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
論。這種消息一傳開,各種真真假假的故事就來了,有說親眼看到來學校拿錄取通知書那天他父親在教室里扇了他一耳光,或者說他跟宋朗輝同班平時關系還不錯估計是也想走走近道。傳言交織在一起,有看戲的有佩服勇氣的,秋季新入學的女孩子站在錄取榜前看照片也討論這個據說能去清華的學長,陳琢跟宋朗輝同校,照片也貼在一起,小女生跟自己朋友吵起來:“他長得明明就不比你家宋朗輝差,當然有底氣愛念什么學校念什么學校,才不是學你們宋朗輝?!?/br>再之后過了幾年學校又開始傳,之前去戲劇學院念理論的那個學長,也開始拍戲了。當年在照片墻前吵過架的兩個小姑娘都念大學了,天南海北只能用企鵝聊天,當年為陳琢辯護的那一個發了新聞鏈接過去,說:“你看我眼光好吧,我就說這張臉不會被浪費,念理論也不比念表演的差。這下承認當初不是學你們宋朗輝了吧?!?/br>好朋友過了一會兒才回:“帥帥帥!我早就脫粉宋朗輝啦?!?/br>陳琢再回頭看,也覺得是一個奇妙的夏天和轉折。那時候的同學、老師、他父母甚至之后演藝圈里知道他念書成績的圈內人,每個人都為他找了一個理由。跟宋朗輝在一起之后,除了在寫作業的時候增加接吻這項活動,其實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宋朗輝一年多都在斷斷續續拍蘇勵的那部電影,見不到面就只能打電話,兩個人都青澀得要命,電話里偶爾還是在討論題目,宋朗輝都只是在掛電話前語速極快地講一句“想你了”。偶爾周末下午陳琢總是去宋朗輝家給他補課,宋璟和章茵綺很少在家,但徐阿姨每次都會準備好水果,一個下午夠陳琢給宋朗輝講完兩套試卷,然后偶爾他們交換一個帶著水果香氣的吻。兩個人都不怕關系見光,但也不必是太過稚嫩的現在。高二的冬天陳琢跟著李決一起參加了那年的物理競賽,考完他也沒太大感覺,不覺得發揮得好也沒有覺得太差,只覺得暫時了結了一件事,說不出的放松。如果這次順利,他可以提前拿到保送名額,即使成績一般,明年他也還有一次機會。陳啟生為了這事兒沒少給家里打電話,比賽結束第三天電話又打過來,陳啟生已經做全了功課,一條一條跟陳琢分析,拿了一等獎怎么選二等獎怎么選云云。陳琢沒出聲兒,腦子里還在想昨晚宋朗輝講過的他父母領獎的畫面。等到陳啟生一番話講完,陳琢說:“爸爸,如果這次拿了一等,我就聽你的走保送,如果沒有,我不想再念物理了?!?/br>不想再念物理的話陳琢大年三十的時候就試探著說過,陳啟生以為只是暫時的。但陳琢此刻的話里透著鄭重,陳啟生只發了一通脾氣,卻沒有跟兒子好好談一談。宋朗輝這周末不拍戲,見面的時候陳琢把這番話也跟他講,宋朗輝先問他:“不是明年還有一次機會嗎?你說李決很厲害他不也是高三才參加比賽的?!?/br>陳琢跟他解釋:“李決是去年這時候正好手骨折才沒參加,這一年對他根本就是白費,要不是骨折他早拿到保送。我不知道,我好像對這個學科越來越沒有興趣,小時候覺得學物理是很自然的事情,我爸那段時間還沒去基地,偶爾送我上學,就總考我背各種常量。好像這么多年學著學著就習慣了,卻沒想過是不是真正想要。而且學得越深我越能看見自己的短板,我父母碰到的天花板到我這里是一樣的,我小時候一直被人夸,說他倆基因好我是物理神童,但我自己知道不是?!?/br>宋朗輝一向是從心所欲,沒有體會過這種糾結,陳琢偶爾在他面前流露出來的這一點點軟弱,讓他既恨不得把他揉在懷里,又怕沒法兒好好安慰到他,也輕輕嘆了口氣才說:“選你想要的吧,我mama說我小時候她和我爸其實不太想讓我也進這一行,你也知道這行亂,即使他們倆能給我資源和庇護,也總難免要出淤濯清漣,但我媽說我那時候話都說不清楚,拍廣告的時候看到閃光燈就激動地不行,又聽話,讓做什么動作做什么動作。但我也見過小時候一起拍戲的小朋友,爸爸mama對捧紅孩子積極地不行,但那個小姑娘一見到鏡頭就僵硬,導演發火好多次說光一張臉蛋可愛鏡頭前就傻掉撐死只能拍拍硬照,她爸媽就跟導演道歉,在后臺罵她。我不知道物理對你來說,是閃光燈一樣的東西還是爸爸mama強加的愿望?!?/br>宋朗輝少有這么認真大段大段講話的時候,陳琢覺得心里軟乎乎的,看著宋朗輝微微皺著眉的一張臉,起了逗弄他的心思,就問:“真的隨我?學物理我要念到博士的,國內念完了要去國外念,還可能在德國找個研究所讀博后,等我念完回來大概都三十多歲了,你愿意等我?”這問題是宋朗輝從沒想過的,他沒想過倒不是說他覺得跟陳琢長不了,而是他總覺得就這么拍戲上學上學拍戲跟陳琢廝混的時間還長。眼下這問題被拋出來,他才發現他們也就還有一年多的同窗時光,于是眉頭皺的更深,像是慎重思慮了一番才回答:“念大學我們總歸可以在一個城市,之后你要是去德國去美國,也都有不錯的表演學校,我可以去找你,去德國大不了就學布萊希特那一套……”他磨磨唧唧一番話還沒說完,就被陳琢吻住。初初相識的時候陳琢就覺得宋朗輝這個人小孩子氣又驕縱,比如第一次跟他約了學習小組的時間又不赴約。但這個幼稚的人此刻卻在認真思考兩個人的人生,并且愿意做努力和妥協的那一方,興許還是天真,陳琢也覺得甜。比賽結果出來李決是那一年一等獎里的最高分,陳琢只拿到二等獎,學校找了他問他愿不愿意保送到上海。李決晚自習約他去cao場散步,也問他。陳琢說:“師兄,我大概不念物理了?!?/br>上午他跟老師也是這么回答,老周以為他一次比賽受挫太嚴重,還勸他要調整好心態。他跟老周說:“周老師,其實我有這個想法很久了,也不是因為這次比賽。這次比賽就當是最后一個關卡吧,大概證明我的確不適合這條路?!?/br>老周一臉難以理解,還是語重心長地講:“你中考成績大家都是知道的,我也知道你父母都做這一行,要說適合不適合,沒有人比你更適合了?!?/br>陳琢沒有反駁老周的話,卻在這時候講給李決聽:“所有人都覺得我好想理所應當該走這條路,我爸媽那時候選專業都是因為調劑,其實哪里來的什么基因。只是他們做了這一行,也沒什么別的生活,小時候就總教我這些,我稍微表現的得心應手一些,他們就覺得是天賦。他們見識過這一行真正厲害的人,總覺得我能站到比他們更高的地方?!?/br>陳琢這份困