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2
書迷正在閱讀:功名路(科舉)、[重生]糖水澆灌成的黑蓮花、我在七零年代刷淘寶、[快穿]成為男神的100種方式、快穿之造夢者、穿進黃版祭司與獸族戰士游戲怎么辦?(H)、我始亂終棄了一條龍、秋去冬來、殘暴守護者、嬌氣包的七零小日子
勛即位,稱為帝堯,他對于這個天上掉下來的共主之位十分惶恐,生怕做不好。一即位,就先將兄弟招入都城輔助自己。棄因善于耕農,帝堯令其司農,而契除了原來就有的火正之位,又加了司徒之職,管理教育。他還想為夋與太一加上官職,但是這兄弟倆并不想做官,帝堯請求再三,只好放棄。帝堯為君仁德有道,寬厚對待別人,嚴格對待自己,賞罰分明,獲得了上下一致的好評。帝堯矜矜業業治理天下,只是可能疏忽了教育自己的孩子,等到他的兒子丹朱長得定型后,他才發現這個兒子可能不堪大任。幸而,帝堯并不像帝嚳一樣重視血脈,他有兩個很看好的年輕人。一個是顓頊曾孫鯀,還有一個也是顓頊后代,只是顓頊另一個兒子一系的,年紀雖然一樣,但輩分卻比鯀還要矮上兩三輩。帝堯思及,黃帝生少昊帝與昌意,昌意生顓頊帝,少昊帝則有孫帝嚳,共主之位在少昊、昌意兩脈之間兜兜轉轉,也有幾個來回了。如今,他們這一脈沒有什么賢能子孫,也合該將皇位再傳到昌意一脈去了吧。帝堯如今還算年富力強,他正準備細細考察這兩個年輕人,然而這時人間發起了難得一見的大水,人們生活一時間甚為艱難。帝堯請大家推舉治水之人,結果大家一致推舉了鯀,于是帝堯讓鯀全權治水。鯀接令后沒有立刻去到洪水泛濫之地,而是先去請了一位救兵,那就是契。契說:“我并無治水只能,雖有心相助,卻也無能為力?!?/br>鯀卻道:“嘗聞上古祖巫共工與祝融大戰,共工為水之祖巫,祝融乃火之祖巫,祝融大敗共工,想來,水火相克,您是火正,或許能夠幫到我呢?!?/br>契一聽他說的很有道理,于是和帝堯說了一下,也跟鯀一起去治水了。鯀來到曾經是良田的地方,現今已經被洪水淹沒,契也是望洋興嘆,“我那點玩火的本事,怎么能比得上這滔滔大水!”鯀不死心,四處奔走,按他的想法,應該要將那些水圍困住,可是在嘗試了一段時間后,他發現,人力很難達到。鯀想起當年黃帝請四方修士助陣,戰勝了蚩尤,于是他對契說,希望借契的面子,通過有仙籍的太一,到天上借來傳說中的息壤。契自然是找到了弟弟,請他與天庭溝通,借到了息壤。息壤見風便長,果然堵住了水,人們開心地回到了原籍,將殘局收拾。只是日子一長,這息壤越長越多,水也被堵在另一頭,日漸多起來。息壤雖神奇,也抵不住那不盡洪水,終于有一天,大水沖破了息壤的避障,而且因為積蓄許久,比上一次還要猛烈地撲向了人族聚居地。這一次,人族竟是死傷比之第一次還要慘重。帝堯聽聞消息后,立刻將重華派出去巡視,重華來到受災地一看,只有比報告中更慘的,而鯀也后悔不已。重華看到人民失去親人,流離失所,全是因為鯀的治水不力,加上鯀還是他共主之位的有力競爭者,于是向帝堯請命,說民情激憤,需要一個交代。這個交代,就是鯀的性命了。帝堯忍痛應允,重華便將鯀斬于羽山。鯀雖然死了,但是水災卻一直遺留下來,三五年一次,總會有洪水來臨,帝堯一直在努力,只是總也無法完全將水患平了,成為他的一大憾事。帝堯年歲漸大,精力不如以往,他想將共主之位禪讓給重華。只是身邊的人都反對,希望他把位置傳給丹朱。帝堯教育他們,當年帝嚳也是一意孤行,傳位給了帝摯,然而帝摯無道,治下民不聊生,最后還是被趕下了臺,可見推舉共主,不能以關系親密論。他是親身經歷過的,所以萬萬不希望兒子最后落得那樣下場。不如現在傳位給重華,以后丹朱也能受他照顧。帝堯為了減少大家的反對,還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重華,讓他成為了自己的女婿,這樣也當得半子。帝堯禪位于重華,后稱帝舜,帝舜即位后繼續在水患上下功夫。只是帝舜好像也沒有什么治水的天賦,別的地方倒還好,治不了水患,只能依照笨辦法,每到水患之時,叫百姓背井離鄉,避開洪水,待到洪水退去,再回去。如此過了幾年,因為雨水豐沛,水患竟然又嚴重起來。此時,帝舜聽說有水患的某處,出現了一個年輕人在治水,還頗有成效。帝舜大喜,將這個年輕人招到都城來,要細細問過,若是這個年輕人的治水之法可靠,那么就可委任他為臣子,專門治理這困擾了人族幾十年的水患了。見到了年輕人之后,帝舜問及其家世。年輕人自稱名禹,乃是顓頊帝后代,父鯀。帝舜于是一驚,鯀正是被他斬殺,沒想到還有一子,長大后竟也與其父一般去治水了。治水又不是什么好玩的職業,可見禹是為了父親的遺,他的父親因治水而死,可以說死在帝舜手下,卻也可以說是死在水患。帝舜再問禹的治水之方,禹自幼就在看父親的工作筆記,了解治水之法,此時換換敘來,說自己從父親的治水之方中總結改良,他認為,堵不如疏。那一地水患有所減緩,正是因為他帶領當地人民用了疏導之法。帝舜心中猶豫再三,最終還是覺得天下為重,將這個面對自己時有些冷冰冰的年輕人封為司空,總攬治水之事。禹在都城待了一段時間,去見了自己父親的老同事契。契看到禹也頗為感嘆,“你父親當年奔波治水,其實是一心為民,奈何……唉,如今你既繼承父業,希望你能成功,如果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可以告訴我?!?/br>禹恭恭敬敬地說,“我聽聞司徒大人的兄弟夋、太一曾考取天庭公務員,而且夋大人精通八卦推演,太一大人也十分精通掌火之道,我希望能拜謁他們,一是討教一二,二是當年我父親輾轉從太一大人處得到息壤,后來丟失在洪水之中,我在外查看天下河道時找了回去,便要請他還給天庭?!?/br>契把禹帶去見夋和太一,雖然契已經是一把白胡子的老頭了,但是他們兩個因為修道的原因,看上去還是二十多的青年,和禹都差不多大。禹把息壤還給了太一,又向夋討教,希望他能幫自己推演一下,治水能否成功。夋和太一這些年一直隱居世外,專心修行,等待功德圓滿,還有黃竹說的那什么大賽。夋未曾親眼見過鯀,但是知道鯀那么辛苦還是治水失敗,而鯀還是前赴后繼地撲了上去,心中難免生出一些疑惑,“如今天下萬民差不多也習慣了,每到水患之時就到地勢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