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01
送去,在京城生活不易,她們一家子寡婦,只有一個男孩子,縱然皇上幫宣武將軍澄清一些,不過家中有親人死在這場變故中的人也不會原諒她們?!?/br> “爺記得城破后,她們值錢的物什都沒帶出來,宣武將軍那點俸祿銀子據說都撫慰往年戰死的屬下了,她手中應該沒什么銀子?!?/br> 顧四爺幽幽一嘆,語調平緩,顯得已經經過深思熟慮: “橫豎這次爺發了一筆額外的財,給她送去一萬兩,爺雖然心疼,但不至于舍不得,在京郊的那處小莊子也一并給了她,住在莊子上,總好過在京城受人白眼,能給兒子更好的成長環境,對兒子有益處的事,爺想她不至于清高的回絕,爺不求她們將來的回報……只求她們少受些旁人的影響,宣武將軍父子用戰死回報了大長公主同鎮國公,以后她們不在虧欠任何人,可以為自己而活了?!?/br> 顧瑤微微有點感動,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難。 顧四爺眉稍得意上揚,“哎,誰讓爺是義薄云天顧四爺呢,就是心軟心善的好人,所以老天爺一定要保佑爺長壽啊,如此,爺才能懲罰更多的壞人,拯救更多的好人?!?/br> 顧瑤:“……” 馬車停在鎮國公府門口,后面跟著三個大車,上面堆了不少口箱子。 顧四爺果然是拉著從皇宮搬來的賠償去了鎮國公府。 門房的下人認識馬車上的標示,他們趕忙迎上來,滿臉堆笑,“永樂侯安?!?/br> 生怕得罪了這位殺神。 “國公爺在府上,奴才直接領您進去?!?/br> “不必了?!?/br> 顧四爺抖了抖手中長長的單子,上面記載了他從皇宮拿了多少的東西。 宮里隆慶帝正在清點損失,而宮外,顧四爺開口道:“爺是奉陛下的命令,來向大長公主討要賠償的,簡單來說,爺是奉旨索賠?!?/br> 門房的下人懷疑自己聽錯了,可是他聽錯了,身邊的人不可能也聽錯了。 顧四爺說道:“爺就不見鎮國公了,你直接去同大長公主說,讓她把自己的庫房打開,倘若不能讓爺滿意,她的罪就更大了?!?/br> “永樂侯,這……” 下人們呆愣,一個胖胖的太監從后面氣喘吁吁跑過來,擦汗說道:“陛下下旨,大長公主教孫不嚴,讓曾孫傷了永樂侯,特命大長公主以金銀珍玩補償永樂侯?!?/br> “怎么樣?爺沒有假傳圣旨,去給大長公主報信吧?!?/br> “……是?!?/br> 有了口諭,下人不敢再耽擱,奉旨所賠? 別怪他們見識少,他們是真沒經歷過啊。 下人分別給大長公主同鎮國公送信。 鎮國公聽說之后,第一反應就是好笑。 “國公爺,永樂侯這是不是欺人太甚?” “母親是該得些教訓,現在只是破財,以后可就不一定了?!?/br> 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搬空,全是爺的 鎮國公如今想開不少,萬事求個所有人滿意是很難做到的。 反而會委屈鎮國公最為看重的人。 他自己受些委屈到是可以忍耐,畢竟大長公主是自己生母。 陸錚等人無需過多忍耐大長公主的刁難同暗算。 對于把長子長孫教歪的大長公主,鎮國公不是沒有抱怨的。 其余兒子雖然也不怎么爭氣,但是安于現狀,也不會闖下這么大的禍事。 鎮國公已經漸漸認識到,倘若再一味大長公主,他都未必再能護大長公主周全,甚至搭上父親同姐妹苦心經營下的人脈。 這一次事件,已經讓鎮國公損失慘重,可以說大傷元氣了。 鎮國公沒有那么多資本任由大長公主折騰。 隆慶帝特意派顧四爺過來,也意味著此事就此了結。 鎮國公損失了不少的勢力,再讓顧四爺向大長公主索賠,此事就算過去了。 虧著,他直接把長子逐出家門,否則他的庫房也未必保得住。 “國公爺不過去看看?奴才擔心大長公主……” “不去?!?/br> 鎮國公直接提起毛筆,心情倒是比往日平靜許多,在展開的信紙上書寫家書。 陸錚受傷后,鎮國公又內疚又心疼,每日都在回想這些年,他好似給予錚兒的東西很少。 顧四爺說過,父子感情也是要一點點積累培養的。 陸恒從未給錚兒寫過書信,坐在書房大半天,寫廢了好幾十張,一封信都沒能寫成。 陸恒本性內斂,不是顧四爺想說什么就說,其實每次陸錚出征,他都徹夜難眠,守在地圖旁,推演陸錚進兵方向,以及推測戰況。 雖然每次他就沒推演對,但是陸錚比他更耀眼的戰績,足以讓他欣慰,也寄托了更多的期盼。 隆慶帝給了陸錚出征的完全決斷權,保證陸錚的糧餉比任何將軍都充足。 陸恒卻給了陸錚更多副將們的協同作戰,畢竟初出茅廬的陸錚單憑自己很難讓老將軍們臣服。 當然后來陸錚以戰績降伏老將軍們。 再艱難也要把這封家書送到陸錚手上,陸恒暗暗咬牙,爭奪錚兒的戰爭已經開始了。 他不能輸,也輸不起。 沒有錚兒,他沒有面目去見父親同jiejie! —— 大長公主得到消息后,氣得半天沒能站起來,渾身發抖,說不出話來。 身邊的人一頓拍胸撫背,大長公主這才緩過這口氣。 “皇上是不是瘋了?顧湛能給他什么?至于這么寵愛他?” 大長公主扶著桌子,面為陰沉難堪。 她從未見過隆慶帝這么順著一個人,哪怕是當年的皇貴妃也是一樣。 顧湛到底給隆慶帝下了什么樣的降頭? 大長公主想著打聽清楚了,有這種降頭迷魂藥,她也想要啊。 隆慶帝取悅顧湛連搬空大長公主的庫房。 “聽說,永樂侯在宮中從陛下私庫搬走了三大車幾十個箱子東西……” “昏君!” “大長公主?!?/br> “難道不是?褒姒妲己都比不過他!朝上的御史都死絕了不成?怎么就沒人上書彈劾他?” “不是沒有過,以前彈劾永樂侯魅惑帝心的御史都被趕出了京城,至于現在,是不敢吧?!?/br> 仆從壓低聲音。 “不敢?御史為了名聲還有不敢做的事?” 大長公主猛然抬高了語調,聲音變得尖細,“當初他們就沒慫過?!?/br> 奴從再次壓低聲音:“您不知如今的狀況,永樂侯幾次三番救駕,于國有功,因為出使番邦一事,大漲國威,在百姓心目中聲望很高,而且他的兒子顧瑾……著實抓了不少官員的小辮子,他大哥在吏部經營十幾年……又有恒親王做親家,再脖子硬的御史也有怕啊,永樂侯從不參合政務,御史就算彈劾他,也未必說得過永樂侯?!?/br> “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