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3
車。 廿風和刈正緊緊地跟在身后。 南安寺下是一段臺階,在人不多的時候,會有小和尚清掃。 不過此時溫景到的時候,沒有小和尚清掃,倒是有小和尚相迎。 “施主?!?/br> 溫景輕輕頷首。 “施主是上香還是求符?!蹦切『蜕袦芈曉儐?。 南安寺的名聲很大,有一大半原因是因為坐鎮于其寺的閑云大師。 聽說被閑云大師開過光的平安符很靈,所以慕名來南安寺求符的人不少,不光是京城的人,還有經過長途奔波而來的外地人。 為此,每有人來南安寺,小和尚便會詢問一句,是上香還是求符。 以節省來客的時間。 溫景回應:“求符?!?/br> 小和尚頷首,作揖:“施主,請隨小僧來?!?/br> 若是求符便可不經大殿,直入后院。 南安寺環境清幽,后院的裝修典雅大方,步履間都有一股檀香味襲來。 寺里哪怕有不少人來往,但皆面色平靜,無任何浮躁。 像是世外桃源,遠離了塵世間的紛擾。 小和尚帶著溫景去了內院,在一門口停了下來。 “施主,閑云方丈便在這間屋子里,你且在此等候,待里處的女客出來后,便可入內?!?/br> 溫景頷首。 小和尚轉身離去。 溫景沒等多久,便見那扇緊閉的房門打開,很快,便有一婦人從里走了出來。 溫景沒見過她,那婦人也沒能看清帷帽下溫景的面容,目光也僅停留了一瞬后,便轉移。 溫景提步走了進去。 不過在踏過門檻時,溫景卻突然停下了步子。 似乎有些為難。 因為此時溫景的身后不光跟著錦竹,還跟著廿風和刈正。 他雖然說過廿風和刈正一定要跟在她身邊,可此時是入內面見大師,帶這么多人進去,會不會稍顯不妥? 而且方才那婦人也僅是一人入內,丫鬟都留在門外。 但溫景還沒能猶豫多久,便聽見屋子里響起了一道聲音。 很慈善溫和,一聽便能讓人放松下來。 “施主,進來即可?!?/br> 那廿風和刈正……? 似乎是知曉溫景心中所想,那道聲音又響了起來。 “你身后之人也可一同入內?!?/br> 聞言,溫景不再猶豫,提步走了進去。 屋子不大,陳設簡單,僅有一桌一椅。 一老和尚雙盤坐于蒲團之上,面容慈祥,雖未帶笑,但卻讓人舒適。 溫景曾聽說閑云大師今年已將近兩百歲了,但此時一見,單看面容,似僅是個六七十的老人,面色很好,氣度不凡。 那種氣度,不是裝出來的,像是經歷過歲月后的不驕不躁,僅是坐在那便能讓人心平氣和。 不知傳言是否有誤,不過此時在見了他后,溫景也不自覺地升起一股敬畏之情。 “你好?!睖鼐叭∠铝酸∶?。 閑云淡笑,“施主請坐?!?/br> 溫景在他身前的蒲團上坐了下來。 “施主是來求平安符的?!?/br> “是?!睖鼐盎貞?。 閑云道:“是為誰求?” “為自己?!睖鼐跋肓讼胗值溃骸斑€有信女的夫婿?!?/br> 兩人。 閑云的嗓音依舊如方才那般平靜溫和,對著溫景道:“一符不能二求?!?/br> 溫景有些疑惑。 見狀,閑云解釋道:“施主只能求一符?!?/br> 所以是不能同時給兩人求嗎? 溫景有些猶豫。 閑云也不言語,靜靜地等著溫景開口。 良久,溫景才開口道:“那我若是明日再來,是否可以求第二符?” 閑云的眼底似有些笑意,緩緩搖頭:“不能?!?/br> 聞言,溫景有些遺憾。 閑云大師的平安符,一人只能求一符,不可多求。 雖然不知為何,但這是大師一直以來的規矩,沒人可破。 想來大師如此規定,也是有原因的。 只是溫景此時卻為難了。 “施主可想好是為誰求?”閑云問。 見她的確困擾,閑云緩緩開口:“既然如此,老衲不妨為施主指條明路?!?/br> 溫景抬眸看他。 “誰都不求?!?/br> 溫景不解。 閑云道:“施主雖身體羸弱,病痛纏身,但生欲強烈,哪怕命格有失,也能有幸輪回,且此生施主命里有不少貴人相助,運勢已足,無需再求?!?/br> 聽到此話,溫景心頭驚駭。 “生欲強烈,哪怕命格有失,也能有幸輪回?!?/br> 所以閑云是看出來了她是重生之人? 在現代死了后,在古代重生了。 不過閑云卻沒在此話上多做停留,哪怕溫景多問了幾句。 接下來,閑云似乎停頓了一下,才繼續道:“至于施主的夫婿,更無需求?!?/br> “為什么?”溫景詢問。 溫景以為他會如方才一般,細細說道。 結果閑云卻僅笑了笑,十分溫和地道:“施主的夫婿若真有事,僅老衲的平安符也只是杯水車薪,不著見效?!?/br> “什……什么意思?” 溫景蹙眉,他的這番話讓她有些害怕。 “施主別擔心?!遍e云緩緩道:“老衲的意思是施主的夫婿命格極高,有天命相護,無需老衲的平安符?!?/br> 若上天都護不住了,他的平安符自然沒用。 聞言,溫景這才放下心來。 雖然聽不太懂閑云大師說的這番話,但只要能確定無事便可。 既然閑云大師已經說了無需求符,那溫景便也沒多做停留。 待溫景退出去后,站在閑云一旁的小和尚詢問:“師傅,您為何勸說那婦人不要求符?” 來這里求符的人不少,有運勢好的,也有運勢不好的。 運勢好的,求一張符回去,也能錦上添花,運勢不好的,求一張符回去便能消災化難。 有何不好? 閑云笑了笑,“水滿則溢,月滿則虧,方才那女子的運勢已足,若再行強添,恐否極陽回,物極必反?!?/br> ———— 溫景出了南安寺。 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