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
“插畫師啊,好像是很厲害的職業呢,”姜筱筱給他端上桂花涼蝦,這個男生好像喜歡甜食,之前吃早飯也是喜歡豆奶,“等書出版了,我一定買來看?!?/br> 男生不太愛說話,只是抿嘴笑了笑,倒是吃了一口涼蝦之后對著她笑了:“這個很好吃,我以前從沒吃過這樣的東西?!?/br> “這應該算是比較傳統的小吃了吧?”姜筱筱想了想,“我們這邊吃的不太多?!?/br> “你店里的風格也很棒,我能畫下來么?”男生問道。 “咦?這里?”姜筱筱看了看店里邊角都被磨圓了的桌椅,有些驚訝,“這里挺舊的啊?!?/br> 男生搖了搖頭:“現在已經不太有這種古樸風格的店鋪了,你這里保留的很好,很有那種古樸的韻味?!?/br> 說到底,還是很舊啊,姜筱筱笑著說:“你喜歡的話,就畫下來吧,不過到時候可以送我一份復印件么?我想掛在店里?!?/br> “當然可以?!蹦猩f完恢復了安靜,又低頭繼續吃桂花涼蝦了。 “畫下來也挺好的,是不是?”姜筱筱對七七說,“要是升級了,這邊就會重新裝修了吧,到時候把早餐店原來的樣子掛在墻上,也算是一種紀念呢?!?/br> 那個男生在小鎮住了半個月之后就離開了,走之前果然送了姜筱筱一幅早餐店的畫,古樸的雙層小樓,木質的窗戶和店門,店門口掛著小小的風鈴,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從窗戶和門看進去,可以看到店里坐著的客人,如果仔細看的話,甚至連桌上擺的湯包,豆漿和涼蝦都能看清楚。 “藝術家真是不一樣啊,”有??蜏愡^來看畫,“我天天來這店里吃東西,就覺得這店老了點,沒想到你這一畫,我們倒是真跟在畫里頭吃飯似的?!?/br> “謝謝你啦,”姜筱筱捧著畫有些愛不釋手,“等下我把它裱起來,掛在店里?!?/br> “這個畫我畫了兩幅,”男生說,“還有一幅我自己留著了,我想問問,如果我以后辦畫展,能不能把這個放在畫展上?” “當然可以啦,這是你的畫呀?!苯泱阏f道,“你要在哪里辦畫展?我可以去看么?” “還沒有呢,我是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辦畫展,”男生有些不好意思,“如果有那一天的話,我一定請你來看?!?/br> 姜筱筱低頭看了看畫上的簽名:瑞安。 挺好聽,不知道是不是藝名。 男生離開后,早餐店又恢復了原來的節奏,因為開店的時間長了,漸漸的,除了吃早餐的,還有客人會在上午進來點一碗桂花涼蝦或者是豆奶當點心,聚在一起聊聊天,大部分是年紀大,退休在家又沒什么事做的,還有一部分則是工作時間不定的,又或者是像悠悠這樣的創作者,在家沒什么靈感了,就出來逛逛散散心。 經營時間變長,成就點漲的也就快了起來,雖然還沒到店鋪升級裝修的時候,但是新品倒是來得越發的快了,很快,七七就告訴姜筱筱,她們又有新的菜譜了。 第10章 千層蔥油餅 新的菜譜是千層蔥油餅,用的是燙面,面在盆里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之后分成一個個小劑子,然后攤成薄薄的圓餅,涂上一層油,撒上蔥花卷起來,然后再將卷成的長條盤起來,再搟成薄薄的餅,最后在上面撒上一層蔥花和白芝麻,在鍋子里煎到雙面焦黃。這樣做出來的千層餅外酥內軟,層次分明,蔥香撲鼻,吃的時候咬到白芝麻,又增添了另一重香味。 相比之前的小餛飩,湯包油條之類的東西,蔥油餅更受上班族的歡迎,也不用在店里吃了,買一杯豆奶或者是一杯桂花涼蝦,再用牛皮紙袋子裝上一個蔥油餅,走到公交車站臺,蔥油餅還是熱乎的,拿出來邊等公交車邊吃,總能成功的吸引一大批乘客的矚目。 于是,這段時間蔥油餅銷量又是大漲,大多數是“聞味兒而來”的客人。 “哎,你家這蔥油餅,夠正宗的,”有客人進門就說道,“我算是不嘴饞的人了,結果昨天公交車上那小子,剛到站臺就等到了車,上車找了個位置就開始吃,哎喲給那一車人饞的,都沒人聊天了,怕一張嘴口水掉下來?!?/br> 姜筱筱忍不住笑,用牛皮紙袋子裝了個蔥油餅遞過去,問道:“還要來點別的不?我們這兒有豆奶豆花和涼蝦,都是可以放在杯子里打包的?!?/br> “涼蝦是什么?沒吃過?!闭f自己不嘴饞的客人接到蔥油餅就開吃,也不怕燙,邊吃邊呼氣,還要伸著頭看姜筱筱灶臺上別的吃食。 “類似于涼粉,不過做成小蝦的樣子,我們這兒有甜口的桂花涼蝦,還有咸口的酸辣涼蝦,夏天來一碗,冰冰爽爽還解暑?!苯泱阈Σ[瞇的說道。 “哎喲,這小老板是學文科的吧?說的我都饞了,那給我來個桂花涼蝦吧,大夏天的也不想吃辣的?!?/br> 涼蝦的確是甜口的賣的比較好,一是大部分上班族喜歡裝在杯子里打包,用吸管吸酸辣味的東西總感覺怪怪的,二來桂花味的比較解渴,還能當飲料喝。不過姜筱筱自己倒是喜歡酸辣的,夏天熱的沒食欲,桌上放一碗酸辣涼蝦當涼菜,最能下飯。 給前面這位打包好,后面又是一個拎著包,穿著職業裝的客人,急匆匆道:“老板老板,一個蔥油餅一杯豆奶打包,麻煩快點我趕公交車!” 得,又是聞著味兒來的。 一早上忙的姜筱筱和娟姐腳不沾地,總算是送走了上班上學那一批客人,后面的客人就都是不著急的了。 喜歡吃新東西的姚婆婆在嘗試了店里的豆花,油條,小餛飩和湯包之后,敗在了蔥油餅上,畢竟這餅雖然也酥軟,但是對于已經年近九十的姚婆婆來說還是難咬了些。 即便如此,姚婆婆還是堅持用豆花湯泡軟了蔥油餅吃,吃的連連點頭:“好東西啊,我們以前可吃不到這么費油的東西?!?/br> “越費油,越好吃,”年紀大的客人總愛在她店里憶苦思甜,大概是店鋪的風格喚醒了他們對過去的記憶,“我們那時候啊,半壇子油用一年,變成一壇子,知道為什么嘛?因為每次都舍不得,用筷子沾一點灑在鍋里炒菜,那筷子上沾著的水又掉到壇子里,越用越多?!?/br> 姜筱筱年紀小,倒真是沒經歷過那時候的日子,手上一邊做吃的一邊聽他們聊天,感覺跟聽書似的,還挺有意思。 除了原來的老客人之外,店里最近又多了個新???,是個大約三十多歲的女子,姜筱筱能記住她,是因為她每次來都只點兩樣東西,蔥油餅和豆奶,她每次都是九點左右來,吃一個蔥油餅和一碗豆奶就離開,搞得姜筱筱都對自己的手藝產生了懷疑,畢竟一般的客人再喜歡某樣吃食,每天都來的話也會試試看別的東西。 “那小姑娘啊,聽說來了鎮上有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