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8
書迷正在閱讀:[重生]糖水澆灌成的黑蓮花、我在七零年代刷淘寶、[快穿]成為男神的100種方式、快穿之造夢者、穿進黃版祭司與獸族戰士游戲怎么辦?(H)、我始亂終棄了一條龍、秋去冬來、殘暴守護者、嬌氣包的七零小日子、【雙性】畫師難為(H)
” 沈陵還自掏腰包,獎勵了一番下面的巡鋪和護衛。 元宵節過后,沈全和方氏從建康府回來了,帶回了兩車的年禮,都是親朋好友送來的。兩人也算回家過了一回年,精神頭都很不一樣。 不過建康府雖好,但沒有他們的寶貝孫子,兩個人還是放心不下這邊。 沈陵一直和文以苓說,他們這個年紀最擔心的就是不被需要,不被需要就意味著沒有存在價值,尤其如今他們沒有事情做。所以有時候適當地裝傻,假裝什么都不會,依賴依賴他們,才能讓他們覺得更有價值。 這也容易,文以苓可就舒坦了,婆婆是個愛cao心的,有些事情她就假裝笨一點,方氏會包攬過去。 因此沈全和方氏一直覺得兒子兒媳沒有他們就會亂套,走之前還很擔憂。 * 淮河又到了每年的治理期,每年春季開始就要加固堤岸,不然夏季暴雨容易決堤。 他和金大人商議今年用多少的徭役,太平年間,大家都是會盡量少征徭役的,尤其如今春播,不能影響地里的活。 沈陵便和金大人提了他的設想:“......堵不如疏,若是河床年復一年地高,總有一日會撐不住。不若加大支流,支流下面還有支流,支流連通瓦埠湖?;茨细私艿仂`,比起其他臨淮河的府城,我們淮南府不易發水災,與瓦埠湖不無關系。大人您看江南多湖泊,發大水也有湖泊蓄著,干旱時節,也有湖泊撐著。我們不若加強支流,引流至各個村鎮,一是方便百姓用水,其次也是利于農業灌溉......” 金大人沉默了半晌,道:“孝原啊,你知道的,馬上就是春播了,這徭役都必須省著來,若是徭役太過厚重,下面民生哀怨,誰都知道這事情功在千秋,可孝原,你悄悄有多少人這樣做呢,千秋之后我們又在哪里呢?” 他馬上要致仕了,只想安穩地全身而退。沈陵是年輕人,還有一腔熱血,到底還是太過年輕,想得太過當然了,可他不是。 其實來之前,程先生從他的仕途考慮,也并不建議他如此勞煩,一般來說,三年一個任期,這件事情只會便宜后任者,對他完全沒什么好處。 但沈陵也并不完全是為了政績的。 “千秋之后,您會在淮南府的史書上。大人,拓支流我們可以放在春后,壯丁不需要耕種了,也都會打零工。我們不若以餐代役,勞役者可得一餐。引流至各個村鎮,對村民們也是有好處的,若是挖鑿水池,水池中可養魚,也可灌溉,養魚雖少見,但下官在游學時,恰親眼所見......” 別小看這一餐,不是農忙的時候,壯丁都會到別人家幫忙造房子之類,大部分是沒有工錢的,就管飯,但這頓飯若是吃得好,多的是人樂意。勞動力是廉價的,但能省下幾頓飯也許冬天就好過多了,不是農忙,大多數人家只吃兩頓。 沈陵也想過經濟價值,水池養殖可能最為適合,如今市面上的魚多是從河里打撈的,他記得當年建康府江北那邊有人養殖了螃蟹,沈陵還特地去看過,那個人就靠著養螃蟹發了家。 混合養殖四大魚,青草鰱鳙,其實有經濟價值就不怕沒有后人模仿。 金大人看著他明亮的眼睛,心中也是被觸動了許多,不與自主地捻指腹,內心不停地在交戰,可想想自己的年歲,到底還是求穩占了上風,道:“孝原本官知你為百姓著想,但這事關系重大,如今我們還是先把堤岸加固,此事日后再議?!?/br> 沈陵稍稍失望,但他也理解金大人的立場,金大人在這個位置上,壓力也是很大的,一旦出了差錯,首先問罪的定是他。 沈陵想著還是先把淮河加固給做好,加大支流以及引流的事情,可以徐徐圖之,先做一個試點,一旦有個成功的案例,后面也就不難了。 沈陵打算先去視察一遍堤岸,看看哪邊不太穩固,最好再加高一些。 他剛出府城,金大人就派人追他回去了,說是京城來了使者。 竟是圣上賜下圣旨褒獎整個淮南府,還派了使者來了解淮南府公文的范本,想要延用全朝廷。 沈陵大喜,比起圣上的褒獎,后面一件事情更讓沈陵有成就感。 金大人同他好生款待了京中使者,沈陵還是頭一回見到金大人表情這么豐富,高興得這般外露,這也算是一大政績了,也許在致仕前,金大人還能再往上升一升。 使者前來特地是為了了解淮南府官府的整個運作,今年開始,淮南府的整個運作已經成了體系,遞上來的公文愈發規整,沈陵能夠想象,圣上這番嘉獎過后,下面的縣肯定會更加積極。 沈陵親自帶使者講解了一下如何設計公文模板,主要還是要了解每個部門的運作,清楚要寫主要內容,他把要點都寫下來,連熬幾個夜,寫了厚厚的一個冊子,讓使者帶回京城。 雖是熬了幾夜,可沈陵仍神清氣爽,如今想到自己的法子能用在全國上下,還是有些激動,可能這是他穿越以來,作出的最大貢獻了。 送走了京城來的幾位大人,金大人再度邀請他喝茶就更親近了一些,像是年輕了好幾歲,喜不自禁道:“孝原,這份功績當真是多虧了你?!?/br> 金大人親自給他斟茶,沈陵有些惶恐,雙手接過茶盞,道:“大人客氣了,若沒有大人的鼎力支持,如何能上行下仿,您是咱們的父母官,還是有您的指揮,才能這么順利?!?/br> 金大人靠在椅子上,顯得很是富態,笑如彌勒:“哎,我當真還是老了,不如你們年輕人了,日后啊,還是你們年輕人的。孝原,這你就別謙遜了,咱們這一任的政績是不用愁了?!?/br> “下官到底年輕,壓不住事情,還是要您這樣經驗豐富的長輩在上面鎮守,也是要恭賀大人了?!鄙蛄赀€是懂得什么該說的,他說的也是實話,他沒有地方官的經驗,許多時候,還是要金大人做決斷。 他不愁政績,沈陵更不愁,想想沈陵的年紀,金大人都不免嫉妒,他這個年紀的時候還沒中進士,沈陵已經是六品官了。他更嫉妒沈陵的父母,也不知道如何養出這樣的兒子,他見過沈家父母,倒是尋常,自家孫兒三歲啟蒙,自幼都有名師教導,如今卻還只是個舉人或是秀才。 難不成野生的就比家養的厲害這么多。 剛下放就作出這樣的政績,日后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