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80
……” “臣看她惡心,臣不買了?!?/br> 落井下石雖然夠爽,可顧四爺卻無心針對方姨娘,有汪氏的前車之鑒,顧四爺并不怎么開心針對羞辱女人。 顧四爺懇請:“陛下,臣想親自揍汝陽侯一頓?!?/br> 針對男人才夠爽。 隆慶帝不意外笑道:“朕把查抄汝陽侯一族的差事交給你了,他隨你處置?!?/br> “多謝陛下?!?/br> 顧四爺摩拳擦掌,暗暗計劃如何整治汝陽侯,是用鞭子?還是不讓他吃飯喝水?! 他要想個更慘烈的法子搓磨汝陽侯。 四皇子眼底閃過一抹羨慕,汝陽侯倒臺是必然的,可是昔日鎮守西南的汝陽王府家底厚實,顧四爺查抄府,隨隨便便都能貪個十幾萬兩白銀。 這筆銀子當作隆慶帝賞給顧四爺的,誰都不會沒眼色彈劾顧四爺貪污。 “四皇子在危難時表現還算讓朕滿意,比你幾個兄弟要強一些,朕封你為安王?!?/br> 隆慶帝說道:“其余諸多皇子,等朕回京后,朕會酌情為你們擬定封號王爵?!?/br> 皇子們神色復雜,高興的少,絕望的多。 封子為王,證明隆慶帝不會冊封王的皇子為太子。 四皇子低頭說道:“叩謝父皇隆恩?!?/br>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顧四爺獻策 四皇子完全沒有封王的喜悅,他雖然盡力保持冷靜從容,但是眼底的失落挫敗還是出賣了他。 安王? 一個安字道盡一切。 隆慶帝這是讓他做個安分守己的王爺,不爭不搶,安享富貴? 他的野心徹底破滅了? 不。 應該還有機會! 顧四爺向四皇子拱手,“恭喜四殿下,賀喜四殿下,以后您就是安王殿下了,領著朝廷的俸祿比只是光頭皇子多,年俸有五萬兩銀子呢?!?/br> 四皇子安王殿下一點都不開心,而且被他的心被顧四爺扎得很疼。 “這些銀子能養不少的戲子,整日吃燕窩魚翅都夠用的?!?/br> 顧四爺面帶幾分羨慕,“安王殿下投胎做了陛下的兒子真有福氣,銀子足夠享受了,還有爵位,走出去不怕被人欺負了去,您是不知臣的痛苦?!?/br> “朕何時虧待了你?” 沒有吧。 隆慶帝琢磨都說他太寵顧湛了。 難道現在顧湛出門還有人欺負他不成? “臣是永樂侯,可是光有爵位沒有俸祿啊,現在臣還靠著大哥的俸祿,每月都得管三哥要錢。做了侯爺后,排場要擺出來吧,這些都要銀子,臣的花銷比以前大多了?!?/br> 顧四爺說道:“那些侯爺的排場都是為陛下的面子,您好意思不給臣俸祿嗎?” 隆慶帝嘴角抽了抽,眼角卻是含笑的,玩味說道:“朕沒覺得不妥,你不是一向說朕賞罰分明,是圣主所為?以前罰沒你的俸祿也是因為你犯錯,你現在同朕抱怨,不如想想辦法讓朕高興?!?/br> “陛下,您欺負臣?!?/br> 顧四爺委屈極了,隆慶帝已經能接下他的話了,不好糊弄忽悠。 顧瑤心說,原來屢次受挫之后,隆慶帝學會了同顧四爺相處。 隆慶帝等著顧四爺漏出失落遺憾的表情,畢竟這次他能脫險,顧湛的功勞很大。 他無法忘記顧湛跳下水抬起小橋的情形。 就沖顧湛的功勞,別說重新得到該得的俸祿,就是封國公都是應該的。 隆慶帝對顧湛從不吝嗇。 然而顧湛方才隱去救駕的事,只說同隆慶帝一起去度假。 那么隆慶帝就無法封賞他了。 明明有莫大的功勞,顧湛卻只能眼看著旁人升官發財。 換誰都要郁悶上一陣子。 顧四爺仿佛沒有意識到自己和救駕之功擦肩而過。 他對安王恭賀,指點安王如何享樂,如何花掉那每年五萬兩銀子的俸祿! 安王的心已經被顧四爺扎得千瘡百孔了,還不能當場翻臉。 顧四爺就這么看起他? 顧珊就算不得顧四爺的歡心,也不是正妃,可顧珊也是顧四爺的女兒。 顧四爺不肯向幫陸錚那樣幫四皇子,也不至于傷害他,戳他的心呀。 “本王……還要在朝堂上為父皇處理政務,這些享樂的事,本王怕是沒空享受了?!?/br> “啊,安王殿下不知道?” 顧四爺臉上閃過詭異的笑容,安王等皇子同時心中同時警鈴大作,顧四爺又做了什么?又想怎么坑他們? “陛下還沒同你們說起,說來此事還是臣提的建議?!?/br> 顧四爺看了看隆慶帝,“臣能說嗎?” 隆慶帝笑道:“你不說出來,朕怕憋死你?!?/br> 顧四爺笑嘻嘻說道:“陛下封皇子為王之后,便會讓王爺離京就藩,當然王爺是沒有封地的,每年還可以回京住一段日子,向陛下請安?!?/br> 安王臉黑如砂鍋底,“這不是……此舉不妥?!?/br> “父皇,藩王就藩容易引起……動蕩,史書上歷歷在目,有不少藩王都有不臣之心,謀反……” “安王此話是說自己就藩會謀反了?有這樣的想法,留在京城謀反不更方便?皇上不是更危險?” 顧四爺冷笑,“爺沒讀過史書,可是有幾個藩王能攻入京城?沒有封地,沒有近衛兵馬,拿什么造反?憑著朝廷上給的五萬兩銀子俸祿?那些銀子只夠吃喝玩樂,不夠扯旗造反,何況地方官員也不會讓王爺行差踏錯,他們都是忠于陛下的?!?/br> 沒有封地,叫什么藩王? 難道他們就是在哪個府城建造一座王府? 隆慶帝說道:“朕是有打算讓王爺去地方上住一段日子,看一看普通百姓的生活,省得一個個都野心勃勃,重復齊王之事,骨rou相殘,敗壞綱紀倫常?!?/br> 他話鋒一轉,“不過朕還沒有最后做出決定,還需要回京后同朝臣商量?!?/br> 安王等幾個皇子悄悄出了一口氣,還是有機會的。 “陛下是打算冊立太子了?” 趙煉問道。 他倒是不反對藩王就藩,相反很支持這項決定。 畢竟皇子王爺在朝廷上占據太重要的位置,對文官武將都是不小的壓制。 皇子會投胎,可以享受一杯子榮華富貴。 但是參與政務,執掌權柄的事還是讓他們這些不會投胎的文武大臣們干好了。 四皇子疏遠趙煉之后,他許是被顧四爺罵醒了,也不再執著于輔佐四皇子。 皇帝垂拱而治,可是他們做臣子最大幸運了。 京城朝廷少了諸多皇子,臣子處理政務也方便了許多。 不過藩王就藩的前提是冊立太子,否則萬一陛下有個好歹,藩王一定會亂。 隆慶帝點頭道:“朕的確有打算冊太子,畢竟也是時候冊太子了。這次是朕謀劃得當,朕的身體朕清楚,冊太子也好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