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4
,十分自責,以為是自己身為人子,未能時時在陛下跟前盡孝所至,遂命末將前來移清宮,待陛下與世子殿下敘完話后,將陛下請回綏宮,太子殿下長此以往,必然晨昏定省,小心侍奉,還請陛下……莫要固執行事了?!?/br> 固執行事? 什么叫固執行事? 他幫他鏟除禍患,他竟然覺得他在固執行事?! 昭元帝一瞬間怒火中燒,他渾身不住地顫抖起來,雖仍是勉力站著,卻如同一片飄落凋敝的葉,已無力自持了。 程昶于是對程燁道:“煩請小郡王稍等,陛下尚還有幾句話要對本王說?!?/br> 程燁頷首,帶著翊衛司的禁衛后退數步。 程昶走到昭元帝身邊,淡淡道:“你不是說,你并不是什么都沒有,你還有程旭嗎?” “陛下耳清目明,程旭近來寫給忠勇侯府的私函,陛下想必看過一二,不知陛下注意到沒有,程旭在私函上的署名,從來只用望安二字?!?/br> “不止如此,禮部那邊,有人有意無意試探程旭對年號的口風,聽說太子殿下也意屬用望安來做登極之后的年號?!?/br> “陛下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因為望安這兩個字,是老忠勇侯為程旭贈的字?!?/br> “在你決定不予追查陵王通敵的過錯后,程旭的這條命,就不再是你給的了,而是云舒廣與塞北的萬千將士給的?!?/br> “所以在他的心中,他不是程旭,他自始至終,都是田望安?!?/br> 昭元帝聽了這話,終于跌坐在地,眼眶涌上渾濁的,可悲的淚水。 程昶居高臨下地看著他,續道:“陛下或許眼下會覺得自己這一生偏寵錯付,早知如此,應當好好待陵王才是?!?/br> “陵王臨死前,的確讓我給陛下帶句話?!?/br> 昭元帝隔著渾濁的淚眼望向程昶:“什……什么?” “他說他這一生,什么都不悔?!?/br> “唯一后悔的,就是做了你的兒子?!?/br> 昭元帝愣了許久,忽然發出一聲沙啞的,蒼老的悲鳴。 那聲音仿佛是在喉管里反復嗟磨滾落出來的,蒼涼而破碎,帶著一絲常人難以體會的絕望。 可這聲音落到程昶心里,卻掀不起一絲波瀾。 他看著昭元帝,最后問:“你知道你為什么會淪落到今日這個地步嗎?” “因為你的心中,沒有敬畏了?!?/br> 程昶說完這話,不再逗留,拂袖轉身,朝大殿之外走去。 移清宮外除了翊衛司,已再無殿前司的禁衛了。 想必今日昭元帝被請回宮后,這個江山的權柄,就要徹底易主了。 天地乾坤輪轉,人間斗轉星移,在這個兵不血刃的黃昏。 然而明明是意義非凡的一刻,四周卻清靜得毫無聲息。 黃昏中有風,輕輕拂在程昶的頰側。 程昶在這柔和的,流轉的風中一步一步往前走,心中輾轉難定。 他恨昭元帝恨得入骨,但他其實,也能理解那個老皇帝身在高位的難處的。 那些恨欲、愛|欲、貪欲,再得以饜足的一刻,滋味是那樣愉悅,他也曾品嘗過。 況乎一顆心已入魔,世事都在一念之間,要走出來,太難了。 而他是怎么一步一步艱難行來的呢? 事到如今,程昶也不太分明了。 或者是在他逼死柴屏的那夜,云浠趕到望山居,陪在他身邊,對他說,三公子沒有做錯。 又或者是他迫使田澤與昭元帝父子相認的那晚,云浠說如果你不能脫離深淵,我就跳下來陪你。你在這個世界,永遠不是孤孤單單一個人。 更或者,是在明隱寺兵亂火灼,她為了救他,代他赴死。 烈火灼燃,他看著她的朱衣背影,忽然意識到這世間遠有更值得珍惜的真摯與善意,何必任憑自己陷落無間? 他初到大綏,她一直說是他幫了她,給她帶去了福運。 其實不是,是她的真摯救了他。 以至他一度墮于深淵,烈火加身,恨意焚灼時,總有輕薄似蟬翼的真摯,像一盞花燈,祈天而翔,帶著他脫離無妄之海。 黃昏到了最艷烈時,霞色輾轉下墜,片片拂落在程昶周身。 不知怎么,今日的黃昏格外刺目,以至漫天云絮都鑲上了一層刺目的暗金色澤。 “程昶?!?/br> 似乎有人在喚他。 程昶步子一頓,朝周圍看去。 他仍在延福宮中,四周除了偶爾往來的侍婢與武衛,并無他人。 這些人,不會連名帶姓地喚他。 “程昶!” 又有人喚他。 聲音更大了些,卻仍然模糊混沌,依稀可分辨出幾分急切。 程昶頓在原地,忽然意識到這個聲音,或許并不是來自這個時空。 “程昶——” “程昶——” 程昶終于認出這個聲音了,這是老和尚的師父,賀月南的聲音。 那個神神叨叨的希望小學老師。 程昶不知當怎么應答他,正打算找一個無人之地,剛一邁步,心上忽然重重一擂,天地一瞬恍惚,沉沉的下墜之感迫得他一下跌跪在地。 第一七四章 這次的疼痛又在肺腑, 呼吸受阻, 連帶著身軀也愈來愈沉。 程昶捂住心口,拼命地喘著氣,耳畔充斥著雜雜杳杳的聲音——似乎有人趕過來, 伸手扶住他,急切地問他怎么樣;似乎又有人在與他遞酒, 說三公子, 再吃一口好不好? 程昶整個人像是陷入一片混沌的湖水之中, 正要往更深處墜去, 忽然自水面伸出一只手,拼命拽住他, 喚道:“程昶,快醒來啊——” 是賀月南。 他雙唇翕動,焦急地對他說著話。 可惜隔著浮浮蕩蕩的水波, 程昶聽不太清。 他只能辨出他在催促他回去。 “你早該醒了!為什么要執意留在那邊?” “再不醒來,你會出事的!” “到底是什么樣的牽掛, 讓你不愿離開, 不愿回來?” “天地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