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4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成為男神的100種方式、快穿之造夢者、穿進黃版祭司與獸族戰士游戲怎么辦?(H)、我始亂終棄了一條龍、秋去冬來、殘暴守護者、嬌氣包的七零小日子、【雙性】畫師難為(H)、無獨有偶、當小三遇上小四
的象征,他的一句指點可以讓人茅塞頓開,于廣先既羨慕林冉能得到候老的重用,又好奇她到底有什么底牌沒有亮出來,能讓侯博實在短時間之內,就把人破格提拔到核心研究中來。 故意交給林冉難度系數較高的任務,對方輕松完成,游刃有余;于廣先起了心思,再一次加大難度,對方仍然可以憑一己之力完成。一個星期以后,于廣先已經不把林冉當做新人看待了。 被人委以重任的感覺,讓林冉的每一天都非常充實,找到了上輩子在研究院里的狀態。林冉其實是喜歡科研,享受這個過程的 ,所以工作越忙,林冉反而越開心。 照相機技術只是人造衛星工作中的一個小課題,甚至不會影響到衛星的發射落點計算。 真正讓林冉在項目中有參與感,清晰意識到自己是在航空航天研究院里的,是接下來的研究。 早在1970年4月24日,中國就成功發射出了自己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還用20.009MHz的頻率播放“東方紅”樂曲,這顆衛星被命名為東方紅一號,開創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紀元。 而研究院現在正在研究的項目,則比東方紅一號還多了許多需要攻克的難題。衛星想要順利從太空返回,中間需要結局一系列復雜的技術難題,衛星的調姿、制動、防熱、軟著陸、標位及尋找等等,都將影響到衛星返回的成敗。 項目研究早已進行大半,在不斷的調試過程中,院里仍然對一個數據拿捏不出來。 衛星降落到離地10到20千米的時候,盡管速度已經大大減小,但仍然有200米/秒左右的速度。如果以這樣的速度撞擊地面,衛星必然粉身碎骨。因此,必須使用減速傘來再次降低速度。 林冉憑借著過往履歷中優秀的計算數據的實力,成功被分到數據分析小組。 初步減速時減速傘的大小、衛星降落到離地多高的高度時,才可以打開主傘,著陸前,衛星速度維持在多少,才能讓衛星安全著陸。 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都要精確到小數點后數位,馬虎不得。 在實驗室里,大家全部身穿工作服,頭戴帽子和護目鏡,林冉原本就有些臉盲的癥狀,這會兒更是誰也不認識誰,干脆也就不去認識新的分組成員,只埋頭在研究中,兩耳不聞窗外事。 在林冉到來之前,組內就比對、試驗、解析了上百萬套數據,這些數據給了林冉一個計算的基礎,這些對別人來說枯燥無味且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計算,到了林冉這里,變得生動有趣效率及高。 “衛星降落到離地5千米高度的時候,打開主傘,使衛星速度小于10米/秒,則衛星可安全返回著陸?” 侯博實不知何時來到聚精會神的林冉身后,小聲把林冉反復求證后寫在紙上的結論讀了出來。 林冉一手按著紙張不讓它們亂跑,另一手在紙上奮筆疾書,聽到聲音,才從那種玄妙的狀態中回過神。 放下筆,林冉活動了下剛剛感覺出酸脹的手腕,跟侯博實打招呼,“您來了,老師?!?/br> 林冉活動手腕的時候,內側的青紫痕跡不小心映入侯博實的眼底,曾經參與過計算數據工作中的侯博實知道,那是計算過程中,手腕與桌角不停摩擦而產生的痕跡,林冉膚色白皙,這痕跡就更為突兀一點,足以可見這個小姑娘的努力和認真。 但在科研項目中,努力和認真的人比比皆是,只有這些品質,是無法成為一名優秀的研究員的。 把自己常做的一套緩解手腕酸痛的動作交給林冉,侯博實親自演練了一番。 林冉跟著一起活動了一會兒,果然感覺手腕緩解了不少,和上輩子的機器計算多于腦力計算不同,林冉已經很久沒有這么拼命的計算了。 揉了揉緩過來些許的手腕,林冉驚喜,“真的有效果!” 直到這一會兒,侯博實才在林冉的身上,看到一個屬于年輕人的活潑,平時的林冉過于老練和沉穩,讓侯博實十分擔心她的心理狀態能不能放松。 林冉是侯博實最小的學生,人到了侯博實這個年紀,那就跟收關門弟子差不多了,對于自己的這個新學生,既有天賦又有實力,侯博實不自覺的就多費心了些許。 教完放松的動作,見林冉臉上表情從麻木變得生動,侯博實放下一顆心來,復又轉到剛剛的話題上。 拿起桌子上他觀察許久的草稿紙,侯博實搖了搖,問林冉,“你是怎么得到這個結論的,理論依據和演算過程都給我說說?!?/br> 老師提問,學生林冉自然有問必答,拿過被侯博實略過的原本壓在最下面的草稿紙,林冉指著上面的一個個公式,慢慢給侯博實講解自己的思路。 十六歲,早已過了變聲期,林冉不疾不徐的講解,慢慢點亮了侯博實的思路。 偶爾有些公式侯博實連見都沒見過,他就不恥下問,好在林冉在計算的時候,盡量避開了后世出現的公式理論等,兩人的你問我答環節還算和諧愉快。 末了,侯博實才有些意猶未盡的跟著放下紙筆,不住感嘆,“要不是你今年才16歲,你的成績未必會比小魏差?!?/br> 侯博實沒有忘記,最初自己認識林冉、收林冉當學生,完全是因為學生魏亦鳴的極力推薦。當初收魏亦鳴的時候,侯博實就覺得那已經是難得的天才,祖國未來的棟梁,他費盡心思栽培,保人出國深造,魏亦鳴也沒有辜負他,學成后歸國報效祖國。 現在,侯博實又找到了當初教導魏亦鳴時的那種感覺,血液仿佛在脈絡里沸騰,侯博實有感于林冉的出現,將是他們攻克另一個一直無解問題的希望。 長江后浪推前浪,小輩越出色,前輩越欣慰,國家人才斷層的時代終將會熬過去,過去以后,海闊天空,巨龍騰飛。 詢問過林冉的意見后,侯博實把所有的草稿紙都整理了一遍帶走,臨走還不忘給林冉透露些底細,“我要把這份數據交到總工那邊,如果這套理論能夠得到證實和肯定,我還有更艱巨的任務要交給你,林冉同志,請你做好心理準備?!?/br> 嚴肅且正式的交代之下,是老師對她殷切的期望與鼓勵,林冉接受到這層信號,站起身鄭重的跟侯博實敬了個禮,“定不負所望?!?/br> 不負老師所望,不負國家所望,也不負自己從遙遠而來的這一遭。 第 157 章 林冉這套結論得出用時一天, 院內的有關人士求證卻花費了一個禮拜。 消息滯后難通的時代, 每一個國外引進的公式都要被一一查證比對, 其中不乏這幾年動蕩減少對外關注后出現的公式理論。 于是繼驗證結論之后,有關部門又對林冉進行了多次問詢, 詢問林冉如何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