠狠啄了過來!唐子畏迅速地縮回手,彎彎眼睛看向楊元兼道:“以你我的立場,你以為我憑什么幫你?”“我今日不是以楊家長子的身份,而是以我楊元兼自己的名義,請你幫我這個忙。這個人情,算我欠你的?!睏钤嬲f道。他對太子是真的沒法子,楊家畢竟為人臣子,不可能拒絕太子的命令,可要讓楊元兼將離兒親手送到朱厚照那個小惡魔手里,那也不是一件能輕易做到的事。他本有意將離兒放歸山林,可烏鴉乃是鳥類中最通靈性的一類,養了四年,又哪會說走就走。沒辦法,他也只能來找唐子畏這個慫恿太子的罪魁禍首幫忙了。楊元兼說的陳懇,唐子畏卻沒放幾分在心上,反而看著漸晚的天色,想起了和傅辛的約見。“現在恐怕要到酉時了吧,楊元兼,你知道崇文門外的酒坊嗎?”唐子畏問道。“酒坊?”楊元兼一愣,“崇文門外已有些偏僻,供驛人歇腳的酒坊或有二三吧。你問這作甚么?”唐子畏看他的反應,當是不知傅辛約見自己的事兒了,于是不動聲色地打算將這個話題揭過。還未開口,就見朱厚照不知何時也從奉天殿中出來了,正躡手躡腳走到楊元兼身后,一把抓住了烏鴉的腳脖子!“哈哈,我抓到這玩意兒了!”朱厚照興奮地大叫。楊元兼被他嚇了一跳,回過神來也不知應當先跪拜太子,還是先將離兒解救出來。朱厚照手中,那烏鴉更是使勁地撲騰著翅膀,略顯堅韌的羽毛一下下撲扇在朱厚照臉上,腦袋也低下去,尖喙對準那禁錮住自己的白乎乎的手就要狠啄!唐子畏眼疾手快,搶在楊元兼之前兩指探過去一下捏準了烏鴉的短喙,任它怎么掙扎也不松手。另一只手則繞過它的腦袋,從脖子往下禁錮住翅膀。唐子畏的動作極快,在一旁的侍衛趕過來之前,便將朱厚照從那堆撲面而來的羽毛攻勢里解脫了出來。朱厚照甩了甩腦袋,呸了兩下,竟不覺惱怒,反倒興致高漲。唐子畏勾勾嘴角,道:“太子殿下,你可小心些。這烏鴉短喙尖利、爪勾精干,野外無人喂養的烏鴉可生啖血rou,實乃猛禽。元兼兄飼養的這只就更厲害了,據在下所知,還可尋人追蹤,機靈得很?!?/br>“這么厲害?它可以追蹤誰,能叼回來嗎?”朱厚照一聽猛禽二字,非但不害怕,反而有些躍躍欲試。“太子可讓人制一銅環扣在這烏鴉爪子上,再用足夠堅韌的繩子連接,讓它領著去找。至于抓誰……”唐子畏頓了頓,說道:“太子可否替我,將捏造罪證故意陷害我入獄的都穆給抓回來?不知為何,元兼兄這寵物和都穆似乎很熟呢?!?/br>“你!”楊元兼只說了一個字便緊抿住唇,雙目沉沉地瞪著唐子畏,其中意味不言而喻。唐子畏只做沒看見,笑吟吟地看著朱厚照。后者左右看了看兩人,笑道:“楊大哥,你這烏鴉我可就借用一下,先把那都穆抓回來,看中不中用。若以后我有更好的了,我再還給你?!?/br>“是?!睏钤鎸ι现旌裾?,只剩下萬般無奈。他施了一禮道:“還請太子殿下多多愛惜,小民感激不盡?!?/br>朱厚照隨意點了點頭,唐子畏看在眼里,面色分毫不變,心里卻略有點可惜。唐子畏故意提到都穆、楊家可能與舞弊案有關,是想看看太子如何應對,若能順便給處理了自然是再好不過。但朱厚照雖不過是十幾歲的少年,卻通透得很,絲毫不受他挑撥,更別提給唐子畏當槍使。好在他也不在意兩人之間的那點糾葛,只管自己玩得新鮮,對于唐子畏來說倒也順遂。另一邊,奉天殿中,勤勞的弘治帝和一干大臣都還沒下班。朱祐樘由身邊的太監扶著站在殿前,閣臣們站在桌案邊上,案上攤著的,正是唐子畏那一份論禮樂之制的考卷。朱祐樘目光從眾人臉上一一掃視而過,輕咳兩聲,道:“眾位愛卿有什么看法,無須顧忌,直言便可?!?/br>他這話音未落地,內閣首輔之一的劉健便大聲道:“此子狂妄!孔圣人的禮樂之制乃先人的饋贈,傳承上千年仍對我朝有所裨益,于他口中,怎的就成了尺規這般的工具?任他言辭再如何惑人,我看也不過狂生妄言!”劉閣老話語擲地有聲,頓時引起了一片附和。當今天下儒家思想正行其道,孔圣人的言論自然備受推崇,乃至被神化。就連朱祐樘本人也是禮樂之制的擁護者,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但在這群人中,卻有三人并未出言附和,其中兩人更是緊鎖眉頭,露出深思的神色。這三人分別是內閣首輔謝遷、李東陽,還有一位內閣大學士楊廷和。當然,這種場合,楊大學士并沒有什么出場的機會,朱祐樘首先注意到的是兩位未出言附和的閣老。謝遷等眾人聲音漸稀,摸了摸胡子道:“陛下,臣倒有不同的看法。從此卷看來,唐寅字跡清雋而落筆沉穩有力,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