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
來也很費力氣。 咿呀咿、咿呀咿…… 她推了一半, 小手手就軟了,導演伯伯也沒叫停下。 崽崽努力地和木轱轆做著斗爭,牙齒咬著嘴唇,小丫頭是使出了吃奶的勁兒。 周圍的人在竊竊私語,“葉寧寧太小了,這個場景要不就別拍了吧?” “對啊,她這么小,提一桶水都很費力氣的,導演,要不然就跳過這段?” “要不我們幫她一把,直接拍提起來的畫面好了……” 小團子的額頭上都是汗水,大人們都心疼起來,她畢竟只是個五歲的寶寶。 葉成梟也看不下去了,他沒想到第一場戲居然這么難,于是跟陸導演商量,“要不然,我過去幫她把水桶提上來?!?/br> 陸按導演是個葷素不進的人:“不行,原著中的葵葵也是廢了很大的力氣,才把水打上來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這一幕對劇情的進展很重要?!?/br> 制片人沈博真的心疼小姑娘,“老陸,別跟個孩子這么較真吧。這一段跳過去,對劇情沒有多大的影響?!?/br> 陸桉道:“進了劇組的演員,無論大還是小,都必須按照劇本的流程走。這不是影不影響的問題,這是拍攝的態度問題?!?/br> 言外之意,哪怕是五歲的葉寧寧也不能偷懶,這就是他陸桉導演的規矩。 沈博卻有些過意不去,于是他喊了個中場暫停,讓孩子緩一緩,順便問了問葉寧寧,“孩子,你愿意繼續拍下去嗎?” 只要孩子自己說不能堅持下去,那他就跟陸導演求個情去。 沒想到葉寧寧搖了搖頭,她人雖然小小只的,也有大大的恒心在,“我可以的!” 小團子不愿意放棄,她要好好表現,這樣才不辜負了陸伯伯還有爸爸的期待。 “……這孩子,真的是……” 沈博有些感慨,五歲的孩子親自上陣,想想那些專門摳圖上鏡的演員,他們的敬業程度連個孩子都不如。 過了一會兒,中場休息完畢,葉寧寧繼續轉木轱轆。 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水桶給提了上來。 攝影師精確捕捉到了她擦汗、喘息的鏡頭,陸導演才對這個片段說了句OK。 下了戲,葉成梟拉著女兒的小手看了看,只見寧寧白白嫩嫩的手掌心中添了一條印子,頓時他就心疼起來,甚至有些后悔帶女兒進劇組。 “寧寧,痛不痛?”孩子的傷永遠在爸爸的心坎上。 “不痛的,沒關系的?!敝皇怯悬c擦破皮而已,實際上沒什么大礙。 丹尼爾也跑過來看望她,“寧寧,你沒事吧?” “我沒事,就是手有點麻麻的?!蹦切⌒〉乃皩λ圆皇且话愕闹?。 丹尼爾蹲在了她的身邊,吐槽道: “陸伯伯這個人就是這樣,我第一次跟他去拍戲的時候,他就對我這么嚴格,所以劇組里的人都很怕他呢?!?/br> 系統解釋道:【導演不嚴格一點,那也喝令不住全體演員。崽崽,你別看演員在舞臺上那么風風光光的,其實劇本拍攝的時候,工作可一點都不輕松。有不少演員都會在拍攝的時候受傷,甚至是遇到生命危險呢?!?/br> 葉寧寧點了點頭,她想到了mama在劇組摔斷腿的事。 所以,她更加心疼mama:每次都演那么高難度的武打動作,整整持續了三年那樣的日子。 她是mama的女兒,她也要跟mama學習,既然進了劇組就一定要好好表演下去。 *** 下午時分,夕陽一點點收盡了余暉。 完成了十個場景的拍攝,陸導演總算宣布了下班。 第一天的拍攝任務這就算結束了,大家紛紛回到了各自露宿的地方,葉成梟也帶著女兒回到了村長家休息。 村長家里的家伙什都是老式樣的,什么“為人民服務”的搪瓷杯子、腳踏式的縫紉機、雙喜臉盆,到處都透露著一股nongnong的上個世紀的風格。 葉寧寧從來都沒見過這些玩意,就逮著爸爸問這問那的,葉成梟道,“爸爸小時候家里也是這樣的擺設,平頂房,土灶臺,還有兩根紅蠟燭,那是除夕送灶王爺爺用的?!?/br> “爸爸你就在這樣的地方長大的呀?” 葉寧寧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很新鮮。 “爸爸家里比這還破落點,畢竟我們家在村里也不是什么大戶人家?!比~成梟笑了笑,“除了你爸爸我考上大學之外,你大伯他們都是老實巴交的莊稼漢?!?/br> “……”小團子嘟起了嘴巴:大伯他們根本不老實呢。他們都曾欺負過自己。 這時,東家謝村長跑了過來,遞給葉成梟一瓶藥,“你閨女早上提水桶的時候擦破了皮吧?擦擦這個,我們山里頭人用的膏藥,一擦就好!” “謝謝?!比~成梟正發愁沒帶什么膏藥,結果人家就送了來,真正感謝這些淳樸的村民們。 擦完了藥膏,謝村長就喊他們一起去吃飯。 只見晚餐上的都是當地的土特產:熏rou、閩筍、蘑菇都杠杠的美味。 都說山珍海味,葉成梟也沒吃過這么多原汁原味的山貨,就多吃了兩飯碗。 葉寧寧也特別喜歡吃村長家的菜菜,這些蘑菇竹筍都是純天然無污染的山貨,和超市里買來的味道都不一樣。 吃完了飯,村長還給他們一籮筐的蘆柑,這也是當地的特產,個個皮薄rou嫩汁多。 沒想到村長這么熱情招待他們,葉成梟想塞點錢給村長,謝村長擺了擺手,“來者是客,你們大明星能來光顧,是我們村子的幸運,我得代表所有村民謝謝你們?!?/br> 葉成梟:“……” 汗顏,其實他也只是陪女兒來跑腿的。 剝開一顆橙子,葉成梟邊吃邊和謝村長聊起了特產,想看看能不能帶點什么回去感謝BOSS。 “我們這里的特產那可多啦,茶、銀耳、香菇、熏臘rou、蘆柑、閩筍……” 當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里頭都是好東西。但談到特產的問題,謝村長就嘆了口氣,“咱這里的特產多是多,但是路不好走,外鄉人不愿意過來運貨,村里也大多是留守的老人,不懂怎么把東西運出去賣。所以一年到頭,這特產也就賣賣給過路人?!?/br> 葉成梟點了點頭,今晚餐桌上的那些土特,都是城里吃不到的好東西,若是有個渠道把這里的山貨賣到城里去,那么就能幫助這個小村落致富。 也不至于外面都奔月計劃2020了,這村子還停留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縫紉機上。 他問道:“既然想把農產品賣出去,那你們想過建立個電商平臺沒有?” 謝村長道:“想過,我們村去年寫了申請書,想學別的村搞一搞網店賣農產品。鎮政府脫貧辦的人也來看過。最后說什么……運輸費太高了,也沒人出這個錢打廣告,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